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志愿者的抗疫日记

发布:2022-02-27 14:55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文/殷礽

 

1

“叮铃铃……”2月14日凌晨1点,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唤醒了睡梦中的我,我迷迷糊糊地接通电话,“你好,今天早上5点请你准时参加社区抗疫工作!”春节期间,七天长假值了3天班打消了出行计划,还准备在元宵之后,来一次短途旅行弥补一下平淡的春节,但这通电话让我隐隐感到疫情的严重性。我迅速浏览了一下手机信息,苏州4人呈阳性,随之铺天盖地的信息砸得我脑门子嗡嗡发疼——这一定是场硬仗!

为了保持白天的精神,我立即关灯睡觉,用意念让自己马上进入梦乡。天蒙蒙亮,卫生间的洗漱声惊醒了我。开灯一看时间,凌晨4点一刻。我知道老父亲一定也接到了抗疫通知。我一个激灵,赶紧起床。两人草草喝了一碗白粥,随之互道两声保重、简单几句交流,立刻奔赴各自分配的社区参加抗疫工作。曾经的我,依靠在父亲怀中,现在的我,自己也该尽一份责任与使命。

天幕还蒙着黑纱,社区里已排满黑压压的人群,在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待着核酸检测。我今天的任务是穿上“大白”的衣服,配合医护人员录入身份信息,协助核酸检测顺利开展。

我一直觉得苏州是风水宝地,疫情离我们很远。三位寻宋的“上海人”,帮大苏州好好宣传了一把。仅仅只是一夜的工夫,苏州生病了,一夜之间就像是回到了2020年的那场疫情之中。那一年,我还是一名未毕业的大学生。记得也是春节期间,写在脑门里最多的词,就是归家和团圆。多少离家游子整理着行李回家看看,而一场悄无声息的“疫”战,半途拦截,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慌失措,也有不少家庭陷入了绝望的“泥团”。这个春节没有了祝福,也没有走亲访友,大街上看不见车来人往,整个华夏大地都陷入了沉寂。

突发的疫情,一时间没有那么多的志愿者, 作为一名“小萌新”,我瞒着整日奔波在抗疫一线的父亲,义无反顾地来到社区志愿者报名点。

“我志愿,我报名!”我戴上口罩,走出了家门,勇敢地参加志愿登记。

在社区里,登记的小姐姐愕然地看了我一下,好像在说:“你行吗?你家人同意吗?”

“我长大了!我的事,我做主!”我大声说。我要做一颗抗疫的螺丝钉,我要把一个个“新冠病毒”钉死在墙上,我要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

一个个不眠之夜,我拿起体温枪对行人进行着记录,跟随着社区的大哥哥小姐姐一起登记外地人员返苏信息,我和他们深入一线,作为“最后一米”的工作者,为街道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今天,我身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此时此刻,我已忘记了昔日那蹦蹦跳跳的孩子气,有危险可以躲到老爸老妈身后。可是,此刻起我已长大成人,作为一名红色管家的志愿者,我必须承担更多责任。早上六点多,所住社区的社工也给我打了个电话,让我吩咐老母亲去通知整幢楼的居民参加核酸检测。我想到微信群里有人写的抗疫打油诗:党员加团员/一家三口子/志愿报名去/战疫仨社区/上阵父子兵/外带娃儿妈/你我齐参与/病毒定趴下。这精彩的打油诗说的不就是我们家吗?

今天,我是如此之近地与医护人员互相配合工作。他们是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逆行而上的战士,此时此刻的“小白们”就是最为可爱的天使。我们一直忙碌到下午2点才开饭,中间没有上过一次卫生间。尽管早餐和午餐的时间隔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大家在中途都忘记了饥饿,但没有人有怨言、有牢骚,只有赶紧把采集工作做完,只有把采样赶紧送出去检测,这是大家一致的信念。

这一天,大街小巷没有了情人节的浪漫,小区的健身园没有了孩子们的欢笑声,街道的道路也没有了车辆疾驰的喧闹。疫情之下的苏州人放下了约会、放下了聚集,转为一通含情脉脉的视频电话,转为对爱人做好防护、保障安全的祝福。爱是理解,是支持,是信任,是承担,在疫情之下的爱情微视频,是那么高尚纯洁,令无数人为之动容点赞。

 

2

闹铃每天凌晨4点多,雷打不动地响起。这仿佛就是一个集结号的声音。苏州城区的志愿者在火速地集结,随后江苏“十二太保”在火速支援。江苏因为疫情显得格外地团结,中国人因为疫情也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精神!

