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金钩针进学校 让孩子学习慢下来
发布:2024-11-14 14:19 来源:长三角时讯

金钩针编结技艺被称为“手指上的芭蕾”,是钩针与线交融的优秀传统手工编织艺术。
2011年,钩针编织技艺列入苏州市姑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钩针编织有着古老历史。运用挑针、短针、长针、滑针、吊针等针法技艺,钩织出方、圆、椭圆、六角、八角、多角、菱形、不规则形等千变万化的花样,拼织成片,立体架构,成为一件件精美雅致,具有独特审美风格的精妙作品。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常年浸润于吴文化之中,依托绵延厚重的文化积淀,根植古城情怀,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学校设立金钩针编结工作室,特邀金钩针编结技艺传承人胡月珍老师为平江学子传授非遗技艺。
胡月珍,姑苏区非遗项目“金钩针编结工艺”代表性传承人。2004年将“金钩针G0LD NEEDLE”品牌成功申报国家注册商标。其独创的无痕接线、无痕换针法等钩针技法,成为了苏州第一个拥有国家注册商标的手工编织品牌。
每个周五的学校社团时间,胡月珍老师的钩针艺术都会走进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带领平江学子们探寻“手指芭蕾”的独特魅力。每次上课,金钩针社团的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一个个全神贯注,跟着老师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钩针艺术变幻无穷,看似简单其实难度不小。因此,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是非常有难度的。同学们从起针开始学起,领悟锁针、短针、长针的要点,几节课下来,经过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孩子们的努力,金钩针编结已经慢慢成型了。很多社团同学表示,金钩针编结可以编织各种不同形状的装饰品,他们自己制作的小福袋、小动物非常受同学欢迎,一有作品成型,带到班级里都会被瞬间抢夺一空,还有很多好朋友会向自己订购编结艺术品。
社团胡老师评价说:“在中国传统的女红文化中,编、织、钩、结尤以'钩'变幻无穷而为最难,当然也都是以时间为最大代价。”
在金钩针社团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练就耐心,还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 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今天,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希望这些传统技艺不会被大家所遗忘,仍然能熠熠生辉。
平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