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同筑幸福里 做好社区治理“家”文章
三角咀家园是黄桥街道三角咀家园社区所管辖的搬迁安置小区,于 2016 年开始入住,占地 205 亩,总建筑面积约42 万平方米,毗邻风景优美的虎丘湿地公园。小区现有23栋楼、40个单元、3041套住宅,居民2672户,常住人口8600余人,居民主要由占上社区、黄桥社区、北庄社区的失地农民为主。
针对小区人员结构复杂、居民融合度不够高等社区治理难点,社区党支部积极深化“我家”党建品牌建设,围绕“吾心安处是我家”的核心理念,以组织建“家”、文明齐“家”、安全护“家”、幸福我“家”为目标导向,全力构建“我家”服务治理体系,着力推动组织引领赋力、治理协同发力、服务多元聚力,努力绘就“家门口”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幸福画卷”。
组织建“家”,完善阵地应民需。空间升级焕新颜,焕新升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原有“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450平低效空间开展“微改造、精提升”。精心打造“心灵驿站”“共享苗圃”“悦邻共享角”“就业服务站”“和睦廊道”等13处实用又悦目的“幸福场景”。功能集成强体验,优化服务资源布局,升级改造党员活动室、残疾人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等核心阵地,有效串联暖锋驿站、春菊书苑、黄桥家园食堂等周边资源,形成了满足“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文体娱乐”等全方位需求的“1510党群服务圈”,让“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文明齐“家”,志愿服务筑和谐。多元聚力汇能量,广泛吸纳大学生、在职党员、退休居民等群体,组建“微光益修”“巧阿姨手工编织社”等10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携手开展“巧手编织温馨家园”等活动83场。创新引入“我+文明银行”理念,构建集服务时间记录、储蓄、兑换、捐赠于一体的志愿积分制度,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累计参与386人,兑换物品492份,志愿服务参与率从22%显著提升至68%,同时小区18幢获评“苏州市文明楼道”。幸福合伙惠民生,创新实施“幸福合伙人”工作机制,目前已吸纳17名居民合伙人、7家共建合伙人以及5家公益合伙人加入社区“能人库”。将核酸亭巧变“幸福补给坞”,居民合伙人排班“坐诊”,提供理发、维修等21项“幸福里”清单服务,累计服务居民160人。携手黄桥实验小学、相城人民医院等共建合伙人,累计开展健康义诊、法治教育等活动42场,惠及群众3500余人次。联动公益合伙人,依托“我家”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以实现失地农民“就地就业、就近创业为目标,建立“就业需求”“岗位供给”双清单30余份,举办招聘会2场,解决企业用工需求20余人。
安全护“家”,全民参与焕新貌。协商共治护长效,围绕“与邻共治”治理目标,深化“回‘家’‘YI’事”特色议事品牌,打造“左邻右舍”会客厅,建立健全“1+5+N议事法”,定期组织小区党支部、物管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四方”与居民代表开展协商议事,合力解决道路积水、花坛修缮、环境整治等问题30余个。同时,组织开展高层救援演习,推进废旧车辆置换工作,双措并举,既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又改善社区整体环境。安全管理精细化,推行“三色管理”,采用红(高风险)、黄(中风险)、蓝(低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对商户和出租户实施精细化分类管理,累计整改安全隐患60处,为社区筑牢坚实的安全防线。发动群防群治,广泛动员居民力量,全面清理卫生死角、楼道杂物、车辆乱停等乱象120处,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打造消防安全幸福里。
幸福我“家”,文化润家显温度。共商公约育新风,社区党支部召开多场座谈会,共商楼道环境、停车秩序等治理难题,广泛吸纳居民意见20余条,定制《三角咀里幸福我家》居民公约,覆盖环境、秩序、互助等内容,实现公约从“社区提议”到“居民定制”的转变,“规”出文明、“约”出新风,今年4月成功入选 “苏州文明网”。人文浸润暖民心,深入挖掘“海棠红·幸福里”实践经验,配合拍摄党建宣传片《幸福的模样》、《“幸福合伙人” 共筑美好“幸福里”》,展现“我家”幸福风采,并被苏州先锋录用。以文化活动、志愿力量,促进邻里相亲,提升“一家亲”认同感,生动勾勒“我家”美好图景,实现从“物理安置”到“心灵归属”的升华。
从邻里家常到公共事务,从急难愁盼化解到文化传承创新,三角咀家园社区着力构建“有人情味、有烟火气、有共治力”的幸福家园,实现基层治理与居民幸福的同频共振。金茜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