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觅美食
发布:2024-06-14 14:11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叶正亭
2000年,苏州的吴县市一分为二,一半叫吴中区,另一半叫相城区。为啥叫相城?明明出名的湘城麻饼,那里有个乡镇叫湘城。其实,这里设区,理应叫相城。这是2500多年前,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城选址铲下第一铲土的地方。我曾为相城区做个形象广告词的方案,就八个字:相土尝水,活力相城。
相城,是江南鱼米之乡的福地,阳澄湖、澄湖都在相城,水面超过40%。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非遗”特产丰富,这里的美食既充满文化,又有鲜明地方特色,让我经常神往。
如果只说相城一道菜,自然是沈周鸡汤碗。吴门画派“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就是相城人。现在阳澄湖镇还有沈周村,老村民都是姓沈。沈周是“江南好人”,人品好,画艺长,他一生就在相城,经常带一些学生水乡写生。有一天下午,沈周的画舟在一条水巷里,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让沈周觉得有点饿了。于是,他命歇了船,与他几位学生一起敲门进屋,里面农家正在做筹,办酒席呢!沈周说,讨杯酒喝。农夫家人十分欢迎,拜请上座。开席了,上桌头道菜就让大画家眼前一亮,是个大汤碗,上面齐整排列六色辅料,红黄绿白黑,色彩鲜艳,刀功了得,厨师行话“刀面”。六种辅材覆盖了汤碗中主要内容——清蒸鸡。沈周问道:“这道菜叫啥?”女主人回话,今天是我60岁生日,我有六个子女,今天是他们给我过生日。这碗菜我们乡下人就叫鸡汤碗,只是上面六种食材,六个孩子说是他们片片孝心。沈周听了这些话,又品尝了这碗菜,觉得非常好吃,也非常感动,“百善孝为先”啊!第二天,沈周画了幅画,亲自送去,祝贺老太六十生日。从此,沈周在家也经常用这道菜招待客人。他的好朋友、苏州状元吴宽吃了这碗菜,也连声称赞,把这道菜作为家宴主菜。由此,这道源自相城的鸡汤碗该定名了,我叫它“沈周鸡汤碗”,也可以叫作“状元鸡汤碗”。
相城觅美食,头牌花旦必是大闸蟹。中国地大物博,哪儿都有大闸蟹,为啥这里的大闸蟹可以称中国之最,螃蟹中的状元蟹吧?外地人卖蟹,都喜欢打出“阳澄湖大闸蟹”的招牌。每年持螯赏菊时,全国大江南北会有几十万大军,赶到相城品尝阳澄湖大闸蟹。那么,阳澄湖大闸蟹究竟美在哪里?其一是生长环境,阳澄湖水深刚好符合螃蟹生长,湖底较硬,生长棕草,螃蟹在湖底运动,等于在打磨,这就构成“青壳、白肚、黄毛、金爪”特点,尤其是蟹肚,玉石般的白。其二是水质,优良的水质养育出来的螃蟹,吃出的蟹肉有点甜。
至于相城人做蟹肴,似无特别,无非就是面拖“六月黄”。西风起,食全蟹。菜馆酒店也会推出几道蟹肴,但好像还是食全蟹为主,人们来到阳澄湖边,也食螃蟹,边赏湖景。食蟹,一人一对,一公一母。够“煞念”的了!
相城经典的鱼米之乡,这里水面辽阔,水产品丰富,他们曾经推出“湖八仙”的概念,我并不十分认同,因为这八种鱼,并非相城特有,缺乏唯一性、独特性。但相城特有的“粉青鱼”,我以为可以大做文章。
相城有黄桥,有2500多年养鱼史。春秋时,范蠡携西施就在这里养鱼,还著书《养鱼经》。黄桥人培育出了青鱼极品——粉青鱼。这鱼需养育四五年,方能成才上桌。鱼秧时,喂食纯豆浆,第二年食菜籽饼和敲碎壳的嫩螺蚬。第三年起只食粗螺蛳,食量很大,第四年,成了大青鱼,身边泛着淡粉色,故得名。一定要10斤以上才捕捞,有个好听的名字:庄基粉青。1957年,当地渔民唐阿土曾抢着两条大粉青到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呢!
相城人做粉青鱼肴,主要有三道,堪称经典。其一是“红烧鱼尾”。其实应该还包括背脊,唯有青鱼,这两个部位的骨刺上包裹着肥美的胶质。苏州人把这道菜叫“红烧划水”。其二,相城人称“蜜汁熏鱼”。将鱼段开片,大油锅里氽,捞起浸入浓油赤酱的卤汁中,苏州人称“爆鱼”。其三,香糟鱼块。用糟卤将鱼块浸两小时,上笼蒸即可。这鱼肴真的是风味独特,最能体现粉青鱼之本味、之鲜美。
今年,相城黄桥的好几家酒店都隆重推出“粉青鱼宴”,为荷餐厅的沈军给我发来了菜单,主要的鱼肴有:粉青鱼狮子头、红烧青龙腩、清蒸鱼圆、鱼肠剑、臂划宏图、粉青春卷、粉青烫豆苗、粉墨登场、粉青粒炒饭等。有的菜名我不沟通,比如擘画宏图、粉墨登场,看得人云里雾里,好的菜名能让人一看明白,吃的是啥?
除粉青鱼外,相城美食之鱼篇,还有很多颇有特色的鱼肴,如:咸肉花鲢头、红烧什锦鱼(杂鱼)、雪菜昂刺鱼、塘鲤鱼炖蛋、鲫鱼塞肉、生姜鲫鱼汤等。
20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