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姑苏,邂逅一场人文深度之旅

发布:2019-01-30 17:13    来源:新民都市

 

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激荡飞扬,踏上中国经济社会全面高速发展之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简单的“回归”或“复制”而是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期望——文化自信的新出发对于苏州这座既古老又开放的现代化城市而言,如何在实践探索中,极具地域文化特点的传统非遗文化与当下语境对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新的挑战,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来姑苏,邂逅一场人文深度之旅

        ——爱德基金会中德青少年艺术交流

润物无声, 非遗文化的“诗和远方”

姑苏城内,15岁的德国少年Lucas正拿着手机和大洋彼岸的父母发消息:“爸爸妈妈,我这几天在苏州过得太精彩、太有趣、太有意义了!”和他同样想法的,还有同一批爱德基金会中德青少年艺术交流的另外23名青少年。

 “哇,这些栩栩如生的大蒜头居然是下午茶点!”来自德国Anton惊讶地说。1月30日下午,来自中德两国的24位少年在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参加了“瑶华令——昆曲主题非遗茶点DIY”活动,这是他们“姑苏非遗文化之旅”的第五天行程。此次中德青少年艺术交流·姑苏非遗文化之旅活动,以“昆曲”为主线,针对外国青少年特点,深度挖掘姑苏非遗文化特质和中西方文化共鸣:百年昆曲梦——全英文导赏、经典折子戏观摩教学、民乐与西洋乐比较、园林与戏剧对话等深度安排外,记者更注意到苏州非遗元素更让此次文化之旅“大放光彩”:孩子们在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剪纸、苏扇制作、手工船点中,探讨寻觅昆曲与人物的踪影,昆曲里呈现东方文化的样态,在沧浪亭游园,感受“一部剧里看双遗”——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里千年苏州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美学。

“骆驼担是一个移动小厨房,随着季节变化,从鲜肉小馄饨、糯米汤团,卖到桂花糖芋艿、糖粥、糖年糕等等。骆驼担里挑乾坤,户外野餐赏四时。沙奶奶指着一副骆驼担,对眼睛放光的孩子们徐徐道来。“笃笃笃,卖糖粥……,揭开锅盖,热腾腾的糖粥一碗碗舀出来。美食无国界,孩子们甜在嘴里暖在心里,灿烂微笑里,浓浓的中国年味扑面而来。

见人见物见生活与创新创意的“碰撞”

“姑苏故事,国际表达”,是这次中德文化交流活动中给记者留下最深刻的感受。

一边是汇集非遗大师:如:国家一级演员、青春版《牡丹亭》春香扮演者沈国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扇大师王健、苏州剪刻纸吴永林,致力于非遗保护的吴门人家老总沙佩智;一边是英文志愿者拓展延伸:戏剧学博士、来自英国的杜克大学教师郭冉,以及南京大学戏曲学博士、好端正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萧雁及团队。因为他们自身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喜爱和熟知,不失雅致的英文翻译,让德国青少年全情投入“无障碍”。特别是郭冉博士的学术专业背景,在翻译中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文学性比较、桃花坞版画对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影响、传统艺术表演与当代建筑关系联结等专业内容信手拈来,娓娓讲述,为此次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更上一层楼”。

让制扇大师王健很感慨的是,接待过很多中外国游客来工作室参观制扇过程,大家都觉的很新鲜很有趣,但这次的中德青少年却很不一样。了解制扇过程后,中德孩子们共同向带队老师提出要增加一个“非遗与创新”讨论环节,并且要讨论结果要运用到最后项目的呈现。在王健老师眼里:“走出去,走进去,走下去——就是当下非遗文化传承创新所要走的路径”。因为有更多的青年加入,创意与传统的融合创新,才能打开非遗新的生存空间。因为有这样有感知度、温度的非遗文化深度之旅,会有更多各国青年在苏州真切、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璨文明,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在世界各处生长中国文化情结。

精耕细作,彰显城市人文魅力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年味姑苏"非遗创意作品展的现场,姑苏区非遗工作负责人沈文虹正在忙碌着,“一天接待两批娃,上午是中德少年文化交流,下午是台湾学生参观。最近我们正在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非遗活化。”

对于生活在姑苏古城的人们来说,和对于节假日把苏州作为度假首选地的中外游客来说,苏州美好生活的样态、独特的风物人文体现在千年古城、园林胜迹、街坊民居等丰富多彩的物质形态上,体现在昆曲、苏剧、评弹、吴门书画、刺绣等门类齐全的艺术形态里,更体现在异常灿烂的的民俗与人文景致里。

“文化价值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程度。"姑苏区政府副区长、区文教委主任单杰说,"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有这样的职责和使命,去精心提炼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引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对文化创意开发和推介方面的经验,对各类文化资源精耕细作,提高姑苏人文'地理标识度',激发人们的当代体验和共鸣,为苏州城市形象传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脉肌理的延展留下更广阔空间,擦靓历史名城之核。"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桃花坞历史片区的极具当代设计与文化神韵“风之亭”里,清脆的铃声融合在苏州话、普通话,英语的交流声中,期待兼具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的文化双面绣——“姑苏样态”呼之欲出。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