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课改中国行公益师训会在苏州举办
发布:2023-11-29 09:50 来源:长三角时讯

近日,2023年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苏州姑苏)公益师训会暨“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重构”观摩研讨会在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平江实验学校成功举办。
苏州市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副主任唐丽艳阐述了此次活动的价值意义,指出姑苏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持续深化教育改革。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杰介绍了近年来苏州教育的发展态势。她表示,“素养表现”是落实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有效实践,能够真正让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根,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关系”是“素养表现”的重要保证。只有真正构建“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素养”才能真实“表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得到发展。
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储召生表示,“课改中国行”一端连着教师,一端连着课改,是中国教师报“零距离贴近教师”办报理念的行动诠释。平江教育集团在姑苏区教体文旅委的关心支持下,积极践行“润泽童年,大成未来”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大道至成”的教育品牌,集团各校凝心聚力,培根铸魂,守正创新,集团办学水平获得长足发展。相信此次活动中各位专家和名师们的案例呈现、方法解读,定能给老师们更多的启发、思考。
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张俊平从“重新定义课堂”“重新定义教师角色”两方面为老师们解答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理解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重构,鼓励老师们让学生的学习自由、自然、自在地发生。
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金一民作了题为《指向培养自主学习者的教学关系重构》的主题报告。金校长指出:“教学关系重构”旨在从传统的“要素说”到现代的“关系论”,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关系,突出教学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发挥整体育人的作用,回归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目的。
上海平凉路第三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郑小燕作了题为《教育新样态,融合视域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索》的主题报告。郑校长指出在新课标下教育者需要重新发现教育,让学科与学科跨界,让课堂与世界相连,实现真实的深度学习,推动学生的自我创造。
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谭莉莉作了题为《数据赋能: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行为改进》的主题报告。谭校长分享了以数据为支撑的可视化的课程及实施的技术和管理路径。她指出,当前人工智能、ChatGTP正在开启一场比工业革命的发展速度更快、颠覆性更强的社会变革,这些新技术重塑着人类的交流和学习方式,也重塑着教育系统的结构和体系。
郑州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书记、校长牛保华作了题为《从知识走向素养,“教学练评”赋能教学》的主题报告。牛校长阐述了文化绿城小学以大单元教学为抓手,优化教学练评全链条,从而让课堂呈现出精准简约的风貌,让学生实现思维和素养的进阶,更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绿洲。
无锡市东林小学教导主任蒋可菡作了题为《基于“素养表现型教学”的教学改革实践》的主题报告。蒋主任分享了东林小学在素养表现教学方面的探索、实践和突破。她指出“素养表现型”教学强调教学的情境化、任务化和活动化,关注的是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提升。
课例分享
语文教学专场
苏州市大儒实验小学校徐悦、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潘琪、苏州市吴江区教研室徐国荣分别执教了《雾在哪里》《赵州桥》与《好的故事》。三位老师紧扣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在活动中建构学科知识,在“做事”中发展核心素养。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许红琴指出,三位老师都基于“素养表现型教学与教学关系重构”这一主题,对如何重构师生关系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她强调,要通过重构师生关系,最终实现育人目标的转变,只有学生自主地学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数学教学专场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王静、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吴晶、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陈六一分别执教了《间隔排列》《数字里的信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位老师始终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引导学生在发现信息、探寻规律、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数学思维。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晓萍从新课标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落实以及课程核心内容教学设计应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两方面进行了点评。她指出三位老师都在课堂中就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做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尝试。教师坚持儿童立场,遵循儿童学习规律,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提升思维能力,在旧知与新知的转化中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本次教学改革推进观摩会通过主题发言、专家报告、课堂展示与专家点评,从重构教学关系入手,探索了“素养表现型”教学对培养自主学习者的价值意义。活动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既是一次关于自主学习者培养探索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同时也更好地引领了区域教师对新课标开展持续性研究,为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范本。
平实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