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窗的“漏景”里看见文化自信
发布:2025-05-29 16:18 来源:长三角时讯

近日,苏州市勤惜实验小学校的队员们走进苏式花窗博物馆,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课堂以“苏式花窗”为切入点,融非遗文化与思政教育,引导队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姑苏区教体文旅委、苏锦街道、苏锦一社区、善耕教育集团各成员校等单位的领导及学校党团员教师、家长代表共同参加了活动,一起见证这场文化与思想的交融。
匠心寻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参观馆藏、聆听讲解,对苏式花窗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及文化意蕴有了整体的感知。当一寸寸光影透过花窗,在青砖地面勾勒出时光年轮时,文化传承的种子也播种在了队员们的心田。
苏州市勤惜实验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俞辰在致辞中指出,传统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应通过活化呈现,引发学生内在认同。
活动现场,苏州苏式花窗博物馆馆长蔡晓岚娓娓道来,帮同学们深入了解苏式花窗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及文化意蕴,拓展了学生的认知广度。
“大思政课”指导教师、学校德育处副主任陆子卓围绕“花窗中的文化密码”主任务,构建起“纹样符号——空间叙事——价值传递”的三维教学模型。课堂中,他指导队员们结合所见所学,选取有代表性的馆藏纹样,从美学与文化的视角展开交流,在对话中再现了苏式花窗中的智慧。
苏州市善耕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侍作兵讲话,鼓励队员们增强文化自信,做好文化传承,并表示期待能有更多更深入的活动帮助学生博闻广识
姑苏区教体文旅委综合教育处处长范畴充分肯定了本次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课堂组织、文化育人、课程改革等方面悉心指导,对今后学校思政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今后思政课堂的建设指明道路。
技艺传薪。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苏式花窗的拼接技艺,将传统手工艺的严谨工序与独运匠心生动呈现,引发了阵阵赞叹。队员们动起小手进行了实践,亲身体验榫卯结构的独特魅力。随后,他们还就“现代机械是否可以取代传统手工艺”这个话题展开了辩论,将自己对科技发展与文化保护关系的辩证思考精彩呈现,文化传承的种子真正在队员心中发了芽。
少先队员代表涂笑研宣读《匠心传承倡议书》,同学们的声音掷地有声,深感使命在肩。
此次“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活动以“党带团、团带队”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是一场文化体验,更是一场思想启迪。学校将不断钻研创新、认真实践,让优秀的思政课成为队员成长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深化队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敬意。
陆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