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香中,寻回那份“消逝的记忆”

发布:2025-11-26 13:28    来源:长三角时讯

“叮——”一声清脆的敲击声,在午后的花园里悠悠回荡。80岁的楼奶奶手握小木槌,笑意盈盈地敲打着眼前的音乐管。不远处,李奶奶正轻抚触觉板上不同的材质,眼里闪着好奇的光。长椅上,几位老人面对面坐着,聊着家常。

这个被大家称为“记忆花园”的地方,正是北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近落成的“暖心工程”——老年人认知障碍植物康养区。它以自然为“药方”,将多感官训练与怀旧疗法融入一草一木、一器一物,为老人打造了一个“可感知、可互动、可回忆”的户外疗愈家园。

走进康养区,脚下是蜿蜒的五色石板路,长长的廊架和围栏上,爬满了蔷薇,花箱内种着了薄荷、薰衣草、迷迭香等具有舒缓情绪、唤醒感官的植物。园中不仅设有“敲敲打打”音乐互动区、“无触不及”触觉体验板,还精心划分了儿童游乐区与全龄健身区,露营桌椅与遮阳伞的点缀,更添几分轻松与活力。

“我们希望通过自然的力量,唤醒老人们沉睡的感官记忆,延缓认知衰退。”北桥街道社服办负责人表示,康养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认知障碍老人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真正实现“康养于园、疗愈于心”。

在此之前,北桥街道已陆续开展“寻找遗失的旧时光”怀旧疗法课、“颐老·健脑”集市等非药物干预活动,深受老人欢迎。如今,随着植物康养区的建成,康复活动从室内走向户外,形成“室内怀旧+户外感知”双轨并行的干预模式,让认知训练更加立体、多元。

“以前总待在屋里看电视,现在能到花园里走走,听听音乐、摸摸叶子,心情特别好!”常来这里的楼老伯笑着说。

从室内课程到户外花园,从怀旧物品到自然感知,北桥街道正一步步把“积极老龄化”从理念变为现实。

如果你身边也有正在老去的亲人,不妨带他们来这个小小的花园走一走。也许,那些被岁月模糊的记忆,正藏在某一朵花的香气里,等待被一缕清风、一片阳光,温柔地唤醒。(通讯员:尤婷)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