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底下种碧螺 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举办

发布:2020-11-28 14:35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大树底下种碧螺

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举办

11月20日下午,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苏州城市推介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举办。此次大会由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支持举办。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振一,苏州市政协主席周伟强,苏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市政府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各县市、区党委,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太仓港口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市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了大会。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有关领导,以及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等16个相关部门领导受邀来到了对接说明会现场。此外,还有来自沪苏两地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金融、产业等各界嘉宾代表300余人。院士、院长、校长、行长、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共谋沪苏合作,共创协作双赢。

长三角一体化苏州赴上海对接说明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先后致辞。尔后举办的苏州城市推介会上,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介绍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沪苏合作情况。

许昆林在致辞中说:长期以来,苏州的发展得益于紧邻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得益于上海的辐射带动。今年以来,苏州始终坚持学习上海、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积极承接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和“五个中心”建设溢出效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的亲自倡议下,苏沪两城共同启动了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形成了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机制,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有力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这次活动上,沪苏双方集中签署了多达90个专项合作协议和项目合作协议,包括平台经济项目12个,科技合作项目9个,产业合作项目19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公共服务项目11个,文旅与金融项目11个,政府合作项目11个,示范区建设项目12个。通过这些优质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在推动沪苏两地在科技协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管以及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共同开启沪苏合作新篇章。

城市推介会上,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新浩等嘉宾代表围绕深化沪苏多领域合作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六五四三二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始终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主要成绩可以概括为“六五四三二一”。

六是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六位;五是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2亿元,拥有A股上市公司120家,均位居第五;四是指进出口总额3191亿美元,位居第四;三是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6万亿元,位居第三;二是指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26家,并列全国第二;一是指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地级市第一,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82岁,位居第一。同时,苏州下辖的昆山稳居全国百强县第一,苏州工业园区连续四年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名列第一。

以创新为墨,以实干为笔

 

如今的苏州,正以创新为墨、以实干为笔,历久而弥新,精心描绘一幅幅蓬勃向上的发展新篇。

苏州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活力四射。苏州持续稳固产业基石,建有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涵盖了41个行业大类中的35类。拥有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苏州始终崇尚创新发展,建成了姑苏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创新载体,国内外产学研联合体超过20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势头强劲,产值占比超过20%,其中生物医药“一号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苏州的开放格局包容并进,焕然一新。苏州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和3个一类口岸,是全国开放载体数量最多、功能最优、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获批设立的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与中新、两岸、中德、中日合作等载体共同成为苏州新的开放名片。截至目前,已连续8次当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15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投资项目超400个。可谓是“朋友圈”遍及世界,已与全球57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苏州的文化传承欣欣向荣,兼收并蓄。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人文荟萃,过去是“状元之乡”,如今又是“院士之城”。苏州拥有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并获得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9座苏州园林和大运河苏州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昆曲、古琴等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全域“满堂红”。

苏州的营商环境日臻完善,机遇无限。先后被世界银行、《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和“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连续4年获评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苏州正精心塑造“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首创发布了“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致力在服务效率上对标最先进、在要素供给上保障最体贴。苏州还在全力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着力吸引更多国内外人才来苏创业发展。

“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日趋复杂的国际宏观环境,苏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各项任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自二季度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有力回升、稳定向好,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4%,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达到20%;1~10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5%。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海的辐射引领。

正是基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让苏州“在大树底下种好了碧螺春”。多年来,苏州一直处在“学习上海”“接轨上海”的最前沿,是长三角中与上海联系最为紧密的城市。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苏州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更加靠前服务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全力推动与上海对接融合、协同发展,发挥“沪苏”同城效应,奋力描绘“主峰高耸、次峰烘托”的壮丽画卷。

 

两城变“同城”,往来如“串门”

 

两城变“同城”,往来如“串门”,是苏沪推动基础设施融合对接的期盼与目标。苏州扎实推动交通互联,缩短了沪苏协同发展的空间距离,经过多年努力,两地轨道线网日趋密集。

苏州北站扩建后,将牵手上海虹桥枢纽 ,共同承担长三角客运中心功能。

沪苏通铁路一期工程已于今年全线运行,苏州轨交S1线、10号线将分别与上海轨交11号线、17号线实现对接。

两地快速路网日趋通畅,崧泽大道—锦淀公路、城北路—岳鹿路等省际断头路建成通车。本月初,正式贯通的东航路—康力大道工程,将青浦到吴江的交通时间,由40分钟缩短到5分钟。两地航运水网日趋完善,今年太仓港与上海港合作开通“太申快航”驳运支线,补齐了两港水上驳运的最后一块短板。苏州还将继续深化与上海港对接合作,努力把太仓港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干线港。

 

产业互联,优势互补

 

苏州扎实推动产业互补,释放了沪苏协同发展的经济红利。通过两地携手合作,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正成为沪苏产业协同的生动写照。

两地产业链合作更为深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期天工程师”到浦东开发开放,长期以来,沪苏在人才、技术和资本等方面交流互动十分紧密。近年来,苏州对接上海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持续强化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配套,与上海协同发展、错位发展。

两地创新资源流通更为高效。积极投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G60科创走廊建设,科创、人才、政策等对接持续深化,与上海实现科技创新券通兑通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等一批龙头型“大院大所”相继投用。两地产业园区联系更为紧密。“上海张江?张家港飞地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了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

 

从友城到同城,从接轨到融合

 

通过扎实推动合作互动,增进了沪苏协同发展的情感交融。当下,沪苏市民间的往来更加密切,区域优质生活圈的美好蓝图加速呈现。两地公共服务对接实现新突破。“长三角旅游友城卡”功能不断完善,上海游客乘上“旅游直通车”就能到苏州休闲度假。苏州还通过组建“长三角高中名校发展联盟”,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集团化办学。苏州与上海间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也实现了直接刷卡结算。

两地城市联动管理取得新进展,全面开通了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已开办30项企业服务事项和23项个人服务事项。在长三角率先落实公积金互认互查,与上海探索开展公积金异地冲还贷试点。

疫情防控期间,苏州主动与上海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控实现“无缝对接”。

两地生态环境互保形成了新共识,与上海共同编制长三角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等方案,建立长三角示范区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苏州积极打造长三角治气样板,与上海实现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深化了与上海、浙江三地流域水环境协调交流机制,省际边界联合河(湖)长制治水经验入选中组部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