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将至,带着感恩的心,走入秋天

发布:2021-09-23 11:09    来源:新民晚报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西汉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如是载。“分”即“半”,秋分代表昼夜等长、寒暑分界。夏尽秋分日。经过几番酷暑的枪林弹雨,终于冲破封锁才来到解放区,压抑的心情在此得到释放。终于可以自由呼吸,可以迎着风走在街头,再不用躲躲藏藏,人神骨俱清。

几场秋雨后,风吹在露出的胳膊上,分明有了凉意。乾隆弟弟弘昼写过“微雨潇潇生嫩凉”,把天气初凉的感受以“嫩”字表现,可谓新颖别致。这种“陌生化”的表达,将秋天微凉、清爽和清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想起刚起地的嫩花生,麻壳捏上去略软,剥开,红衣皱缩,揭衣,把仁放嘴里盘磨,咕滋咕滋,清甜的汁,在口腔里涌。比起老花生,诗意多了。

前些天,表哥给我送来大袋红菱,他从下渚湖采的。玫瑰红的壳,元宝样,喜感很足,剥开来,脂玉的白,清香嫩甜。记得小时候用嫩菱角喂金铃子,金铃子可喜欢吃,吃罢,连叫声都清脆不少。老家有“鲜菱宿藕”一说,水红菱隔夜就老。我找了个纸盒装上放在单元门厅处,在楼微信群发了句——喜欢吃红菱的,电梯口拿,先到先得,免费。晚饭后下楼散步,红菱已提净。群里,大家如得到饵料逗引的锦鲤,为秋天吃什么纷纷提议:大闸蟹、糖藕、鸡头米、柿子、松毛蕈、芋艿、石榴、板栗、花生、柑橘、月饼、南瓜团……好比《后汉书·章帝纪》中的“车驾行秋稼,观收获。”秋分的一场嘉年华,宾朋云集,好不热闹。

紫薇、凌霄、牵牛、夹竹桃,种种夏花还在绚烂地开。像极在家闲不住的退休老人,戴上臂章、穿上马甲,在岔路口维持交通秩序,在垃圾投放点,打开各家拎过去的垃圾,仔细翻检,一丝不苟。人的活力不在年龄,而在精神。社区少了这些老人,真不行。

街道旁的栾,大青绿重色枝杈,开出一串串明艳的黄花,开早的,已打起“小红灯笼”,一棵棵张灯结彩,每个细胞都流光溢彩,有种过节的喜气,因此得了个雅名——国庆树。花坛里的一串红、万寿菊,橙黄、通红,用秋天的颜色,替下了三色堇、矮牵牛、美女樱。最撩人自是桂花,城市角角落落,哪儿哪儿都被染遍了。仿佛赤子情怀的人,掏心掏肺对世界好,多么纯粹和热烈啊,不求对方理解和回报。我们势必会珍重对待这份无私的给予。烘豆茶里放桂花,月饼馅里掺桂花,甚至,早上熬白米粥也撒一撮桂花,质朴无华的一碗粥,顿也光鲜堂皇起来。复用桂花熬糖浆,储存香甜,他日抹吐司、烤蛋糕,随时可取用。像我们唐诗里看重的两句:“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大自然的馈赠,激起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诗情,源源不断。

最近爱上一档节目——《城里来的大明星》。主人公是个非常有名的节目主持人,养羊喂鸡一整年,结果刨去成本,只赚了144英镑。务农,并非按部就班就有收成;也并非灵感火花不断,就有果结。技术和经验靠日积月累实践,还有老天照应。我一位中原朋友,给我讲述他们那儿的祭祀格外隆重。春分,各种农作物到播种的时候,摆上供品,祈求保佑农事兴旺,风调雨顺,这叫起降;秋分时,谷物归仓,献上好酒好菜祭祀土地公,这叫歇降。一起一歇,实则就是人敬奉自然,表达人对土地的感恩。把丰收节定在秋分,有传统的考量,也是借五谷丰登之际提醒世人,只有土地才能担负人类的繁衍生息,而不辞劳苦的耕种人,可以让大地的美意化为现实。食人间烟火的人,不能忘了这份恩泽。(阿果)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