“戏乡”北桥展开振兴繁华图
乡村振兴,关乎全局,系于民生。
在“戏曲之乡”相城区北桥街道,乡村振兴的深刻变革,正在把蓝图化作田间地头的产业升级,化作村头巷尾的改头换面,化作百姓脸上的幸福笑容。务实创新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繁华新画卷。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灵峰村姚浜区域内,相城经开区富村工业园一期项目的工地上已是热火朝天,林立塔吊长臂挥舞,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展示着这片沉寂多年的工业土地正在焕发新生。
这里曾是灵峰村姚浜工业园,十多年前,集聚的纺织作坊为灵峰村级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然而,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产业低端、配套老旧,成了阻碍工业园发展的最大障碍。
转变,始于“村联抱团”的创新模式。2024年,相城经开区顶层设计,将北桥片区、澄阳片区分散的12个村(涉农社区)拧成一股绳,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了苏州美丽三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北桥为主阵地,开发富村工业园项目。
“各村以土地、资金入股,就像成了项目的‘股东’,不仅盘活了沉睡的资产,未来还有稳定的分红。”苏州美丽三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莫强华介绍,这个总占地超110亩的园区,将建成18.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产业载体,聚焦汽车零部件产业,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2.5亿元,税收超5000万元。“更重要的是,它每年能为参与联建的村集体带来超过4000万元的稳定收入,这才是可持续的‘造血’机制。”莫强华信心十足。
北桥的发展脚步不断加码。就在富村工业园一期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北侧的二期工地也已机器轰鸣,正瞄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拉开了新的建设序幕,加快步伐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从“分灶吃饭”到“同舟共济”,北桥的村级集体经济正在闯出一条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共富新航路。
从“传统农耕”到“多元业态”,发展动能层层激活
凌晨五点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养殖员范长春熟练地收起渔网,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罗氏沼虾在网中跳跃。“看这只,比我的手掌还要大,足足有4两!”他兴奋地展示着今年的收获,“这就是我们‘漕湖1号’,预计今年总产量能超过10000斤。”
这种现代农业的实践场景已在北桥遍地开花:未来养殖场“四大家鱼”年育苗能力现达20亿尾,并攻克松江鲈鱼人工繁育难题,让乾隆赞誉的“江南第一名鱼”有望重回餐桌;周平家庭农场成功实践稻虾、稻鸭生态套养模式,预计亩均收益可提升20%以上;石桥特色农产品产业园智能大棚里的“绿科技”,以“不用土、不用肥”的智慧,让小小芽苗菜在盒子里生长,7-10天即可让居民体验“鲜速度”……
这些年来,北桥街道聚焦“湖荡鱼米乡”建设,着力构建“3+X+1”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规模化、智慧化、特色特特化发展,推进4967亩高标准农田和200亩高标准大棚建设,完成1700余亩标准化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引进稻麦新优品种12个,建成500亩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展示片、348亩粮油规模种植示范片、500亩稻麦单产提升示范片;引进智能驾驶农机装备、农用无人机等高端农机装备18台(套),建成市级智慧农场、市级智慧渔场各1个,推动设施农业“从有到优”、智慧农业“从无到有”的深刻变革。
在鹅东村兴元葡萄园,园主霍根兴正在精心打理他的“阳光玫瑰”,“我们坚持生态种植,虽然产量低些,但品质更好,现在通过‘北桥优选’品牌推广,销路更广了。”
除了在政策上提供补助、技术上给予支撑,北桥街道还紧盯农产品的品牌力和影响力,全力打造“北桥优选”品牌,将“漕湖1号”大虾、精品葡萄、“一亩收宸”全麦粉、“鹅真荡”全麦粉等一众本土优质农产品纳入旗下,通过统一标识、统一推广,提升本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正在葡萄园里采购的经销商感慨:“现在消费者认这个品牌,只要是‘北桥优选’的产品,销量都有保障。”
从“补齐短板”到“提升品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傍晚时分,小圩里沿河步道渐渐热闹了起来,村民尤阿姨带着小孙女在新修的青石板路上散着步,耳畔传来“嘿嘿哈哈”的练拳声。“以前羡慕城里有公园,现在我们村是‘公园里的村庄’!雨污分流让河水变清了,天然气通到家,连省级非遗‘开口船拳’都成了家门口的日常!”尤阿姨的话语里,透着小圩里人居环境“脱胎换骨”后的踏实与自豪。
这样的变化遍布北桥各个村落。灵峰村谈埂上自然村里,道路平坦如砥,停车位充足,美丽菜园里瓜果飘香,“村里环境比城里还舒心”成了村民的口头禅;石桥村10个康居乡村项目齐头并进,道路拓宽、菜园改造、停车场扩建让“便利生活”触手可及;北渔社区海达路及巷道升级全面完工,彩色人行道、便民停车棚让“出门即坦途,停车不再愁”成为新日常……
放眼全域,已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个、市级特色康居乡村17个、特色宜居乡村14个。一幅“一村一特色”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北桥大地次第展开。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北桥用“绣花”功夫,将宜居宜业的美好愿景,一针一线地绣进了百姓的日常里。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北桥街道还扎实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北灵河、圩家坝河等5条河湖成功入选2025年度区级幸福河湖名单。通过系统性治理,全街道已累计打造市级幸福河湖1条、区级19条,岸边步道串联起休闲空间,不断满足着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如今,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北桥人并不仅仅满足于“颜值”的提升,更在谋划让这片绿水青山孕育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当游客因一池碧水、一片花海而驻足,在乡野乐园流连,在文旅街区品茗听戏时,消费便随之而来。
于是乎,小圩里特色田园乡村、“鹅娥美村”等农文旅项目逐个落地,环境优势正悄无声息地转化为发展胜势,让美丽乡村既有“看头”更有“赚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当乡村的“颜值”催生出旅游的“价值”,当优质的生态资源转化为蓬勃的发展资本,乡村振兴便超越了环境的改善,迈向产业兴旺、自我造血的更高阶段。这条路,北桥正越走越宽广。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