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苏州AI人才计划申报及补贴政策指南

发布:2025-03-14 19:14    来源:长三角时讯
顶尖人才计划申报
政策措施
顶格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给予3000万元~1亿元项目资助和300万元~1000万元购房补贴。
适用对象
主要支持我市引进的,在产业科创领域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和国际一流水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为苏州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影响、重大突破的国内外顶尖人才。
申报条件
顶尖人才所在领域一般应属于我市重点发展的“1030”产业体系,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且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重要奖项获得者,包括: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图灵奖、拉斯克奖、沃尔夫奖、科学突破奖、未来科学大奖等;
2.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经认定的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不含通讯院士、外籍院士);
3.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或国家科学技术奖第一完成人,同时担任国家级创新平台负责人,并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
4. 近两年在世界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在主流榜单排名前100位或学科排名前50位)、国际著名学术组织等担任学术带头人、首席科学家、讲席教授;在国际一流企业(主要指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科技公司前100强)总部担任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或在其主要研发机构担任研发总监等高级职务;
5. 团队获得用人单位、地方资助经费5000万元以上。顶尖人才申报时来苏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或尚未来苏。来苏后,需在我市全职工作或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每年在苏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领衔创办企业的,占股应不少于20%或为自然人第一大股东,个人货币出资不少于100万元。受聘于企业的,企业支付的年工资薪金应不低于100万元。
申报流程
用人单位向所在地科技或工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由所在地主管部门初审后向市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尽职调查、同行评议后提交审议。
咨询电话
市委组织部人才一处:0512-68617773;
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处(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人才申报):0512-65119071;
市工信局技术创新与人才处(企业人才申报):0512-68616225。
 
重大创新团队“绿色通道”
政策措施
建立重大创新团队“绿色通道”,对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急需紧缺的人才团队,经评估可直接立项或简化评审程序,给予1000万元~3000万元项目资助,团队领军人才和核心成员可享受100万元~200万元购房补贴。
适用对象
主要支持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能够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快速抢占产业制高点的人才团队。
申报条件
1. 团队由领军人才和相关核心成员组成,至少3人以上,引进后可稳定合作3年以上;
2. 团队领军人才及核心成员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且有2年以上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从事研发、管理经历;
3.创业团队的领军人才应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主要股东,主要精力在苏州企业,且在企业实收资本中的现金出资不少于100万元。创新团队应在引才单位担任高管或关键研发项目负责人及以上岗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已到岗工作,税前年薪不低于30万元;
4. 实施的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总投入不少于1亿元,且能够在未来5年实现产业化。
申报流程
该计划网上申报(sst.suzhou.gov.cn/gslj),访问该网站后点击“开始申报”,按系统提示注册登录后进入申报界面,选择对应申报类别,点击“办理”后在线填写项目信息,并上传相应佐证材料。各地申报项目由当地科技部门在网上审查并推荐上报。申报人或申报单位如尚未注册过苏商通平台,请先行注册。
咨询电话
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处:0512-65119071。
 
领军人才计划申报
政策措施
在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中,每年专设100个左右“人工智能专项”名额,特别优秀的可突破学历、来苏州时间等限制,给予100万元~500万元项目资助和100万元~200万元购房补贴。世界知名人工智能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骨干、国际重要奖项获得者,经评估可直接认定。
适用对象
创业领军人才主要支持既通科技又懂市场,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来苏创业,对我市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起到引领促进作用的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主要支持到苏州科技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领衔研发及管理工作,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开展创新研究或技术攻关的领军人才。优先支持40周岁以下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申报条件
创业领军人才:
1. 一般应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位,有丰富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研发、管理经历或自主创业经历;
2.创办企业属于高成长性科技型或现代服务业企业,主导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预期经济效益;
3. 应为企业主要负责人且为主要股东,主要精力在苏州企业,在企业实收资本中的现金出资不少于100万元。
创新领军人才:
1.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有丰富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核心岗位的研发、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经历;
2.企业引进的创新人才应拥有产权明晰的核心技术,在企业担任研发机构主要负责人、关键研发项目主持人及以上职务;高校、科研院所引进的创新人才研究方向应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
3. 人才引进后须全职在苏工作3年以上,用人单位给予人才的税前年薪不低于30万元;
4. 引才单位应具有较好的科技创新基础,且能为引进人才的工作、生活提供充分保障。经顶尖人才举荐的人才,符合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基本条件的,可予以直接认定或进入面试环节。
申报流程
该计划网上申报(sst.suzhou.gov.cn/gslj),访问该网站后点击“开始申报”,按系统提示注册登录后进入申报界面,选择对应申报类别,点击“办理”后在线填写项目信息,并上传相应佐证材料。各地申报项目由当地科技部门在网上审查并推荐上报。申报人或申报单位如尚未注册过苏商通平台,请先行注册。
咨询电话
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处:0512-65119071。
 
