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乡村” 北太湖畔双向奔赴 “乡·约绘”苏州市青年画家基层写生创作展开幕
发布:2025-02-28 19:55 来源:长三角时讯

近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迎来了文化与艺术的一次璀璨交汇——“乡·约绘”苏州市青年画家基层写生创作展暨开幕式在此地隆重举行。此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携手苏州市文艺之家、苏州市美术家协会、苏州市相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望亭镇人民政府以及稻美术馆共同承办,旨在通过艺术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展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代价值。
活动当天,望亭镇内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爱好者、乡村建设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的开启。展览场地——稻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与浓厚的乡村气息,为参展作品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展示平台。美术馆内,一幅幅生动的写生作品错落有致地悬挂于墙面,它们不仅是对苏州乡村风光的艺术再现,更是青年画家们对这片土地深情厚谊的真挚表达。
本次创作展共展出138件精选写生作品,这些作品取材广泛,覆盖了苏州8个涉农板块的8个典型村庄,包括张家港市乐余镇红星村的宁静祥和、常熟市海虞镇铜官山村的古朴韵味、太仓市浮桥镇方桥村的渔歌唱晚、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的田园风光、吴江区横扇街道新湖村的碧水蓝天、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的绿意盎然、相城区望亭镇项路村的稻香四溢,以及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的生态宜居。每一件作品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乡村的灵动与美好,展现了苏州乡村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参展作者阵容强大,涵盖了苏州市美术家协会的创作骨干成员、“文艺两新”(即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组织)中的杰出画家,以及在苏州各高校就读的艺术专业大学生。他们的参与,不仅为展览带来了多元化的艺术视角和创新思维,更彰显了青年艺术家群体对乡村文化的关注与热爱。通过他们的画笔,乡村的每一处细节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深刻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开幕式上,有一个别开生面的作品捐赠仪式。8个写生村庄的代表——相城区望亭镇项路村党委书记戈仁祺,与参与写生的艺术家代表、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江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钱兆峰一同登台,共同完成了这一意义非凡的捐赠仪式。捐赠的作品不仅是对乡村美好记忆的永久留存,更是艺术与乡村深度融合的生动见证。这些作品将被永久收藏于稻美术馆,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增添一抹亮丽的艺术色彩。
此外,开幕式上还宣布——“北太湖大学生写生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联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分批次组织大学生深入吴门望亭运河公园、御亭路、稻美术馆及太湖沿线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写生创作活动。通过这一平台,大学生们将有机会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用他们的画笔记录下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笑容。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将进一步推动艺术与乡村的互动与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鲜的文化血液和创意活力,而且将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宝贵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艺术才能,加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随着开幕式的圆满落幕,这场艺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正式拉开了序幕。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青年艺术家们对乡村的深厚情感和艺术追求,更彰显了艺术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艺术,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新时代的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动能。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乡·约绘”苏州市青年画家基层写生创作展能够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吸引更多青年艺术家走进乡村,用他们的生花妙笔记录下乡村的美好瞬间和感人故事。同时,我们也希望艺术能够成为连接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桥梁,通过美学实践提升村民的精神生活品质,让“画布上的乡愁”转化为“现实中的乡韵”,让乡村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
文 / 方倩丽 摄 / 朱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