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数字赛道 聚焦四大产业 2022苏州“新年第一会”聚焦创新集群,“十四五”投入将超千亿元
聚焦创新集群,工业大市苏州新年再出发。“十四五”时期,苏州将动态投入超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以支持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1月5日,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召开,以“新年第一会”的昂扬姿态,动员苏州全市上下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推动产业经济向创新经济跃升、产业大市向创新强市迈进,全力打造全国“创新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出席会议并讲话。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庆文主持会议并作具体部署。
瞄准数字赛道
聚焦四大产业
2021年,苏州高质量发展成效令人瞩目,为建设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3800亿美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苏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产值达到3.8万亿元,集聚了一大批重大创新企业、重大人才团队和重大科技载体平台。全年,苏州支持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财政资金累计超过20亿元,完成项目10634个。
会上,《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正式发布。作为202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思路,推出20条重点举措。苏州将瞄准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重点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支持创新集群发展。
苏州目标到2025年,全市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评价入库15000家,新增科技上市企业100家以上;集聚不少于10名国际一流战略科技人才,新增外国高端人才4000人,累计引进市级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000人、顶尖和重大创新团队50个;累计建成100家示范智能工厂、2000个示范智能车间,在数字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
曹路宝:苏州制造如舟乘风,数字经济如风鼓帆
为什么苏州在开年之际高调提出打造“创新集群”?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对大会主题和召开背景作了生动阐释:“数字经济时代是当下抓发展的大背景,产业是苏州最大的优势和长板,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集群是推动创新的组织形态。全力推进创新集群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苏州牢记‘国之大者’,扛起使命担当的战略抉择,是苏州抢占新赛道主赛道、补齐数字经济短板的重要举措,是锻造制造业长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曹路宝指出,要通过建设创新集群,真正实现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变、苏州速度向苏州质量转变、苏州产品向苏州品牌转变,努力把苏州产业的长板拉得更长、把规模做得更大、把竞争力提得更优、与本地经济结合得更紧,真正实现“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让创新“链”出精彩,让产业“链”向未来。
创新集群苏州路径:递进生成+创造性生成
建设创新集群,苏州路径何在?曹路宝指出,创新集群本质上是知识的跨界融合,建设创新集群,就要让创新资源集聚更有浓度、产学研融合更有深度、知识叠加交换更有宽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有力度。创新集群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成路径: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完善创新链,是产业集群递进生成;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赋能产业链,是零产业基础的创造性生成。
他形象地比喻说,苏州制造如乘风之舟,数字经济如鼓风之帆,创新潮起大船开,集群成势波浪宽,托载着苏州制造的大船破浪前行、又稳又快。
曹路宝指出,苏州将坚持递进生成和创造性生成并举,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以苏州特质创新文化为纽带,通过优化高品质创新生态,依托高效能创新网络,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机构,发挥高能级创新主体的核心作用,不断提升集群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释放数字技术对创新集群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为使各类创新要素更有效聚合,苏州将聚焦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发力,强化创新型企业在创新集群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人才团队在创新集群中的关键作用,增强研发机构在创新集群中的策源功能,壮大高校在创新集群中的支撑力量,突出金融在创新集群中的活水作用,致力于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相互作用、产生聚合效应。
就政府层面而言,为建设创新集群,苏州各级政府将当好总体方案的“规划师”、创新生态的“护林员”、主动服务的“店小二”,打破思维定势、经验束缚、路径依赖,勇挑创新集群发展的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