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江 借力“中国制造2025”赋能“苏州制造”品牌打造

发布:2021-01-14 13:24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吴 江

借力“中国制造2025”赋能“苏州制造”品牌打造

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抢抓“中国制造2025”转型机遇,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全力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已累计建成省级示范智能工厂4个、示范智能车间124个,分别占全市36%和28%;建成全国第一家民营企业牵头的国家级创新中心——盛虹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全省第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连续两年获评省“促进制造业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

吴江区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吴江区将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高点定位,用好一体化示范区国家战略平台优势,加压奋进、再攀新高,从率先起跑向加速领跑跨越,在打响“苏州制造”品牌上走在前列。

 

目标引领,转型升级

 

吴江区将坚持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摆在关系当下、决定长远的突出位置,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

细化任务方案。上月市委专题会后第一时间开会动员部署落实,着手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改造转型项目1000个以上,细化分解为智能车间、诊断服务等9大类别。明年,在国家级吴江开发区将率先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全力争创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形成项目化、递进式、全链条的推进机制。

强化政策引导。衔接前两轮三年行动计划,梳理修订现有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基金和“数智贷”,聚焦关键环节实现“精准滴灌”,确保年产业扶持资金不少于3亿元且逐年提升。高效运行全省领先的工业大数据平台,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双管齐下”,充分激发企业主观能动性。

树立标杆示范。发挥恒力、盛虹、亨通等头部企业优势,打造一批智能化数字化应用经典场景,加强经验宣传复制推广,明年建成省市级示范智能工厂3家以上、示范智能车间50个以上。在成功发布铸造、光棒等五个智能车间团体标准基础上,继续引导协会组织和头部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不断增强行业话语权。

 

力抓重点,生态培新

 

吴江区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打好基础、发挥优势,夯实“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坚实根基。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全面实施“企业上云”工程,深化与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等合作共建,对接海尔、浪潮等十大“双跨”平台,培育更多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争创3—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在国家顶级节点上尽快实现突破,打响“工业互联网看吴江”品牌。

打造高端载体平台。高水平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5G产业园、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加快亨通和苏州大学“未来信息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共建步伐,明年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10家,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100名以上。加快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

力推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六个一批”,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推进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力争率先实现5G全覆盖,推动5G、IPv6、工业无线等新技术在企业内网普遍落地。

 

系统布局,产业引领

 

吴江区将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数字+”丰富应用场景。对接即将发布的“苏州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深度参与央行数字货币、中移动5G新基建车路协同等在苏项目建设,打造更多前沿技术应用的吴江场景、吴江模式。依托苏州湾文化中心、阿里体育苏州中心、京东方数字医院等载体以及古镇、丝绸等江南文化资源禀赋,打开数字+产业、+治理、+文旅、+民生等广阔市场。

聚焦“项目+”优化产业结构。聚焦“五大经济”,瞄准央企、“独角兽”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明志科技、博众精工、亿友慧云等为引领,更大力度招引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不断建强智能制造产业链条。

聚焦“协同+”提升创新能级。瞄准国内外尖端资源,探索中德、中日工业4.0创新合作,引进上海、杭州、青岛等先进经验和成熟方案,共建数字经济生态圈。深入推进示范区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与上海114产学研平台、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对接,确保明年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000家,全力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