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 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

发布:2021-12-14 13:40    来源:人民 网-人民日报

  图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图②:舞剧《秀水泱泱》剧照。
  图③:歌剧《沂蒙山》剧照。
  图④:现代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剧照。
  图⑤: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器乐、童声合唱与舞蹈《命运与共》剧照。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为光荣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推出了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力作,讴歌时代精神,描绘多彩画卷,书写壮丽篇章。这些作品主题鲜明、题材多样、形象生动、形式新颖,为祖国放歌,为人民礼赞,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以生动笔触记录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创作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在党和国家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活动中,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用昂扬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展现了文艺歌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强大感染力。崇德尚艺成为共识,抓作品、出人才蔚然成风。

  重大主题创作守正创新,在史、剧与诗的交融中抵达美学新高度。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隆重上演,中华儿女继往开来、不断前进的雄伟画卷在人民大会堂徐徐展开,东方潮涌、风云激荡的交响诗篇生动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以奋斗为主题,通过典型形象和壮阔场面,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创作演出的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饱含澎湃的艺术激情,以大开大合的艺术结构、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富于创新的审美意象,谱写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宏大史诗,奏响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的雄伟乐章。重大文艺活动极大地凝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充分体现了文艺战线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时代精神,以生动笔触记录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是舞台艺术创作的重中之重。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吕梁英雄传》《秀水泱泱》、歌剧《沂蒙山》《党的女儿》、话剧《雨花台》、闽剧《生命》、京剧《红军故事》、杂技剧《战上海》等一大批重点作品,用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红色故事,诠释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在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党史记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大批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的艺术形象出现在舞台上,话剧《谷文昌》、河北梆子《李保国》、歌剧《呦呦鹿鸣》《扶贫路上》等作品,用文艺的形式为谷文昌、李保国、屠呦呦、黄文秀等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当代英模树碑立传、传神写貌。

  艺术创造力、艺术想象力进一步提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原创歌曲《领航》《灯火里的中国》等,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饱含生动的艺术创造,唱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为时代放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为祖国放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戏剧晚会”等;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实践活动,相继举办“天域舞风”“蓝蓝的天空”“走四方”等采风创作成果展演,推出了《独树》《老雁》《玄音鼓舞》等舞蹈精品;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推出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奋进新时代》《百年放歌》等,集中展示一批紧扣时代主题的优秀原创成果;中国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举办“礼赞百年 同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杂技作品展演”,杂技《炫彩车技》《九级浪——杆技》《传承——肩上芭蕾》等精彩亮相。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舞台艺术创作精彩纷呈、亮点不断,成为生动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艺术载体。

  以人民为中心,面向时代,从现实生活深处发现动人形象、提炼美感诗意

  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来自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挖掘与精心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激发了文艺工作者从现实生活深处发现动人形象、提炼美感诗意。

  现实题材创作成为着眼点、发力点、落脚点,一大批新创作的现实题材作品引人注目。近5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以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导向。话剧《塞罕长歌》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世界上最大人工林海的故事,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歌剧《马向阳下乡记》通过综合戏曲风格的唱段、山东快书以及胶东方言,塑造驻村第一书记马向阳的形象;豫剧《重渡沟》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用浓郁的喜剧风格书写山乡巨变;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反映40年来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活泼、引人深思。这些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生动见证。

  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身入、情入、心入,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强大的创作动力。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创排历时两年,主创团队数次深入广西百色地区采风,扎根基层,反复调整剧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麦盖提县,艺术工作者亲身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当地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萌发创作灵感,最终将温情真实的故事编入作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发挥艺术慰藉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迅速投入创作,创作演出了话剧《逆行》《人民至上》、现代昆曲《眷江城》等一大批记录抗疫故事的舞台艺术精品。

  反映时代主题、饱含真情实感的精品力作,通过各种形式送到百姓身边,让百姓分享文化成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中,来自各地的140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竞相献艺,以惠民演出方式融入城市文化生活,让更多人享受艺术熏陶。创新演出方式,通过线上演播,以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为载体,结合剧目演出特色,生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豫剧《焦裕禄》、歌剧《张富清》、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川剧《江姐》、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儿童剧《火光中的繁星》等剧目陆续走进大学课堂、公益剧场,为观众送去一堂堂生动的“艺术党课”。“文化进万家”活动组织人员精干、水平精湛的文艺小分队奔赴基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内涵丰富的文艺演出、文艺培训、文化服务等,送去群众普遍欢迎的文化产品。

  推动舞台艺术传承创新,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彰显中华美学精神

  近5年来,舞台艺术创作根植中华文化沃土,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里汲取养分,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别开生面、精品迭出。

  为促进戏曲创作,展示名剧名团,进一步推动戏曲繁荣发展,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全国地方戏曲北方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等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戏曲艺术薪火相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自2018年以来,连续3年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今年,全国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的代表性经典作品实现了“大团圆”,全国戏曲剧种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话剧《李白》《兰陵王》《北京法源寺》、戏曲《王贵与李香香》《春秋二胥》《梅兰芳·当年梅郎》等一批取材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戏剧作品得到广泛传播。同时,一大批经典保留剧目轮番上演,充分体现当代剧场艺术对文化传统的赓续、对经典作品的淬炼。2017年起实施的“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推出了一批优秀民族歌剧作品,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歌剧艺术的创作繁荣,发挥了精品创作的示范作用。

  创作理念与舞台形式不断创新,舞台美术的设计视野越来越开阔。舞台空间里,可以看到大量全新的结构、材料、装置、多媒体影像等以特定艺术元素参与到舞台形象的创作中,呈现复合型的视觉效果。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采用电影蒙太奇的叙事手段;杂技剧《战上海》把杂技、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与谍战等故事情节紧密而又巧妙地结合起来;歌剧《红船》巧妙运用推拉幕、转台和灯光投影技术,以多场景的方式,在两小时中转换了近50个复杂场景,与戏剧结构、音乐表达和视频影像相辅相成,艺术化地彰显了历史选择的必然性;中国首部原创交响乐街舞作品《黄河》以强烈的艺术爆发力和感染力,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这些创新和创造都获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

  文艺工作者将用心用情用功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开创新时代中国文艺新气象、新面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14日 20 版)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