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欢颜
发布:2025-10-13 19:32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马雪莲
人世间那么多的树种,除了身边一些常见的果木外,那些大自然的馈赠,与我而言多是陌生的。所以,当孩子爸说出“栎树”这个词时,我实在傻傻地分不清是“栗树”,还是“栎树”。踌躇之际,我将探寻答案的目光,投向了在树下住了大半辈子的小爷(小叔)。
此时,刚忙完农活的小爷正坐下树下歇脚,语气笃定得像带着岁月的沉淀:“这是栗树!”这棵树大半时光都枝繁叶茂,早已成为村子的灵魂。即便是在溽热难耐的夏末,靠近它,那股沁人心脾的清爽便会如轻柔的微风般扑面而来,仿佛这棵树是大自然恩赐给村子的清凉使者,为这片土地带来慰藉。
这棵栗树,就长在婆婆家门前,宛如一位看透岁月的守望者,静静伫立在村口,与小爷的屋子相依偎。不知道是屋子守着树,还是树守着屋子。这些年,婆婆和公公多数时间跟我们在江南生活,而小爷与小娘,却始终如一地坚守在这棵树下,陪着村子朝朝暮暮,见证着周遭的旧貌换新颜。
前些日子,婆婆和公公要回铜陵老家,我与孩子爸也请了年假,一同踏上归乡之路,打算呆上几天就接他们回江南。
归乡与亲人相见,分外亲热。往昔的记忆如汹涌的潮水扑面而来,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自然而然地在交谈中缓缓铺展。聊着聊着,孩子爸忽然说要给栗树拍张照,当是这次回乡的特别纪念。人到中年,有些身不由己的琐事,像极了纠缠不休的藤蔓,紧紧缠绕着我们。即便请了年假,电话依旧响个不停,琐碎的心事在心头盘桓不去,操持不完,在忙碌与疲惫中,愈发怀念老家的清静。
我趁机向小爷打听这棵树的来历。小爷陷入回忆,目光中透着温情,他用一口浓浓的乡音说道:是二爷(二叔)当年亲手种下的,就在成耀(孩子爸)出生的前一年。我细细掐一算,嗯,这棵树已经在村里守望了五十三年。
时光,就在不经意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半个世纪过了,树越发挺拔伟岸。孩子爸凝视着这棵树,声音里满是感慨:“小时候,每到夏天最热的时候,全家人都是会搬张小桌子到树下,再支起一张简易的床。吃完晚饭,便在这儿乘凉。妈妈手中的蒲扇轻轻摇啊摇,从夜幕四合摇到晨曦微露,那丝丝凉风,伴随着妈妈轻柔的哼唱,仿佛为我编织了一个甜蜜的梦境,而我总能一夜无梦,睡得格外香甜。”
可如今呢?每次从江南回老家的前一晚,他总是辗转反侧,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乡的期许。这些年,这种感觉愈发强烈,他不止一次喃喃自语:“等老了,退休了,一定要回老家长住。种上半亩菜地,在村子里走走熟悉的小道,晚上伴着墙角的虫鸣入眠……”他曾不止一遍重复着。
夏日的风,轻吻着栗树的枝叶,发出沙沙的低语,仿佛在轻声回应他的话语,娓娓诉说着岁月的悠悠故事。那声音,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在空气中缓缓流淌,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我摸着树的纹理,顺着枝干向上望,妄图寻到不一样的景致。透过浓密的枝丫,我看到了一个不大的鸟窝就藏在其间。孩子说可能是喜鹊的,喜鹊总挑又高又密的树搭窝,既安全又能看风景。鸟儿尚且如此,人亦依然。
婆婆家门口,有一方很大很大的池塘。曾经,这方池塘是村里人的生命之源,生活用水皆取自于此。公公年轻时,曾不顾安危先后救过本村的三个孩子,如今,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痕迹。池塘里,水滋养着满池的荷花,“莲叶何田田”,层层叠叠的荷叶,似一把把绿伞,将碧波荡漾的塘水温柔遮蔽。荷花与莲蓬在微风中轻舞,宛如仙子聚会,散发着缕缕清幽的香气,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一抹诗意的画卷。
公公兄弟四人,曾经住在一个大院子,后来分家后都门对门居住。如今,大爷(大伯)、二爷(二伯)已相继离世,大娘(大婶)搬去了镇上。老家只有二娘(二婶),以及小爷小娘。前几年,小爷家的孩子在镇上购置了新房让他们住,他们总说村里住着舒心,一日三餐在村里,只有到了晚上才和小娘回到镇上住。洗衣做饭、喂鸡养鸭,事事做的惬意自在。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农耕生活过成了一首质朴的田园诗,宁静而美好。每次回老家,婆婆家门口永远都是干干净净,那是小爷帮忙扫的;菜地里种满了时令瓜果蔬菜,冬瓜、南瓜结得硕大,那是小娘帮忙种得。他们守着老家这片土地,让人心生敬意。
故乡的好不仅落在眼里,还藏在更深的舌尖上。婆婆家屋后,有一片茂密的小树林,有柿子树、枣树,还有一片小竹园。这几年,柿子和枣子结得越发少了,以至于在吃枣子的季节却没吃上老家的枣子,心生遗憾,而小竹林却长得愈发茂盛。腊肉烧笋子真是一道人间美味,腊肉的香与笋子的鲜嫩,巧妙融合,相得益彰。这道菜,也成了我们春节回来最期待的一道美味。当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品尝着这道充满家乡味道的菜肴,亲情也在这一刻变得活色生香。
有滋有味的一天是从老家的“大饺子”开始的。一个一个金灿灿的,像及了电视剧里的“大元宝”。这,也是孩子每次回老家心心念念的早点。大饺子的外皮是早稻米磨的粉,馅料有韭菜、鸡蛋和干子等,经过滚烫的油炸,色泽焦黄,脆而不腻。是江南小吃品味不到的美感。
这次回老家,竟发现镇上的老街焕然一新:路面“白改黑”铺了柏油,曾经的脏乱差不见了;新建了不少停车场,不在为找不到停车位而苦恼;路边也没有流动小贩,车辆也停放得井然有序,整个镇子透着一股清爽干净。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到了老家!
平日里,大家各自忙碌在不同的地方,但只要回到老家,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聚到小爷家门前,围坐在那棵栗树下——仿佛这棵树早已成为彼此心底心照不宣的约定,将散落各地的牵挂紧紧聚拢在一起,让亲情在这片土地上温暖延续。如今这棵栗树,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亦是我们心灵的寄托,承载着我们对老家的深深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每当想起,分外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