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执法服务平台 创新基层治理机制 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城市管理执法服务工作探究
发布:2025-05-29 16:15 来源:长三角时讯

近日,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与无锡市城管局联合组成课题小组,围绕无锡新安街道拓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推进“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就其动因、解决的核心问题及有效推进路径展开专题调研。
新安街道位于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南部,辖区面积 22 平方公里,以居民小区和科技园区为主。2024年,街道大力开展“联合执法进小区”“联合服务进园区”工作,推动城市管理执法服务下沉,积极探索小区法治化治理与园区精准化服务新模式。
调研发现,新安街道在社会治理领域成效显著。通过打造“小区党支部+”“园区党群驿站+”等“红色阵地”,抓住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关键,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借助多部门联合执法,攻克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创新“联合服务进园区”模式,为区域治理和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新思路,切实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其实施路径与经验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动力引擎”
新安街道扎实推进“一小区一支部一阵地”建设,在16 个社区成立27个小区党支部,吸纳572名楼道长(居民小组长)、130名党员中心户,构建社区治理核心力量。依托“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延伸治理触角,筑牢基层治理“微堡垒”。
在居民小区,党支部整合网格员、警格员、社工等多方力量,完善党员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制度,扩充志愿服务队与先锋突击队。鼓励党员开展“微志愿”,为居民创造“微幸福”,落实民生实事。通过“幸福敲门”行动、“香樟茶水间”“逢五说事” 等渠道,广泛征集社情民意,形成需求清单,逐一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同时,联动园区党群服务驿站、业委会、物业公司及社会力量,聚焦治理短板,整合资源形成治理项目,创新园区治理模式。推行“主事联办”议事模式,打造“‘菱’里议事、楼谈红治”等特色平台,将社会治理关口从社区延伸至小区。一年多来,小区党支部牵头工作站开展30余场协商议事会,推动助老餐厅建设、电梯加装、步道新建等一批民生项目落地。
在科技园区,街道着力打造“红邻益家湖湾善治”太湖湾科创城园区社区共治圈,打破属地社区、园区载体、市场主体等业态壁垒,以党建凝聚人心、智慧与力量,为太湖湾科创城发展注入“红色动能”。启用青年公社、软件园集宿区等园区公寓党群服务驿站,将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链空间等优质载体纳入“红邻共享空间”地图,实现太科园内18个人才共享空间共建共享,夯实园区治理基础。
小区党支部与园区党群服务驿站精准对接居民和企业需求,整合资源、组织力量、落实服务,成为社区与园区治理的核心支柱,充分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法治支撑,打出联合执法“协同组合拳”
新安街道以“联合执法进小区”为突破口,由城管部门牵头,联合住建、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及社居委,因地制宜设立 4 个小区联合执法工作站,实现辖区联合执法全覆盖。建立“日常值班、快速反应、逐级处置”常态化运行机制,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公开程序,通过多方联动高效处置问题,使工作站成为打击违法行为的前沿阵地。
工作站通过设立固定咨询日、服务日和执法服务公示栏,及时收集群众诉求,面对面答疑解惑,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同时,借助基层党建平台开展法律服务与法治宣传,提升居民法律素养与文明意识,发挥法治理念“宣传站”作用。
自成立以来,联合执法工作站成效显著。城管部门联合多单位拆除地下车库私搭乱建、清理楼道堆放杂物、制止破坏绿化行为,累计化解40余起矛盾纠纷,通过快速反应机制依法处置19件问题,经联席会议协商解决 7 件。此外,工作站积极开展20余次宣传活动,创新治理方式。例如,针对小区毁绿问题,不仅依法处罚,更联合社区倡导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动员园艺爱好者认领绿地,打造“红园花香邻里坊”共享花园,广受居民好评。
新安街道通过“联合执法进小区”模式,织密矛盾纠纷 “联动防范、调解、处置”网络,构建集巡查排查、矛盾调处等功能于一体的治理机制,将法治思维融入基层治理,提升居民法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为基层社会治理筑牢法治根基。
服务创新,探索园区治理“特色范式”
新安街道与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区域重叠,拥有20余个科技园区、约5000家科技企业,是无锡市科创与产业高地。然而,社区与园区治理主体独立,在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沟通不畅、问题处理不及时等难题。针对这些痛点,街道打破体制壁垒,参照“联合执法进小区”模式,创新推出“联合服务进园区”基层治理模式。
街道整合园区、社区及多职能单位力量,在国营软件园、民营北邮国昊科技园设立“联合服务进园区”工作站,在民营海尔品冠科技公园开展“共建共管共享”试点。强化法治服务意识,发挥城管部门牵头协调作用,通过议事协商等机制,解决园区企业环评审批、电动车充电、油烟治理等堵点难点问题,拓展园区与社区“共治圈”,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联合服务进园区”工作站运行以来,召开6次议事协调会议,解决软件园福寿螺清理、景观改造等12项企业诉求,获得高度认可。以海冠智谷科技公园为例,街道与企业共建共管,经2次协商,推动人车分流道路建设、河道修缮、设施增设等工程,将其打造为设施齐全的开放式公园,成为企业员工与社区居民共享的“美丽家园”。
新安街道的实践表明,以需求为导向、立足区域特色、服务企业发展,创新治理理念与机制,加强联动协作,能够推动社会治理从“管控”向“共治”、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治理”转变。唯有将创新融入治理全过程,方能构建现代化、可持续的基层治理体系。
(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