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塘实小:文化寻根把根留住

发布:2019-02-27 13:04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阳澄湖畔,是
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 学校以吴文化传承教育
为办学特色,面向全体学生,亮化特色建设品牌,让“吴文化”
的典雅与精致沉积在了这方热土上。
2019 年 2 月 18 日, 苏州中小学的孩子们陆续来到学校
开始了他们新的学期,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的一群孩
子却显得比别人忙碌得多。 他们是该校非遗兴趣班的,昆曲、
评弹、木刻年画、船拳和书画是该校开设的 6 门非遗课程,称
为“六艺”。 长长的寒假终于结束,孩子们早已按耐不住想要
重拾他们的技艺。
就是通过这种“从娃娃抓起”的方法建立起的传承体系,
昆曲、评弹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建立完整的传承
体系。 苏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
量众多,而目前都得到完善的传承和保护,可以说从中小学
就开始的传承体系功不可没。 “身怀绝活”孩子们向大家展示
了悠扬的昆曲,精美的木刻,甜糯的评弹.....他们表演无不散
发着吴文化的独特韵味, 更展现出创新与发展交融的现代
美。
吴文化传承在跨塘实验小学落地生根,花开有声。 多年
来学校对吴文化传承已从侧重特长生的培养逐步转向普惠
教育,即学校开设的所有校队课程及“快乐 30 分”课程惠及跨
小的每个孩子,学校将“苏式六艺”与音体美学科的整合,注重
吴文化技艺方面的体验和传承;吴文化大主题活动与国家基
础课程整合,注重文化层面的传承,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
多渠道深切感知吴文化。
多年来,学校扎实开展吴文化特色研究,整合、构建涵盖
“融雅”“融慧”“融秀”“融美”课程的至雅课程体系,并借助苏
州市教科院《基于“苏艺文化”传承的儿童体验课程统整的实
践研究》规范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同时,借助融合课程、30 分行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等
吴文化精品课程的打造,开发吴文化物型课程,编写吴文化系
列教材,开辟独具吴文化特色的主题区域,以环境育人、文化
润校,将滋养吴文化精神的视角伸展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之中,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知吴文化,吴地传统文化在校园得
以传承发展。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