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曲会 巴城开嗓 “昆曲小镇·大雅巴城”2020昆山巴城·重阳曲会开幕式暨巴城版《浣纱记》首演隆重举行

发布:2020-10-24 22:48    来源:江南都市

重阳曲会 巴城开嗓

 “昆曲小镇·大雅巴城”2020昆山巴城·重阳曲会开幕式暨巴城版《浣纱记》首演隆重举行

10月24日晚,“昆曲小镇·大雅巴城”2020昆山巴城·重阳曲会开幕式暨巴城版《浣纱记》首演在昆曲小镇巴城隆重举行,40多名昆曲研究学者、昆曲表演艺术家以及海内外近百名昆曲爱好者齐聚巴城,共同探究昆曲渊源,研讨昆曲文化,弘扬中华瑰宝。

本次活动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昆山市巴城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副会长周秦,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旭东,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杨树发,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玉连,昆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谷文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岚,巴城镇党委书记石建刚,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冯惠清,巴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晔,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文英出席了开幕式。

自2015年首次重阳曲会举办以来,巴城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在海内外昆曲届和文化领域形成很好反响。巴城重阳曲会已成为昆曲文化界的一件盛事、一个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此次活动既是对前五届活动的延续和深化,为传承发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进一步扩大昆山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打造昆曲特色小镇,擦亮巴城“重阳曲会”文化名片提供更为全面的展示窗口。

开幕式上,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玉连致欢迎辞。他表示,昆曲艺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昆山最具辨识度的“金名片”之一。近年来,巴城致力传承昆曲文脉,全力建设昆曲小镇,努力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今年8月,昆曲小镇入选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9月,中国戏曲百戏博物馆正式动工;目前,正仪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匠心打造的新版昆剧《浣纱记》也将进行首次公演,魅力昆曲一次次以崭新的面貌跃然舞台,展现非遗风采。

现场,巴城镇党委书记石建刚介绍了昆曲小镇这一年的建设成果。他表示,600多年前,雅致的昆曲从秀美的阳澄湖边唱至长城内外,2015年至今,六届重阳曲会又将昆曲唱响全国、推向世界。多年来,巴城用守望与传承,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用创新和发展,延续对文化自信的探索。此次精心打造新版《浣纱记》,让经典昆曲大剧永不落幕!在线开设昆曲名人“云课堂”,让昆曲文化传播永不停步!巴城将加快推进戏曲百戏博物馆、隐堂工作室、巴城老街文旅商贸综合体等载体建设,让昆曲小镇的风采永放光芒!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在现场致辞。他说,巴城喊出“向伟大的昆曲艺术致敬”这个口号,让所有热爱昆曲艺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们为之感动。巴城的前瞻性是敢于寻觅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把复兴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去完成。复兴传统文化是奠定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积极的、认真的、努力的学习祖先优秀的创造,才可能创造属于我们今天的文化,祝愿昆山巴城在伟大的昆曲的旗帜下创造出明天的辉煌。

开幕式上,田青会长与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旭东,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杨树发,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玉连,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岚,巴城镇党委书记石建刚,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冯惠清,巴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晔共同启动2020昆山巴城·重阳曲会的开幕仪式。

与往年不同的是,巴城版《浣纱记》在今年重阳曲会上首演。该部大戏由平均年龄80岁的“昆剧天团”携90后年轻昆曲演员共同打造,以原著为“本”,以范蠡和西施为主线,由著名作家杨守松先生编写,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周志刚先生担纲导演,苏州昆剧院首席笛师、堂名世家顾再欣先生担任作曲,苏州昆剧传习所顾笃璜先生担任顾问,传字辈后人薛年椿先生为统筹,传习所青年演员为演出班底。全剧共5折。分别是游春、选美、后访、分纱、泛湖。明年是梁辰鱼诞辰500周年,巴城镇人民政府排演《浣纱记》,以表示对先贤的纪念和敬畏。

