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硌路”还是“弹街路”

发布:2019-12-24 16:31    来源:新民晚报

现在“弹硌路”频繁出现在媒体上,其实在早期的政府文件中写的是“弹街路”。

  一位朋友发来微信告诉我,他在某媒体看到一份重要的宣传稿里,又把“弹街路”写成“弹硌路”。“弹街路”写成“弹硌(格)路”,这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怪事。2006年11月参加首届国际上海方言学术研讨会时,我的论文就是专门分析“弹格(硌)路”错在哪里的。后来发表的《路、街路、弹街路》,还被收入“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语言文字周报》也以《褚半农说街路、弹街路》为题,挂在公众号上作为正解。这些年来,咨询我正确写法的朋友也已记不清有多少了。

  《周报》上的文章,主要是从组词的角度来阐明为什么“弹硌(格)路”是错的。本文则从“弹街路”在政府文件中的名称来确定词语的正确写法。

  1927年7月,上海成立特别市后,市政府就认为市内道路“不适合现代交通之需要”,并决定翻筑道路,为此对全市的道路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是,当年只有柏油路、砂石路、煤屑路等5种道路,总长也仅21570公尺(米,本文保留当时长度单位),尚未有水泥路。这5种道路中的第4种便是弹街路,总长3871公尺,占17.95%。1931年至1934年的《上海市市政报告》第五章“工务”中,对现有道路种类及长度又作了统计,市中心区的道路有柏油路、弹街路、泥土路等5种,总长为116283公尺,其中弹街路8129公尺,占比6.99%。如果加上闸北、沪南和浦东三个区的统计,即全市的道路总长共617637公尺,而弹街路竟有311403公尺,占50.42%,可见当年在上海,弹街路是主要道路。

  薛理勇先生2008年3月在《新民晚报》发表谈上海马路的长篇文章,称他看到当年政府文件里写的也全是“弹街”“弹街路”。原文是:“我应上海市政建设局之邀,帮助整理他们的旧档案,在1949~1960年间,上海市政建设局为改善上海市政和市民出行方便,铺筑了许多‘dɑígàlù’,在他们的施工报告和记录资料中一律使用‘弹街’或‘弹街路’。”这段话含有三个信息:一是材料来源为政府文件,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二是时间跨度1949年至1960年;三是“全是”。如果将我的早期资料和薛理勇的资料综合起来就可知道,在1927到1960年的这33年里,“弹街路”一直是政府部门文件使用的规范词。而实际使用,肯定要大大早于1927年,晚于1960年。实际上,在原松江府方言中,至今仍是这样称呼“弹街路”的。另外常用的还有“街路”一词,而“街路”恰恰是“弹街路”的中心词。

  说到弹街路,必然要说到街路。弹街路,是从街路来的,街路,又是从路来的。语文知识告诉我们,汉语组词有个原则,即先有中心词,添加前缀或后缀就成了个新词。如再添加前缀或后缀,又成另一个新词。但还有一个原则,不管是添加前缀还是后缀,产生的新词必是有这样东西的,或者说,是客观存在的。路,添加不同的前缀,可组成“马路”“官路”等,添加“街”成街路,因为吴地一直是将街道称“街路”的,明清、民国文献可提供足够的书证,就是说,“街路”是有的。再加前缀“弹”成“弹街路”,也是有这种路的,是指铺上小石块的街道,也是政府文件中确指的一种道路类型。民国时,上海居民还把新出现的铁路称为“铁马路”。反观“硌(格)路”,哪里有这种路呢?“弹格(硌)路”也一样。

  “是”已成非,积习难改,公共语言空间不时出现不准确表达的干扰。表达准确、史有记载、流传有序的方言词语说三遍:弹街路!弹街路!弹街路!(褚半农)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