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近两年首次出现流拍地块
中秋小长假前一天,苏州第二轮集中土拍落锤,本次土拍底价和低溢价成交。本次土拍也出现了自2020年至今,苏州土地市场首次出现流拍地块的现象。
上一次,要追溯到2019年的苏州4号公告土拍相城渭塘31号地块流拍。2021年的土拍和2019年相比,同样是底价、低溢价和国企入场,成为土拍的主流。
该流拍地块位于吴江运东板块,为南窑港路北侧庞南路西侧地块(02地块),临近话题度火热的天空之城。地块规划要求,容积率小于1.8,绿地率大于30%,住宅高于33米,低于80米,成品住房比例100%。
流拍现象不光止于苏州,全国最近的二轮土拍,都普遍存在。8月底,河南南阳第一场集中供地就遭到冷遇,18宗地块流拍10宗、中止3宗。福州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住宅地块19宗,其中,4宗地块提前终止出让,2宗流拍。青岛第二批集中供地推出了70宗涉宅用地,土地开拍前19宗地块终止出让,最终成交了59宗。杭州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中的10宗竞品地块9宗流拍。天津的第二批集中供地开拍前,也终止出让19宗,最终推出的42宗地块,2宗流拍。房企拿地意愿纷纷减弱,由此不光对于房企,对于各城土地供应目标的实现,目前来看也构成了非常大的挑战。
事实上今年苏州第二次土拍可谓一波多折。先是推迟土拍,后又发布多重限制,加强拿地房企资质、资金来源资格审查;限制同一企业及其控股子公司参加同一地块竞买;严格控制土拍资金使用;土拍价格最高限价降低等等新政要求。到了土拍之时,首日平淡,多地块底价成交;次日园区车坊爆出大热门,溢价率14.95%;而到了最后一天,首个地块便出现流拍情况。
出现流拍大概率和房企资金有关。首先是土地竞买门槛提高,资金审核更加严格,拿地政策越发收紧,房企的资金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土地流拍也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始终存在,坚定“房住不炒”的大方针没有改变。房价在调控之下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相应的起始的土地价格自然也是趋稳状态,不会因房企资金不足而出现降价。
地价“高”,房企“钱少”,自然促成地块流拍,这也是多数地块底价成交的因素。
园区在本次土拍中的热度,恰好反映了不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都“钟情”园区,土地市场紧缺的情况下,车坊这种近园区核心的地方自然备受争抢。
而诸如运东等非大热门的次核心板块,伴随着苏州整体房产市场的冷静,出现流拍,也并非意外之事。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512-6573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