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何而来?
中午10:30,72岁的徐阿婆像往常一样,慢悠悠走进北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幸福餐厅。“今天的菜看起来味道真不错!”接过热气腾腾的午餐,她笑着跟老伙伴们唠起了家常。像徐阿婆这样享受助餐服务的老人每天有上百位,中心不仅解决了他们吃饭、看病的难题,更悄然编织着一张温暖的“服务网”,托起了他们晚年的幸福时光。
精准服务:从“吃好饭”开始
“以前一个人在家,也懒得做饭,经常随便对付一口。现在好了,花几块钱就能吃上营养餐。”独居的杨大爷是社区食堂的常客,对他而言,中心构建的“社区食堂+助餐点+送餐入户”三级网络,真正解决了老人“吃好饭”这个头等大事。想吃食堂,走几步就到;腿脚不便,打个电话热饭就能送上门,“政府补贴+个人自费”相结合的模式,重点保障特殊群体的刚需,让有需要的老人吃得上、吃得好。不仅如此,中心联合漕湖人民医院,为慢性病老人专门定制营养餐,提供膳食搭配指导,让老人吃得健康、吃得舒心。
医养融合:健康守护在身边
健康,是老人最大的关切。中心深知这一点,“跨界合作”探索出一条“精准医疗+智慧养老”的特色路径,“医生每个月都来,量血压、问吃药,比自己孩子还上心!”高龄的陈老伯感慨。家庭医生团队的定期上门和“绿色通道”,让特殊老人群体看病不再难。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也让老人和家属对健康状况心中有底。“精准医疗+智慧养老”的创新探索,正将这份安心的守护,送到更多老人身边。
多元服务:小需求,大温暖
生活里的琐碎小事,往往成为老人的大困扰,中心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小需求”,通过资源联动、场景融合和机制创新,让便民理发、磨刀、爱心缝补等成为日常幸福场景,更针对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增加免费上门服务。一把磨得锋利的剪刀、一件改版合身的衣服,解决的是小麻烦,传递的是大温暖,“服务-参与-共治”的良性循环正温暖着每一个人。
双向赋能:老有所为,乐享生活
在北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人不仅是服务的接受者,更是活力的贡献者。中心搭建起代际互助的舞台,让长者的智慧与经验焕发光彩。经验丰富的老党员组成“红色智囊团”,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银发学堂”里,不识字的老人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办事不再犯难;最热闹的是“田间课堂”,王阿姨等老把式们手把手教其他人制作地方美食。“看着大家一起学做青团,就像看到老手艺有了新传人,心里特别高兴!”孙阿姨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从一顿热乎饭,到健康守护;从生活小事,到实现自我价值,北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用心用情,为北桥的老人们描绘着温暖、充实、有尊严的晚年图景。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