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从五点开始

发布:2025-10-13 20:16    来源:长三角时讯
爱阅公益: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从起床到睡觉,通常您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吗?
朱永新:以2020年5月19日,我参加两会期间的一天为例吧。早晨5点15分,我起床工作。阅读《天鹅——安娜·巴甫洛娃的舞蹈与人生》,一本关于俄罗斯芭蕾舞女皇的传记图画书。然后写每天在微博上分享的“童书过眼录”和“新父母晨诵”,以及完成前一天的两会手记定稿。
早晨8点10分出发去全国政协。8点半到达,与张连起常委交流读书会事宜。在这期间,在汪洋主席的直接关心和推动下,全国政协在移动履职平台成立了“防控疫情读书群”,我很荣幸地成为读书群的首任“群主”。
上午9点,大会举行闭幕式。下午,我修改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建立网络游戏分级标准》的提案。这个提案的初稿撰写者是一群中学生。他们从“模拟政协”的活动中,深入了解社会,学习着如何观察思考,如何建议协商,提案初稿水平很不错。修改完提案后,我又回答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王坤宁记者发来的采访问题。晚上我先是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周培培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交流,然后写今天的两会手记。在这期间,又收到《人民政协报》吕巍的消息,希望提供独家手记。沟通完毕已是10点40分。11点20分洗漱休息。
爱阅公益:您工作繁忙,每年还阅读数百本书籍并完成不少著作,您有什么阅读和写作的经验、方法或者心得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朱永新:我们很多人的工作都很忙,要挤出整块时间专心读书、从容学习,似乎不太可能。能够坚持阅读和写作,也的确不容易。但我还是认为,尽管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时间”仍然只是缺乏阅读习惯的借口。
要想找到阅读和写作的时间,首先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把阅读和写作当作最重要的事情。管理学上有“ABC时间管理法”,即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把事情分为三类,用80%的精力优先处理20%最重要的事情。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试想某一天,你本来已经把时间排满了,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约你相见,你会不去吗?肯定会想方设法相见。阅读和写作就相当于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个人。认可这一点,就一定能找出时间。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做的。之所以会忙得没有时间阅读,是因为还没有把阅读和写作作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要想有时间读书和写作,学会利用零碎时间也非常重要。古人就有所谓“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法,看似有些不雅,其实是很重要的经验之谈。“马上”,相当于现代的我们在汽车里、旅途中的读书。“枕上”,相当于今天的睡前阅读。“厕上”,相当于现代人在卫生间里的阅读。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早晨早十分钟起床,可以挤出时间晨读;晚上少看一点电视,翻几页书应该可以做到;节假日休息时,推掉一两个应酬,就有了整块时间。不能小看这十分钟、这几页书,阅读像爬山,不怕慢,只怕站。只有多重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才可能把时间积少成多地利用起来,反倒可能赢得更多整块的时间。只有抓紧点滴时间阅读,才可能积跬步以至千里,才可能节约时间、事半功倍,阅读和写作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王欣婷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