据悉,本次重阳曲会将从10月24日持续至10月26日,期间将举办系列活动。计镇华、梁谷音、汪世瑜等昆曲大咖将齐聚巴城,在老街戏院首发签售昆曲小镇系列丛书:《青山今古何时了——计镇华艺术传承记录》和《笑立春风倚画屏——梁谷音艺术传承记录》,并举办重阳清唱会,在昆曲源头共同呈现大雅昆曲的极致唯美。此外,巴城还将举办“会于巴城”——玉山雅集诗文书法篆刻展开幕式、“九九重阳 泠泠七弦”——江苏省四大中国古琴流派国家级传承人巴城雅集。同时,2020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巴城专场活动、庭院实景《牡丹亭·游园惊梦》也将火热上演,共同传承发扬昆曲大美,擦亮巴城“重阳曲会”文化名片。

巴城镇,是一座具有6000年历史、2500年建制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作为昆曲源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千年文化印痕。无论是黄幡绰、粱辰鱼,还是吴粹伦、殷震贤,一代又一代的巴城人,都接受着历史的馈赠和传统文化的滋养,昆曲雅韵的基因深深地烙印在巴城人的生活中。今年以来,巴城坚持以昆曲为核心,全力打造昆曲特色小镇,完善昆曲载体建设,加大昆曲宣传、推广、传承力度,为弘扬昆山优秀传统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匠心表达崇高敬意。打造巴城版《浣纱记》,排练一出永不落幕的经典昆剧,向经典致敬、向昆曲源头致敬!申遗日昆曲快闪让传统昆曲“遇见”时尚街舞,“中西合璧”向昆曲艺术数百年沉淀发展的致敬。庭院实景《牡丹亭·游园惊梦》在俞玖林工作室里开演,为繁荣的“夜经济”增添一抹文化亮色。开办指尖上的昆曲艺术展,通过美术、书法、篆刻、中国结等艺术创作作品,展现昆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开放交流讲好巴城故事。进博会期间,将“昆曲小镇”搬进浦东机场,携昆曲、昆北民歌等特色文化节目及特色文创产品惊艳亮相,展示“昆曲源乡”的多彩魅力。法国友人“组团”来到巴城,写春联,品昆曲,“零距离接触”非遗文化,过“雅致”中国年。

聚首“云”端开启全新体验。拍摄“昆曲小课堂”系列视频,揭秘昆曲妆容与练功日常,展现日常看不到的“百戏之祖”。邀请西班牙友人录制巴城老街游览视频,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新体验,让游客云游巴城,感受昆曲小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俞玖林工作室、一旦有戏工作室积极转战“云”上,依托各网络直播平台,在线开设“云课堂”,传播昆曲知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活态传承重现勃勃生机。持续加大昆曲人才培育,打造拔尖的戏曲后备人才新军,展示“百戏之祖”从“新传”到“薪传”的文化传承。老街茉莉绣庄、玉面琵琶突破边界,将编制、刺绣等技艺与昆曲碰撞交融,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昆曲人物形象在指尖呈现,多元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注入活力。“三大法宝”沉浸式实境教学,通过微课教学、昆曲教学以及老街游学等方式,在互动学习体验中加深对大美昆曲的了解,提升文化自信。统筹各类文化资源,开发一批昆曲文化体验课程,培育专业讲解队伍和志愿者师资队伍,全力打造昆曲文化体验基地。

秉承初心坚定文化自信。昆曲党课《拜月亭》《邯郸记》开讲,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将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节目呈现在党员干部面前,让党员们在昆曲婉转中,感悟思想引领的力量。昆曲小镇系列丛书《梁谷音艺术传承记录》《计镇华艺术传承记录》出版,把昆曲老艺术家涉及艺术传承的家底记录下来,发掘昆曲附着于人身上的独特魅力,体现戏以人传的复杂性。昆曲小镇入选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未来将以江南文化底蕴为承载,重点打造一个全国戏曲艺术交流体验的新乐园、一个文化产业创业创新的新平台、一个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下阶段,巴城将通过全力挖掘昆曲发源地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戏曲博物馆、小桃源(湿地文化馆)、隐堂工作室(郑培凯工作室)、巴城老街文旅商贸体等一批硬件载体建设,让历史文化得到更立体的呈现,让昆曲小镇的“古韵”重获新生。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