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案,连续提出十八年
发布:2025-10-13 20:17 来源:长三角时讯

▲2018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在人民大会堂作大会发言
爱阅公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来不断从政策倡导层面推动阅读。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担任政协委员?
朱永新:我1993年担任江苏省第七届政协委员,2003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2008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2013年至今,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
爱阅公益:到目前为止,您都在两会上提了哪些和阅读有关的提案?
朱永新:从2003到2020年,我在全国两会提出了关于阅读的的提案和建议有30余件,主要有:关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议;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的建议;建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的提案;用全民阅读传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公平的提案等等。
爱阅公益:关于“国家阅读节”的提案您已经连续提出十八年了。有希望通过吗?为什么一直坚持?
朱永新:很多人知道,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自从2003年两会开始,我就提出来了。连续提了十八年,但一直未被采纳,可谓“屡败屡战”。但我仍然认为,这个提案的意义和价值远远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阅读节一直没有得到批准,有关部门的回复主要是两个原因。一开始,说是国家原则上不增加新的节日。但是,从航海日到农民丰收节,这些年还是批准了不少新的节日。我在征求意见时明确提出,这不应该成为不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理由。
后来,说是因为有了一个世界读书日,就不一定再有一个国家阅读节。其实,且不说所谓的世界读书日其实是翻译的一个乌龙,更重要的是4月23日纪念的是两个外国作家,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与中国毫无关系,没有中国文化的背景。
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正确翻译应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因为我们将其错误翻译为“世界读书日”,导致一方面我们相对比较重视阅读,而忽视了出版、版权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未能更集中、更深入地推动阅读相关工作。所以,我在提案中提出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作为“国家阅读节”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一个国家,对于自己的文化奠基人,对于“万世师表”的教育圣人,应该有纪念他的节日。我国的台湾地区,就把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的纪念日。两岸和平统一以后,一个读书节(9月28日),一个教师节(9月10日),还是可以非常好地融合的。我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也提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阅读节,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更加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节。
有不少人问我,你为什么如此执著地坚持呼吁建立国家节?阅读节的提案仍然关于阅读,这与我作为教育学者对于阅读的认识有关。阅读本身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国家竞争力、凝聚力的加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是最有效、最便捷、最廉价、最直接的提升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量的路径。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阅读是最高效的教育,推动阅读是推进教育公平最简便的方法。
只有把阅读作为国家战略,长远部署,稳步推进,我们才能在每一个今天,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还能积累精神财富,才能为明天储备足够的财富基础,才能在明天再一次转化为更为丰厚的精神、物质的双重财富。
爱阅公益:准备一个两会提案具体需要做哪些准备?提出提案的流程是怎样的?
朱永新:一般的流程是:确定题目,调查研究,撰写提案,提交提案,部门办理提案(与提案人沟通),部门答复,征求意见(满意度调查)等。准备工作主要需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建议。
爱阅公益:在国家和政策层面,您的提案带来了哪些阅读和教育方面的改变?
朱永新:儿童阅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道风景线。很多过去以成人文学创作为主的作家现在也开始写童书,这正是作家们意识到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意识到应该把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精神产品来作为他们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的体现。
二十多年前,不少家庭还没有将儿童阅读重视起来,一些家长甚至会没收孩子的课外书,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影响学习。近三十年来,中国本土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了,好作品也越来越多。早年间,我在研究儿童阅读书目的时候,认为国内的童书比例不能低于50%,这是对当时中国本土原创的保护,但同时也产生了困境:有时候实在很难在本土原创中选出优秀的作品来。
如今,这一情况已经有所改变。比如由新阅读研究所主办的2019年度“中国童书榜”中,原创绘本童书《一条大河》成为榜首,而且榜单里76%的童书都是本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