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童年 大成未来 ——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办学之路
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由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分校、苏州市大儒中心小学校和苏州市桃坞中心小学校四所学校组成,位于苏州古城核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崇文重教之风浓郁,办学历史源远流长。集团全面调研集团办学现状,提出并实施四大发展策略,促进集团高质量发展。
文化植根
培育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大成文化
深厚的文化底蕴、绵延的历史文脉,造就了平江教育集团独特的文化气质。集团把“文化发展”作为集团建设的重要战略,开展“集团背景下百年老校文化群落”的建设。
集团以此为文化标识,四条平行的曲线代表集团四所学校齐头并进,各美其美,又组合成一个和谐整体,美美与共,呈现姑苏“水文化”的特征。隐含其中的“平江”代表集团的名称,“大成殿”的抽象符号诉说悠久的办学历史。
梳理四所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承,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确立了“润泽童年,大成未来”的文化理念。“德润”源于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的校训“德润文光”。“德润”一词出自孔子《中庸》:“富润屋,德润身”。“润泽童年”寓意教育要用润泽的方式培养学生德性修养,以德育人、涵育生命。“大成”源于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校内的大成殿。“大成”一词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金声而玉振也”。孟子称赞孔子才德兼备,学识渊博,堪为集大成者。“大成未来”寓意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在“润泽教育、大成未来”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各校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平江实验学校的“大成智慧 自主学习”,平江实验学校分校的“七彩教育 统整课程”,大儒中心小学校的“以儒治校 礼乐童年”,桃坞中心小学校的“朴质课堂 木刻幸福”。
师资固本
发展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大成教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德艺双馨”就是既要热爱教育、为人师表,提升师德修养;又要注重理论学习、业务锤炼,提高专业能力;知行合一就是要有先进的理念、广博的知识,又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专注于实践,潜心于探索,促进学生成长。
师德建设上,集团推进“一十百千”行动,即“一个主题引领”。将集团各校传统文化中的“德润”“儒雅”“至德”“尚礼”,提出集团师德建设的“关怀理念”,建立关怀型”教师“关注、关爱、关照”三种品质,悲悯情怀、博爱精神、卓越品质、共情能力、平和姿态五个特征和十条标准;“十项先进辐射”。启动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平江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典型选树;“百名教师践行”。开展为期一年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把关怀理念转化为行动实践。
师能发展上,实施六大工程。一是青年教师俱乐部,围绕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常规等,通过读书交流、问题研讨,促进新教师胜任力培养;二是骨干教师发展学院,基于发展目标开展自我规划、对标找差,促进骨干教师教学力提升;三是名特教师种子班,围绕教学主张提炼,开展自我反思、同伴碰撞、导师引领,促进名优教师研究力提升;四是经验教师导师团,通过师徒结对、经验推广,促进中老年教师辐射力提升;五是特长教师培养计划,通过特长开发、定制培养,促进教师特色力提升;六是全员教师大教研,通过实施“先研、合研、展研、导研、后研”的“五研”工作流程,倡导“线上教研、群组教研、场景教研”的泛在教研方式,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力发展。
据统计,目前平江教育集团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江苏省正高级教师1名,高级职称教师13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名,市首届教育领军人才1名,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市名教师3人,市学科带头人和“双十佳”21人,姑苏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53人。
质量强基
培养德能兼备、身心俱健的大成学生
质量是发展之基。我们所理解的质量,体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德能兼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的知识能力。“身心俱健”就是培养学生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具有积极向上的成长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集团以“自主学习者”培养为目标,推进课程改革。
一是开展“自主品格养成”教育,我们开展的“家庭小当家”“学校小主人”“社会小公民”的“三小”教育,引导学生在家要学会自我服务,从整理自己房间入手,参与家务劳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要学会自我管理,能够积极参与班级自治和校务自治,如卫生包干、绿化认养、室场管理、活动组织等;在社会要学会自我担当,能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在活动中认识和处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自主学习者培养的课堂范型建构,实施“大问题驱动”,强调设计思维,将零散、静态的知识通过重组、整合,设计成能够驱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大问题”,提升问题的思维容量,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突出“自组织学习”,强调主体思维,给予学生“慢想”和“深思”的空间。学生能够采用适合的方式“自己学”,而不是被老师“赶着学”。倡导“高互动合作”,强调交往思维,通过小组“合学”、全班“展学”,充分呈现学习成果,引发交流碰撞,产生课堂“交响”,促进深度合作。
三是推进“自主实践素养”发展。开展“缤纷六节”活动,在集团层面开展阅读、体育、艺术、科技、数学、英语等学科节,引导学生感受学科魅力,发展学科素养。加强社团建设,推进“精彩百团”,打造平江实验学校艺术品牌、分校七彩课程、大儒昆曲特色、桃坞木刻年画等精品社团。实施项目课程,开发大成殿“古城保护展示馆”和长元学斋“江南文化传习馆”的教育功能,利用平江街区丰富的人文资源,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化学习,了解、体验、宣传古城保护理念,感悟古城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管理硬核
建设五育并举、文化共生的大成学校
管理是发展之“核”,集团把“管理硬核”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完善现代学校治理制度,实现集团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各校文化共生、持续发展。
一是立标赋能,促进优质发展。集团编印《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管理手册》,引导各成员学校对标达标。聚焦教育发展热点、难点、堵点,集团实施项目化管理,打破学校与科层界限,实现学校管理从科层制到扁平化的转变,提高现代学校治理水平。集团实行“教学七认真”的联动管理,成员校统一“教学七认真”的检查标准、量表和频次,以此带动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一体共进。
二是扬长补短,促进均衡发展。集团全面调研各校的优势学科、薄弱学科,将优势学科的优质师资调配至相应学科薄弱的学校。集团发挥资源优势,助力各校优质课程的共享、品牌特色的发展。平江实验学校的仪式课程、平江实验学校分校的非遗课程、大儒中心小学校的昆曲课程、桃坞中心小学校的苏作课程等,都在集团得到共享。
三是减负增效,促进绿色发展。集团通过课程共建、活动联办、团队互助等,减少各校之间重复劳动、低效劳动,碰撞教育智慧。集团通过跨校结对,组成校际间师徒关系,解决小规模学校缺乏学科领军教师的困难;通过联合教研,组建各学科共同体,提升对小规模学校的专业引领;通过月度巡访,深入一线、关注常态,及时帮助学校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教学督导,把脉诊断,促进教与学的改进。组建集团特聘专家团,深入各校听课指导,促进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近一年来,平江教育集团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论坛苏州论坛的现场作了集团化办学的专题汇报接待广东、贵州、浙江、江苏等地考察团,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杂志发表集团化办学成果。我们将乘着姑苏教育改革的东风,构建集团化办学的平江范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