疫情期间,我也看到了同事们的另一面,平时感觉弱不禁风的欢姐,喜欢化妆的仙女晴,都变成了铿锵玫瑰。瘦小的欢姐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如“巨人”,素颜上班的晴姐原来也这么漂亮;平时沉默寡言的明哥、时骂骂咧咧的周叔……他们都像是换了一个人,明哥为居民解答着相关疑问,此刻是如此地能说会道,周叔一改火爆脾气,尽心尽责地完成消杀工作。特别是欢姐在不能准时回家的日子里,6岁的女儿一直问着欢姐去哪里了?欢姐舍小家顾大家,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妈妈,打怪兽了。”一场疫情,让多少人不眠,让多少人操碎了心,我们在感叹着医护人员的辛苦,也必须感谢全苏州人民在后方托举着加油鼓劲,前方才会有扛着必胜的信心!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针对年纪不便的老人,我们协助医护人员上门取样。不必知晓我们的名字,因为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只是做着该做的事情。因为我的年轻,团队里倒是有了乐趣,先前同事打招呼的方式是“早上好”,因为我这个年轻人的加入,都变成“比心”。连日加班加点地坚守抗疫一线,让很多人略显疲惫。今天在扫楼的时候,我一不小心一个趔趄,磕在了上楼的阶梯,同行的小姐姐无比心疼地问,“要不要紧?”

我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忍住疼痛淡淡地说,“没事,我能挺住。”

傍晚,拖着沉重的身躯,行动缓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一刻,苏州的街巷小区相比平日格外冷清,而当我们走进每一个社区的居委会都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24小时都有人轮番坚守,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

现场流调,疫点消毒,采样送检……所有的社工人员都忙碌在一线,放弃假期、加班加点,不顾安危,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开展抗疫工作。当大家还在家中,还在自我隔离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在社区第一线,穿行在楼栋之间,与群众走得最近,贴得最紧,他们无条件地配合着社区的工作。作为一名社工,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感悟到抗疫情、人心齐,在核酸结束时,有奶茶店送来了奶茶,暖哭了社工。此时此刻,我们都有一颗玻璃心,易感动,短短一句问候,暖暖一声:“辛苦了”,都是让我们感动的良药。

一轮、二轮、三轮、四轮、五轮……这一轮轮核酸检测,不只是凝聚着江苏经验,也凝聚着打赢“疫”战的民族自信心。“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散装的江苏”,在这一刻勠力同心,“苏”战速决!

 

3

我所处的街道小区也因为这场抗疫战火了一把。2月18日,苏州胜浦街道一管控小区整栋楼居民连夜转运集中隔离,小区物业和周边居民看到后,隔空为隔离居民“打气加油”。离开小区前,物业工作人员通过广播说:“11 幢业主加油,物业与全体业主等你们回来,我们共同抗击疫情,加油!”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速度最有力举措将疫情牢牢控制。情人节当晚的短短一夜,所有人停下了手头的一切工作,早上五点不到,我跑向放着防护服的储物间,从抽屉中拿出所需物品,和同事们搬动桌椅,连接好设备,把公建房拼成临时防疫核酸监测点,为苏州疫情防控保卫战,默默无闻地做着基础工作。苏州告急,但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苏州人民众志成城,曾经受过非典保护的孩子们都已长大了,都成了报答的天使!他们留下了“奔赴前线,不要报酬”八个字后,女生剪掉长发,男生吃住社区。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一往无前地向新冠疫情发起全面冲锋,不胜不休,让初心在‘疫’线闪光!

“待到疫情之后,在人潮汹涌里,我想四处走走,去见想见的人……”歌声温婉,但意志坚定,我看到了镜子前的自己,徒然成长了好几岁。

草长莺飞,已是繁花盛景;春暖花开,世界大同。苏州的疫情,跨过一个一个艰难的关口,就能闯出一片一片新的天地。正如无论冬天如何寒冷春天都会到来一样,我们终将赢得春天的胜利,就像街道依旧会回到曾经的车水马龙,喧闹的商场依旧会欢声笑语,学校也会很快传来朗朗书声……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