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看花
发布:2024-07-29 19:21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 / 许青山
见过平川菜花田畴,见过梯田菜花,但没见过高山油菜花的模样。古徽州歙县霞坑镇的许多自然村,依山而建在山腰上,农作物自然栽种在村庄的周围,条形块状的油菜花,融绿树、云雾、村庄、山峦为一体,美不胜收,石潭的美景就是这样。
伴随着石潭游客追花的抖音视频,三月下旬,一个先晴后小雨的春日,心情如小鸟的翅膀,扑楞扑楞地,飞到石潭观赏菜花美景。
从石潭村到下汰观景台的途中,粉红色的桃花、紫色的玉兰花、洁白的李花,处处可见,它们似乎很乖巧地听从山民的吩咐,点缀在道路边、房屋前后、茶园里、观景台周围,游客可以随意取景拍摄。山坡上的主角是油菜花,它卧在群山谷底的农田里,斜躺在山腰上,犹如一块块黄绿相间、层次分明的地毯,色泽金黄,漫山遍野,浓墨重彩,与墨绿的杉树、青冈树、碧绿的茶园,交织成一幅幅美丽清新的画卷。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小路上,游客像忙碌的小蜜蜂,时走时停,移步换景,心情欢畅在视觉盛宴里,陶醉在多彩斑斓中。
山村地势较高,大多的镜头是俯瞰。你可以站在观景台,拍山坡谷底,拍山谷云雾,拍五彩斑斓的长镜;山村空旷,菜花铺满群山头,你可以斜着角度,拍躺在花海白墙黛瓦的山村,拍云雾填满谷底的菜花山峦;山间小路条条相通,你可以边走边看到山脚,仰拍沐浴在春光中的菜花民居亭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地景不同。只要游客有兴致,石潭的视角,立体多维,高低纵横交错,取之不尽。
三月石潭天气,似多愁善感的仙女,时而欢笑,时而感伤;光线时而明快,时而暗淡。不管如何变化,游客不愁,画面中总会带来惊喜。早晨,天空布满霞光,云雾丝丝缕缕,镜头清新安详;空山雨后,山峦如黛,云雾升腾,反而明亮了眼前的金黄;黄昏,山坡夕照,越过村落,明暗交替,层次明显。光线的明暗交织,如同起伏跳动的山峦,深知忽明忽暗中藏有愉悦和美妙。
听人说,春天诸多的花里,海棠属于中式美学,受人青睐,与它相比,油菜花则平凡多了,但平凡中似乎又孕育着不凡之处。一枝、一块油菜花,显然渺小。积少聚多,聚拢成片,人们的眼帘亮了,美感就来了。大众美学从来相信集体的力量,看中贴近百姓的烟火气。百姓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村落的附近,与它同呼吸,共命运,朝夕相伴,生活在一起。石潭的百姓有着自己的眼光,他们相信:辛勤栽种,辛勤培育,总有一天,会改变人们的目光。如今,在华源河流淌不息的岁月里,美好的愿望终于达成,山下的农家乐、山上的民宿,比比皆是,汗水换来了美好乡村,游人如织。
石潭的春光,是游客的宠儿。站在观景台上,望着四周愉悦取景拍照的人们,人景相融,感觉春天真美。突然,手机的同学群里,传来一朵花瓣凋谢的声音。40年前,一位歙县籍同学,貌美如花,与我们相聚在新安江畔,学习、生活。毕业后,先在岩寺从教,后在南京经商,再又辗转宣城华星,与合作伙伴,把一所普通的私立学校,经营得风生水起。三十年同学聚会时,她慷慨解囊,助力同学相聚,给同学们留下了芬芳的记忆。看到这个“春天的惊雷”,同学们纷纷相约,到南京去看同学最后一眼。班长补充道:同学在弥留之际,再三叮嘱我和几位看望的同学,要迟发消息,她想在美好之中,静静离世。同学的网名是英子,惋惜不已的同时,不由想起三月离开尘世的海子,如同窗的殷殷期望,憧憬美好,向往美好,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
没料石潭的愉悦之行,心屏掠过“花”谢的感伤。记得唐朝诗人崔护,曾在《题都城南庄》一诗中触发过“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感慨,想起昔日到达宣城与同窗聊天的美好过往,如今随“花”流逝,只剩下丝丝的默念。其实,生命的过程,总是美好和无奈相随,恰如春天的花开花谢,有如意,也有不尽人意。石潭的菜花遭遇过春寒、风吹、雨打甚至踩踏,但始终在“不尽人意”中去追求如意,追随煦暖阳光,捕捉合适时机,尽情绽放。微风吹拂,我似乎感觉到了同窗叮嘱的用意所在。
岁月是一条长河,每个人的生命是长河中的浪花一朵。瞬间美好值得留念,唯有心存珍惜,才能前行走远。惟愿同窗在春天的逝去中依旧沉湎美好,永远如春花一朵;惟愿人们,珍惜如花生命,心怀美好,博采感人瞬间,诗意成行,绽放华章,温暖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