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无人机奥秘 筑科技强国梦

发布:2025-10-29 07:16    来源:长三角时讯
“原来无人机不仅能航拍,还能在军事侦察、应急救援里发挥这么大作用!”“亲手组装的无人机飞起来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离‘航天梦’近了一步!”走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大门,孩子们攥着刚获得的“研学实践小达人”证书,兴奋地和同学分享收获。近日,苏州市虎丘教育集团组织旗下虎丘实小、金阊实小等多所成员校五、六年级共86名学生,走进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开展以“探科技奥秘,筑强国梦想”为主题的无人机专项研学活动。这场集知识科普、动手实践、精神浸润于一体的研学之旅,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触摸“三航”科技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成为集团践行“校际协同·科技启航”项目化学习理念、推进“教联体”工作模式的生动实践。
溯源“三航”精神
此次研学的第一站,是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的“三航科普展厅”。推开展厅大门,一架架按比例还原的无人机模型整齐陈列,从早期的单旋翼无人侦察机,到如今的多旋翼民用无人机、隐身无人作战机,再到搭载AI系统的智能巡检无人机,时间的脉络与科技的迭代在此清晰呈现。“同学们,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架‘翼龙-2’无人机模型,最大续航时间超过20小时,能在复杂环境下完成侦察、监视、打击等多项任务,是我国无人机技术跻身世界前列的重要标志。”研究院科普导师手持激光笔,结合动态演示视频,为学生们讲解无人机的发展历程。
在“无人机分类与应用”展区,学生们被一组“军民融合”应用案例吸引。展板上,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巡查火情、在抗震救灾中运送物资、在军事演习中执行侦察任务的图片,配上详细的技术参数,让抽象的“科技赋能”变得具体。“老师,无人机怎么判断哪里有火灾呀?”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科普导师笑着解答:“这就用到了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即使在浓烟环境下,也能捕捉到高温点,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火源。”随后,他还邀请学生们戴上VR设备,沉浸式体验“无人机森林巡检”的工作场景——透过VR眼镜,学生们仿佛置身茂密山林,操控虚拟无人机避开树木障碍,精准识别火情隐患,直观感受科技在守护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展厅一角的“航天人物墙”同样人气高涨。从“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到“中国无人机之父”叶正大,再到当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事迹介绍,配上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手写手稿复制品,让学生们深刻理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三航”精神。“原来每一项科技突破的背后,都有这么多人默默付出。”这是孩子们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努力。”据了解,此次展厅研学环节,集团特别设计了“无人机知识任务卡”,学生们需通过观察展品、聆听讲解,完成“无人机发展的三个关键阶段”“无人机在国防领域的两大应用”等问题作答,将被动听讲转化为主动探究,让知识学习更具针对性。
玩转“动手实践”
“同学们,面前的零件盒里有电机、螺旋桨、飞控板、电池等12个部件,大家需要按照说明书步骤,在40分钟内完成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在研究院的“无人机实践工坊”,随着导师一声令下,研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动手实践正式开启。86名学生分成21个小组,每组4-5人,围坐在操作台前,拿着零件盒仔细研究。
40分钟后,大部分小组顺利完成组装,少数进度较慢的小组在导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也成功搭建出属于自己的无人机。孩子们兴奋地向导师展示,“它的机身是蓝色的,螺旋桨是白色的,特别好看!”导师仔细检查后,在她的“实践手册”上盖上“组装合格”印章。
在编程教学区,学生们迎来了新的挑战——学习Scratch图形化编程,让无人机完成“起飞-悬停-绕障-降落”的基础任务。“大家看屏幕,左边是指令模块,右边是编程区,我们把‘起飞’模块拖到编程区,设置悬停时间为3秒,再加上‘前进’‘转弯’模块,就能让无人机按路线飞行。”导师通过大屏幕演示基础编程逻辑,学生们则在平板电脑上同步操作。刚开始,不少学生的编程指令出现“逻辑错误”,有的忘记设置悬停时间,导致无人机起飞后直接“冲”向天花板;有的指令顺序颠倒,让无人机“原地打转”。但大家没有气馁,而是对照错误提示反复调试。
最令人期待的飞行操控环节,在研究院的室内飞行场展开。每个小组依次上场,由一名成员操控无人机,完成编程设定的任务。“3、2、1,起飞!”随着按下操控键,无人机缓缓升空,按照编程路线悬停3秒后,平稳前进,灵活绕过两个障碍物,最终精准降落在指定区域。“成功了!”小组成员们欢呼雀跃,纷纷与无人机合影留念。
锚定“育人初心”
“这次研学不是一次简单的‘校外参观’,而是集团‘校际协同·科技启航’项目化学习的延伸实践。”虎丘教育集团总校长杜坚民在研学总结会上表示。作为集团与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深度合作的重要内容,此次无人机专项研学,紧扣集团“航空航天+科技教育+国防育人”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将课堂知识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学生们在展厅学到的无人机知识,与集团中高年级《战机奥秘》《航天使命》课程相衔接;动手组装与编程环节,是集团无人机课程“进阶模块”的实践拓展;而“科技报国”的精神浸润,则呼应了虎丘实验小学“虎丘少年军校”的国防教育传统。
此次研学让孩子们对无人机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据了解,为了让研学成果“落地生根”,集团还为每位学生发放了“研学实践延伸任务单”,要求学生结合此次研学经历,完成“我的无人机改进方案”设计,优秀方案将有机会在集团“AI+军事”主题创作大赛中展示,甚至纳入学校无人机课程的教学案例。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也对此次研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虎丘教育集团的学生们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科技的热爱和对国家的担当。”他表示,研究院将继续发挥“三航”学科优势,与集团共同开发更多优质研学课程,比如“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智能安防系统设计”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科技实践平台。
此次研学活动,也是虎丘教育集团推进“教联体”工作模式的重要举措。集团旗下各成员校通过“统一组织、资源共享、成果共评”的方式,让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接下来,集团将建立“研学实践资源库”,把此次研学的课程设计、视频资料、学生成果等整理归档,供各成员校共享使用,同时推动“校际师资流动”,让有经验的科技教师到各学校指导,确保科技教育“全覆盖、无短板”。
从科普展厅的知识溯源,到实践工坊的动手创造,再到飞行场的挑战突破,此次西工大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科技探索,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苏州市虎丘教育集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科技+国防”育人模式,通过“校际协同”汇聚资源,通过“实践育人”赋能成长,让更多青少年在触摸科技、探索创新中,坚定科技报国的志向,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注入青春力量。未来,集团还将组织更多类似的研学活动,让“航天梦”“强国梦”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供稿)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