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区域协同发展“开路先锋” 书写长三角一体化“园区样本”

发布:2021-06-04 21:02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

5月25日,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该联盟首批吸引65家会员单位加入。5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大学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在园区共建上海大学苏州研究院。仅两天,动作频繁。但这只是园区主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产业合作步入“快车道”

4月26日,苏州召开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园区与中国商飞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民用飞机工业软件领域达成战略合作,明确将充分发挥园区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企业聚合优势,围绕航空航天数字化需求,推动同元软控、千机智能、黑云智能等园区企业联合商飞上航成立民用飞机工业软件联盟,共建民机工业软件联合创新中心,推动民用飞机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发展,打造民机工业数字化生态链。

合作的关键在于优势互补,随着与中国商飞的合作步入“深水区”,园区加速布局大飞机产业链,同时也豪迈地写下“任务书”:制定航空航天产业三年倍增计划,高起点规划建设800亩的大飞机航空产业园,力争到2023年,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超150家,产值超200亿元,实现企业和产值双倍增。

产业合作是园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探索,通过各地间项目和资源对接,共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大格局。

位于园区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苏研院一期大楼于2019年投入使用,至今已累计孵化引进61个创新产业化项目,5个1类化药进入临床;西交利物浦大学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建设西浦慧湖药学院,开创“社会-大学-产业”深度融合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推动上海市7家相关三级甲等医院与园区医药研发企业开展合作,为园区的新药在上海开展临床试验打通“绿色通道”;园区金融创新(上海)中心揭牌成立,助力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以上海和苏州为主的长三角金融及金融科技产业协作生态圈;金鸡湖(上海)路演中心围绕加强与上海在资本、产业、技术等领域的资源对接,为人才精准赋能,不断提升园区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

2012年8月,中新苏滁高新区全面开工建设,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它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省合作共建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园区参与长三角互利合作的重要载体,于2019年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成功扩区,并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中新苏滁高新区打造长三角园区合作新样板”入选国家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园区经验“走出去”不断结出硕果,苏宿工业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均展现出不菲的实力。

通关、物流便利升级 共筑长三角创新保障线

近日,园区海关加班加点,采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真空包装货物海关查验协同模式”,在园区物流中心子公司——园区报关项目组人员的通力配合下,完成了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一批价值近百万人民币的真空包装集成电路查验工作。海关工作人员来到生产线上,穿上防尘服和防静电鞋套,现场拆封,核对品名,有序又高效地完成了查验的每一个步骤,查验通过后,该批货物随即就能上线投入下一步的生产。

2020年底,经海关总署批准,园区海关与浦东机场海关率先开展长三角一体化海关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试点,对不宜在口岸海关监管区实施进境查验的真空包装、防光包装、恒温存储等货物,通过“口岸外观+目的地综合处置”的联动模式,优化口岸属地协同,实施查验作业一体化。试点获批10天后,博世苏州就成为第一批受惠者,至今公司已采用该模式查验货物10多批次,累计货值1500多万人民币,单票查验货物物流时效均在48小时内。

随着阵阵悠扬的汽笛声,满载货物的货轮从苏州园区港码头缓缓驶离,沿着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内河水网系统便捷通行。作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内河港码头,园区港已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4条,真正实现与上海、宁波、太仓等一线港口的互联互通、一体化运作,同时依托海关监管场所的设立,企业可一站式在园区港完成报关、验放等通关环节,进一步提高园区企业通关贸易便利化水平。

在通关、物流等领域,园区强化互联互通,放大“同城效应”,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而在境外投资促进领域,园区同样紧扣“一体化”这一关键词,按下长三角互利共赢“快进键”。园区成立的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是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为优质企业和项目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打造桥头堡,持续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成立两年来,该中心发掘和支持长三角海外投资意向项目118个,助力亚威股份、哈药集团顺利完成重大海外并购。

“独角戏”变“交响曲” 一体化成果惠及百姓生活

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意味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意味着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在园区社保和公积金大厅,有一个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提供“一窗式”综合柜员服务以及医保结算、转移接续经办服务,目前首推15个事项拟试点对接上海杨浦区,包括社保咨询、缴费信息查询及参保证明打印等服务,由点到面逐步推开。早在2019年,园区就上线了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结算系统,实现与上海门诊刷卡直接结算,截至目前,沪苏两地异地门诊划卡结算9792人次。“小巧思”的背后是园区的“大作为”:积极融入苏沪合作,着力推动医疗社保一体化、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及经办服务一体化等无缝对接,提高长三角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与此同时,在国家、省、市长三角“一网通办”跨省合作机制下,园区行政审批局还探索兼融“线上线下、跨省通办、异地可办”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扎实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工作。一方面在长三角“一网通办”框架下,园区梳理出51项可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其中5项可实现全程网办,在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置“一网通办”专窗,将“独生子女证档案查询”等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街道社工委,线下受理更加便捷,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一网通办”;另一方面园区行政审批局携手杨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同建立政务服务跨地区通办机制,围绕公安、医疗、社保、企业服务等重点领域,梳理两地高频企业和个人事项,形成第一批55项事项通办清单,梳理事项审查要点,统一业务办理标准,确定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情况,明确纸质或电子档案流转和归档方式,优先推动全流程网办,目前已顺利启动试点。

以上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打破行政隶属,是为了让市场要素更好地自由流动起来。无论提升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一体化、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一体化,还是设立“一网通办”专窗、推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新模式,随着园区服务与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的各项探索正在不断走向深入。从“独角戏”变“交响曲”,长三角一体化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百姓生活。(园轩 唐晓雯)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