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社区食堂全面上新 好吃不贵,暖胃更暖心

发布:2025-10-29 18:17    来源:长三角时讯
在苏州,一种以“好吃不贵、服务暖心”为特色的社区食堂,正如同后春笋般在多个街道社区涌现,成为连接邻里、温暖民生的重要纽带。近日,包括姑苏区双塔街道的“木杏食堂”、相城区北桥街道盛南社区的“幸福小厨”、太仓科教新城鹊桥社区的“时光餐厅”在内的多家社区食堂陆续投入运营。这些食堂以干净整洁的环境、新鲜实在的食材、普惠亲民的价格,以及针对老年人、外卖骑手、退役军人等群体的专属服务,迅速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成为苏州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普惠民生服务的生动实践。
木杏食堂:老旧小区的“幸福餐桌”
“走,去食堂!”这已成为双塔街道木杏新村许多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之间的流行语。10月21日,位于木杏新村6幢北的社区食堂——木杏食堂正式投入试营业。窗明几净的用餐环境,空气中弥漫着家常菜的香气,大荤7元、小荤5元、素菜3元的亲民标价,瞬间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前来体验。
木杏新村是一个典型的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的老旧小区。对于这里的许多长者而言,腿脚不便与周边配套设施不足,使得“吃饭难”成为日常生活中最现实的困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今年上半年,双塔街道在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盘活社区内一处闲置的机关房产,将其精心改造为这座居民家门口的“幸福食堂”。
“食材都是当天采购,经过严格检验后才下锅烹饪,我们就是要让居民,特别是老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健康。”食堂负责人介绍道。试营业当天,一道道热气腾腾、口味家常的菜肴,如红烧肉、清炒时蔬等,获得了首批用餐的阿伯阿婆们连连称赞。
木杏食堂的“幸福”不仅体现在普惠的定价上,更融于对老年群体无微不至的关怀中。食堂明确规定,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可享受餐费85折优惠;拥有姑苏区户籍的80周岁以上长者,每日还能额外获得2元的用餐补贴。对于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食堂还贴心推出了爱心送餐服务,覆盖2公里范围内的居民,确保他们足不出户也能吃上热乎饭。
与此同时,木杏食堂的服务半径并未局限于老年人。开业期间,到店用餐的居民均可获赠一份时令水果。更令人感到温暖的是,食堂特别关注到奔波劳碌的外卖骑手群体,宣布凭外卖工作服即可享受九折优惠,并欢迎他们在此歇脚、充电,感受来自社区的尊重与关怀。
除了提供餐食,木杏食堂还专门开辟了便民休息区,配备了手机充电口、报纸杂志等,并计划引入健康义诊等服务,力求将这里打造成一个集就餐、休闲、便民于一体的社区共享空间。据悉,食堂未来还将陆续推出苏式酱鸭、荠菜馄饨等具有本地风味的特色菜,并根据季节变化灵活调整菜单,持续优化少油少盐的健康烹饪方式,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饮食需求。
 幸福小厨:相城社区的温馨港湾
几乎在同一时间,位于相城区北桥街道盛南社区的“幸福小厨”也正式开门迎客。这座面积约200平方米的食堂,以其宽敞明亮的环境、整齐的木质桌椅和柔和温馨的灯光,迅速成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们新的打卡地。
“这边的饭菜味道蛮好的,而且干净卫生。”一位正在就餐的居民满意地表示。食堂每天在10:45至12:45时段持续供应午餐,菜品研发紧密结合辖区老年群体较多的特点,格外注重“适老化”,力求每一道菜都做到软嫩易嚼,便于消化。所有菜品均坚持当日新鲜现做,从食材采购到烹饪出锅,全程严格把控品质关。
在定价上,“幸福小厨”同样秉持亲民路线:大荤7元、小荤5元、素菜3元,米饭1元。优惠措施覆盖面广:60周岁及以上老人享受85折优惠,退役军人享受9折优惠。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只要居住在2公里范围内,提前电话预约,食堂便会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让特殊群体也能便捷地享用到暖心餐食。
“幸福小厨”的内涵远不止于“厨”。食堂二楼的日间照料中心配备了电视、躺椅、健身器材等设施,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饭后休闲、娱乐、健身的综合空间。在这里,老人们不仅可以解决一日三餐,更能实现老有所乐,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真正实现了“吃得舒心,玩得开心”。
 时光餐厅:太仓社区的普惠餐饮新探索
在太仓科教新城鹊桥社区,新近正式运营的“时光餐厅”则从环境设施上就充分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宽敞明亮的空间配合适老化的设计细节,为老人们营造了安全舒适的用餐环境。
其在定价与补贴体系上设计得更为精细,坚守普惠原则的同时,精准聚焦老年人。一份包含“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汤一饭”的基础套餐定价为15元。在此基础上,60至79周岁的老人可享8折优惠,实付12元;80周岁及以上老人享受7折优惠,实付10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太仓户籍的80周岁及以上老人,以及60周岁及以上的低收入家庭老人,还能叠加享受4元的政府补贴,最终每餐仅需6元,极大减轻了经济困难老人的生活负担。
餐厅在菜品与服务时段上也充满巧思。目前开放早餐和午餐:早餐提供手工面点、粥品、鸡蛋等;午餐则包括家常菜与特色餐,严格遵循“软糯可口、低糖低盐低油”的烹饪标准,充分考虑牙口不好或患有慢性病老人的特殊需求。
在运营模式上,“时光餐厅”积极探索“公益+多元”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餐厅面向全体居民开放,采用“集中堂食+送餐上门”双线并行的服务模式。喜欢热闹的老人可以到店就餐,与邻里闲话家常;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老人则可通过预约享受送餐上门服务,有效解决“做饭难、吃饭冷”的困境。此外,餐厅同样向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敞开怀抱,提供免费休息场地、开水和午餐8折优惠,退役军人也同样享受午餐8折福利。
一蔬一饭,看似家常,却紧系民心;三餐四季,虽是寻常,却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社区食堂的建设与运营,是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更是苏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民生福祉的务实之举。
实际上,苏州对社区食堂的布局早已展开。据了解,早在今年7月25日,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就已联合各地在市区范围内推出了首批53家社区食堂,旨在为老年人、新就业群体等提供便捷、实惠、安全的餐饮服务和全方位的社区关爱。
纵观此次新开放的“木杏食堂”“幸福小厨”“时光餐厅”,它们虽地处不同区域,却共同展现了苏州社区食堂的核心特征:普惠的价格是基础,精准的优惠补贴体现关怀,适老化的菜品与服务是重点,面向多元群体的包容性与共享性则是升华。 它们不仅仅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场所,更是促进社区融合、传递社会关爱、增强居民归属感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品尝到的不只是美食,还有浓浓的邻里温情。
随着一家家社区食堂在居民家门口落地生根,苏州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民生服务的暖心答卷。未来,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幸福餐桌”出现在苏城的大街小巷,让“好吃不贵、服务暖心”成为苏州社区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