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里的苏州未来

发布:2021-01-14 13:13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数字里的苏州未来

数字经济是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数字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抉择。当前,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社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推动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率先建成数字化引领标杆城市,以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发展,苏州,未来可期。

新年第一会:数字赋能城市

 

2021年1月4日,苏州市“新年第一会”——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大会发布了《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解读了《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打造让数字为苏州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 率先将苏州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成为驱动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苏州市政府印发的《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了未来三年苏州的发展思路,制定“12345”数字化转型推进策略:1是聚力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争当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城市标杆;2是聚焦汇聚全球顶尖数字创新资源,聚焦营造国际一流数字创新生态,争当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城市标杆;3是全面推进“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打造全国政府数字治理的城市标杆;4是主攻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要素化,争当全国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城市标杆;5是坚持数字创新引领,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府、数字安全五大新高地,放大数字化发展新优势,争当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标杆。

《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总体目标指出:到2023年,苏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以上,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累计拥有量达到7000件以上,PCT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以上,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数字科创中心、数字智造中心和数字文旅中心,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先导区、数字开放创新区和数字政府样板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在颁布的《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从2021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苏州市110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到2022年,完成苏州大市范围5G基站全覆盖;到2023年,累计建成省、市级示范智能车间1000个以及省、市级示范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100个。

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要做好聚集文章。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强调,要集聚全球一流创新资源,关键技术攻坚突破,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数字技术融合性应用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建设创新服务平台载体,建设一批高端创新载体,深化协作建设一批科研机构、服务平台。要强化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养,进一步加大人才招引、培养、服务力度,到2023年引进支持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项目累计160个左右,形成1至2个数字经济领域高端人才集聚区。

“今年的新年第一会也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一会,选择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这个主题,标志着苏州选择了一条最富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的发展之路。”许昆林表示。从今天起,苏州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做热心服务数字经济的金牌“店小二”,苏州每一处城乡都要成为数字化发展的最优“试验场”,打造永远在线的“数字苏州”。

沪苏异曲同“攻”数字化宏构

 

和苏州的“新年第一会”同时发生的,还有什么重要事件?毫无疑问,是苏州的“老大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龙头城市上海,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

2021年首个工作日,一项事关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磅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根据《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整体看,《意见》从深刻认识转型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坚持整体性转变、坚持全方位赋能、坚持革命性重塑、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15条举措。《意见》指出,作为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具有复杂且系统的特征,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治理各方面情形交织、错综复杂,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子,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意见》在总体要求部分明确,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率先探索新经验,用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难题;率先应用新技术,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广阔市场空间;率先转换新动能,用数据要素配置链接全球资源、大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创造人民城市数字化美好生活体验,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扎实基础。

在具体实现路径上,《意见》提出三个坚持,即:坚持整体性转变、坚持全方位赋能、坚持革命性重塑。

坚持整体性转变方面,要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其中提出,要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提升,实现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推动三大领域相互协同、互为促进,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坚持全方位赋能方面,要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意见》表示,要加快构筑数据新要素体系、数字新技术体系和城市数字新底座,充分释放数字化蕴含的巨大能量,以数字维度全方位赋能城市迭代进化、加速创新。

坚持革命性重塑方面,要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以全面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各领域全方面的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生态构建,创造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

为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意见》特别提出要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动态调整和供需匹配,通过数字化转型,将各领域堵点难点转化为发展亮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格局。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到2025年,要实现以下具体目标:上海数字化基础设施国际一流,数字经济全国领先,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功能完善,建成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数字生活成为新风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活服务生态,形成人人享有更具品质、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新范式。治理能力全面跃升,数字规则更加完备,数据要素高效流动,形成引领全国的超大城市数字治理新模式。

通读这份意见,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具有复杂且系统的特征,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治理各方面情形交织、错综复杂,在中国所有大城市中,已经到了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子的时机了。

上海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打造一些便民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绝不仅仅是做几个智慧医院、数字校园就完了,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包括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以数据流动牵引资金、人才、技术、知识等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建立跨地域科技资源的协作网络;同时,还提出了聚焦类脑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重点领域,与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功能型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城市数字化创新策源能力。

这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数字化基础设施国际一流,数字经济全国领先,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功能完善,建成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以及,到2035年,上海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上海的数字转型,框架拉得很大,放在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当前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去观察,去思考。2019年,上海互联网相关业务收入增速高达39%,居全国第一,也占据了全国60%的金融信息服务市场、70%的O2O生活服务市场。在这场产业互联网、新经济的浪潮中,上海的步伐已经领先。喜马拉雅、拼多多、小红书、途虎养车、哔哩哔哩……一大批数字经济正在上海迅猛崛起,上海正被节节生长的数字经济公司环绕,此外,上海还有一群像商汤科技这样的AI赛道独角兽企业。

数字里的底气,奋力前行未来有期

 

从去年底开始,苏州连续围绕“数字经济”开始布局: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市政府秘书长为召集人的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召开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工作专题会议……

发展数字经济,苏州的优势和短板都很明显:制造业基础强大,但高校和研究院所资源不足。苏州必须牢牢把握产业数字化的大趋势,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力培育新动能。

苏州和上海这两个紧挨着的城市,不约而同选择了数字经济作为战略焦点。但是细品一下,各有侧重,可谓异曲而同工。苏州对数字经济的关注点,在产业布局,在产业转型。上海对数字经济,则侧重应用,在城市转型。

苏州在数字经济上的布局,有一些很“落地”的目标和数字,引发了媒体圈的不少关注和解读。其中提到,2019年,苏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3300亿元,2023年,要达到6000亿元,这意味着在总共4年时间里,要翻将近一番。

另一个数字是3000,即到2023年,与数字经济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3000家。第三个数字是1850亿,即到2023年,苏州5G及相关产业产值要达到1850亿元,进而成为这座制造业中心城市又一根崭新的经济支柱。第四个数字是850亿,即到2023年,苏州集成电路产业链集群产值要突破850亿元,这意味着苏州将基本建立各细分领域相对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集群。在此之前,2019年,苏州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15.94亿元,位列全国第五。第五个,其实是一组数字,是100万、20万、50万,即针对苏州将开展的市级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培育与评选工作,对获评的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获评的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则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如果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获评省级,苏州将奖励相关企业最高50万元。第六个数字,是60亿,即规模达60亿元的苏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改基金在大会期间揭牌,是由市本级、各县级市、区和工业园区、高新区共同出资设立的战略性、政策性基金,基金,基金将为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注入优质“资本活水”,助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苏州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数字”,就是苏州数字经济宏构的底气。今日的苏州,正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数字科创中心、数字智造中心和数字文旅中心;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先导区、数字开放创新区和数字政府样板区,正式有了这样的底气,才让人深信不疑,在不远的未来,苏州必将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正是苏州可期的前进方向。苏州GDP总量是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600多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6万元,仅次于北京和上海。2019年苏州人均GDP为17.89万元,约合2.55万美元,超过了捷克、葡萄牙和中国台湾。

面向“数字化发展”,国家层面已经作出部署,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未来5年的举国战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