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网格治理新模式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坚持网格优化调整,以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通过科学调整网格架构、优化人员配备、健全运行机制、强化应急联动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探索网格治理新模式,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网格架构,筑牢治理根基。黄埭镇立足实际,对原有网格体系进行了系统性优化调整。调整前,全镇遵循“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设置网格85个、精细划分356个微网格,取消原有的三级网格架构,有效整合了组织、综治、民政、城管、安监、环保、消防、卫健、治安等多部门的管理事项归并于网格,着力构建“全科治理”模式弥补碎片化治理问题。同时,按照“支部建在格上”的要求成立网格行动支部85个,实现网格党建全覆盖。
配强服务力量,凝聚治理合力。黄埭镇着力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网格员队伍,按照“一长两员制”的配置模式,目前共配备各类网格员706名。其中,85名网格长由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发挥核心领导作用;85名专职网格员由村(社区)工作人员担任,负责日常巡查与事务处理;111名专业网格员则来自警辅、城管、综合执法等条线,提供专业支撑;此外,还有425名兼职网格员,由村民小组长、楼道长、物业保安、志愿者等热心社会力量构成,有效延伸了治理触角。这种专兼结合、多元参与的队伍结构,形成了专兼互补、社会协同的生动局面,为网格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后续将根据网格优化情况,进一步科学调配人员力量。
健全运行机制,保障治理规范。 黄埭镇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黄埭镇网格化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系统建立了巡查走访、信息报送、工作例会、考核奖惩等四项基础工作机制,使网格工作有章可循。为进一步明晰权责,精心梳理了《网格员巡查事项清单》《网格事部件责任清单》以及《12345热线诉求数据归口及主要涉及部门清单》,实现了事项清晰、责任到人。同时,通过每月召开网格工作例会,常态化通报情况、总结经验、研判问题,形成了闭环管理。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注重激励保障,为网格员配备了意外保险、发放流量补贴,切实增强了队伍的归属感和积极性。2025年至今,全镇已高效受理各类网格事项12708件,办结率高达97.63%,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此外,为应对基层突发情况,提升快速响应能力,黄埭镇大力强化网格应急联动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5个综合执法站及7个城警联勤点。这些站点集社会治安工作、联合执法办公、巡查执勤休息、网格服务工作、交通安全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成为部门联动、力量下沉的前沿阵地,有效地整合多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实现了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行动协同,确保了对网格内各类违法行为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发现、快速报告、快速处置,应急处突的效率和水平显著提升。(相埭宣)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