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约金秋里 “如”有暗香来 “如梅有约”书画展在留园启幕

发布:2022-09-29 19:31    来源:长三角时讯

如到无人处,梅香自然来。金秋时节,何处可探梅?9月29日,苏州留园,一场名为“如梅有约”的双人书画展在这个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优雅启幕,虽无暗香浮动,却有梅君雅韵,虽无疏影横斜,却能在艺术的氛围里,品读诗画江南的无穷妙趣。

“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书画联展”是来自苏州的国画家周思梅女士与来自宝岛台湾的书法家杨玉如女士的书画联展,展览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主办,苏州市留园管理处(苏州市园林档案馆)、中共姑苏区委统战部(台办)、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承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28日。

历史上,留园与梅花、书画皆有深厚渊源。早在清末民国时期,留园便是颇负盛名的赏梅之地,园内又一村到小蓬莱一带,梅树成林,清代陈味雪绘有《留园十八景图——绣圃吟梅》传世。园主盛康举办的梅花会也是“和靖之好”者的盛事之一。苏城名流在梅花会上将家藏盆梅展示赛美,供人品评。留园五峰仙馆西侧,还有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钱定一先生的手书匾额“汲古得修绠”。这亦是参展艺术家之一周思梅女士与留园的渊源,钱定一先生是周思梅的恩师,因此“汲古得修绠”不仅是书斋的点睛之笔,更是思梅师徒研画生涯的生动写照。

参展的两位艺术家中,周思梅是“馨传吴门”的苏州书画家,她师从费松伟、朱耕原、邵文君、徐绍青、钱定一和戴敦邦先生,曾在北京故宫、荣宝斋、上海豫园等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现为中国画院书画家、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她多年来融古汇今、守正创新,在毫端画境中弘扬江南文化的古意今情。

另一位艺术家杨玉如则来自台湾省,她是中国书画世界行联合会签约的国际高端书画家,拜师薛平南教授等名家,常年在海内外传播书法艺术,用“朴而能茂,拙而不硬”的墨迹深化海峡两岸的深厚情谊。

“如梅有约”展题,前二字系从两位艺术家名字中各取一字,而“约”字则婉约地投射了二人因艺术结缘的传奇历程。2015年,周思梅因书画之缘结识了来自宝岛的杨玉如,二人一见如故,她们对于书画艺术、对于历史文化、对于江南、对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都有着近乎相通的认识与兴趣,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与艺术观。就以此次展览为例,她们以江南文化为韵味,苏州园林为背景,吴地诗词为灵气,吴门笔墨为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各自及联合创作出共计65幅书画作品,尽现江南的山水之胜、园林之雅、文化之美,令觉者乐之、贤者珍之、识者藏之。

在展览现场,杨玉如说,她曾在台湾林家花园多次举办书画等雅集。晚清时人们常以“毗陵之盛,台湾之林”来指称富有;“盛”指留园园主盛康父子,“林”则指台湾首富林本源家族。林盛两家往来友善,有姻亲之好。林家花园的营建,更是模仿苏州“留园”,亭台楼榭皆雅近画意,有“园林之胜冠台湾”的美誉。

此次画展的举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园林与书画向来互为映衬、密不可分。园林作为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承载了几乎全部东方文化的追求和精神内涵。书画以其独特的艺术性,令园林锦上添花。此次“如梅有约”书画展览亮相留园,不仅丰富了历史名园的文化内涵,也是“以园林载书画之意,以书画成园林之美”的完美结合,还是当代价值和艺术追求下的创造与探索,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传承。

在开幕现场,还举行了“如梅有约”2023台历首发和书画作品捐赠仪式。两位艺术家以留园园景、苏州诗词为题材创作的两幅书画作品入藏苏州市园林档案馆,并将其合璧之作“竹石相伴骨肉情”赠予中共姑苏区委统战部(台办),展现两岸一家的情谊。(张世琦)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