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未尽诗已成
发布:2023-12-31 19:52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南宣
“喝健康 喝幸福”这句话在皖东南大地流传了好多年,几乎和“古南丰”酒厂的历史一样长。“古南丰黄酒好啊!”“就好这口!”这黄酒虽说不上家喻户晓,却有一大批顾客赞不绝口。不在于别的,正是因为它忠实传承了几百年前的传统工艺。“精雕细琢”是古南丰的名声,也是它制作黄酒的传统守则。几百年来,一代代古南丰人对黄酒制作工艺的薪火相传,使其得以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下来。
在现代化商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古南丰”是少有仍坚守传统的老酒厂,宛如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走进花园式黄酒生态园的办公楼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目不暇接的荣誉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佳宣城老字号产品、宣城市政府接待专用酒、安徽省民营企业200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副理事长单位”等等。每一项荣誉的取得都来之不易,凝结了几代“古南丰”人的守望和付出。
郎溪自古就有“东岑西夏,南潘北吕”四大姓一说,古南丰酿造技艺传承于清末南丰地区潘氏祖先。民国19年,店铺字号为“潘兴裕”的酒坊开始经营。“古南丰”传承人潘老先生从小就会酿制黄酒,他不但会酿酒还爱喝黄酒,这一喝就是几十载,时至今日,老人家已年过九旬,身体健康,精神矍铄。1987年,郎溪黄酒厂成立;1996年酒厂更名为郎溪县古南丰酒业有限公司。如今,潘家子孙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酿酒技术相结合,家族酒坊正式开始了其现代企业经营之路。
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自逐鹿之战华夏统一,农耕文明繁衍发展,就已经开始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它的故事。古语有云: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短短的述说,传递了数千年来中国酒的渊源。中国黄酒属于典型的酿造酒,使用谷物种子,加酒曲进行发酵、压榨后而成。作为中国酿造酒与其他啤酒、葡萄酒有着重要区别。黄酒以实(种子)作为酿造原料,葡萄酒是以果为原料。在中医名典《黄帝内经》中说道: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黄酒原料选用了谷物作为原料,正符合中国的养生之道。中医里一些药剂如果水煎效果不好就会用黄酒来煎服,以起到滋补之效。黄酒含有大量人体所需氨基酸,口感醇厚,酒精度低,而白酒则过于性烈。“古南丰”小缸本坊酿造技艺出品的黄酒,源于江南水乡繁华之地,选用本地出产的辣蓼草、麦曲、小麦、糯米、枸杞、黑米、早籼米等,历经“伏药秋曲、蒸饭搭窝、缸酵开耙、坛酵养坯、榨酒压滤、煎酒封坛、库藏陈酿”7道工序以小缸缓慢发酵压榨而成。“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体现了这个老字号企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早先的古南丰徽派黄酒每酿不必多,凡有客到也必以此来招待,留下几日饮完而归,几千年传承而来的黄酒温饮也在此风靡,品味独有的健康与幸福。现如今,古南丰酒业在新科技条件和消费环境下,创新研发设计产品和服务,优化生产工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年产万吨黄酒,贮存黄酒达1.5万吨,并不断推出新产品,有的已蜚声大江南北。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老徽州历经磨难的写照,更是徽州人四海为家,勇闯天涯的写照。沉着内敛,勤奋好学,徽州人沉淀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魄和才干。古南丰黄酒属徽派黄酒,秉承徽商精神,近年持续打造一款十八年陈酿老酒“徽州骄子”,它集徽酒、徽商、徽文化于一身,博采各派黄酒之长,打造徽派黄酒的金石之作。另外像“加饭、花雕、冰雕、十年陈、金六年、方塔、干黄”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发扬光大着徽派黄酒。
徽商“贾而好儒”,“儒术”与“贾事”会通,充盈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徽派黄酒里的文化深邃而绵长,故事生动且感人。饮黄酒最讲究的是意境。最佳的状态是似醉非醉,使人处于最快乐、最兴奋的境界中。这时不仅人们话多,而且兴致大发,会妙语连珠,诗如泉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是之;“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是之;“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也是之。这样的酒后诗兴大发的杰作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一首“潘氏酒坊酿琼浆,小缸窖藏十里香。祖传秘方细雕琢,绵柔醇和入口爽。清泉敬重岳元帅,馈赠佳酿表心肠。南丰美酒壮军威,牛头山捷凯歌扬。”演绎了一段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结缘古南丰黄酒荡气回肠的史事。
“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古南丰犹如一块宝玉镶嵌在水墨郎川河畔,塑造着中国徽派黄酒领袖的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