重点企业高端人才认定
政策措施
年工资薪金100万元以上的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高端人才,无需评审可直接认定,其中符合“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申报条件的,无需评审可直接认定。
适用对象
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注册经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境内外上市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以上“独角兽”(含培育)企业、“瞪羚”企业、市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创办的企业以及各县级市(区)重点推荐的优秀企业。
申报条件
2024年5月1日起,从苏州大市以外全职新引进的,与用人单位已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在苏州缴纳个税;年工资薪金100万元以上;担任企业高管或技术骨干。
申报流程
企业从苏州大市以外全职新引进人才后,人才工作至少满1个月,次月10日前向所在地工信部门提交材料自主备案。经各地工信部门初审、市工信局复审,按程序提交审议后,完成高端人才认定。认定名单反馈至市科技局,符合“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申报条件的,可直接认定为领军人才。
咨询电话
市工信局技术创新与人才处(高端人才认定):0512-68615536;
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处(领军人才认定):0512-65119071。
 
青年人才购房、租房补贴
政策措施
对人工智能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重点高校全日制硕士及本科生分别给予不低于15万元、10万元、5万元购房补贴或3年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
适用对象
经认定的苏州市人工智能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重点高校(国内“双一流”高校/学科或在QS、THE、U.S.NEWS、ARWU、CWUR榜单排名前200高校)全日制硕士及本科生。
申报条件、申报流程
由各县级市(区)根据实际分别细化并组织实施。
咨询电话
联系部门           咨询电话
苏州市人社局 0512-69820071
                          0512-69820110
张家港市人社局 0512-58171330
常熟市人社局 0512-52805321
太仓市人社局 0512-53568578
昆山市人社局 0512-57394550
吴江区人社局 0512-63950703
吴中区人社局 0512-65208520
相城区人社局 0512-67591831
姑苏区人社局 0512-68723125
苏州工业园区
人才办             0512-66680960
苏州高新区
(虎丘区)人社局 0512-68754038
 
青年人才一次性生活补贴
政策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应届博士、重点高校硕士毕业生,分别给予10万元、3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适用对象
经认定的苏州市人工智能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博士、重点高校(国内“双一流”高校/学科或在QS、THE、U.S.NEWS、ARWU、CWUR榜单排名前200高校)全日制应届硕士。
申报条件
申报时在我市人工智能入库企业连续参保满12个月,从政策发布当月起算(即2025年2月),连续参保首月应当在毕业后1年内。为使该项政策能够尽快惠及青年人才,申报提交时间应不晚于人才在符合条件的企业首次参保后2年内(具体内容以申报通知为准)。
申报流程
由申请人所在企业登录“苏州人才总入口” (rcsz.hrss.suzhou.com.cn)相应模块统一进行申报(因该项政策为新增政策,相应模块正在抓紧开发中,敬请关注)。
咨询电话
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和对外合作处:0512-69820071、0512-69820110。
 
知名重点赛事获奖选手
认定及补贴申请
政策措施
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性知名赛事或国内重点赛事前10名获奖选手来苏州创新创业的,可直接认定为人才分类认定目录的紧缺型人才,享受最高30万元购房补贴或不低于1500元/月的租房补贴。
适用对象
经苏州市认定的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性知名赛事或国内重点赛事前10名获奖选手。
申报条件
1. 人工智能领域国际性知名赛事或国内重点赛事须经我市认定;
2. 在苏州全职创新创业;
3. 申请认定为苏州市人才分类-D类紧缺型人才;
4. 符合我市人才乐居其他申报条件。
申报流程
单位及个人登录“苏州人才总入口”(rcsz.hrss.suzhou.com.cn),点击“项目申报”→“ 普惠政策”→“ 人才乐居”进行申报。
咨询电话
市工信局人工智能发展处(赛事认定):0512-68616239;
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和对外合作处(人才认定及乐居保障):0512-69820119。
 
青年人才驿站申请
政策措施
为来苏州求职面试的青年人才提供单次3天2晚、累计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服务。
适用对象
来苏州求职面试的高校应届毕业生。
申请条件
1. 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2. 应于毕业当年、毕业前一年和毕业后两年内申请,其中在苏州高校大学生毕业离校后方可申请;
3. 非苏州户籍,且在本地无购房记录;
4. 来苏求职面试并提供面试通知书;
5. 各站点可根据本地人才引进需要确定其他申请条件。
申请流程
在“苏青驿站”微信小程序中注册并完善个人信息后,向面试单位所在县级市(区)的人才驿站提出入住申请,审核流程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持小程序内审核通过的信息即可前往驿站办理入住手续。
咨询电话
团市委青年发展部:0512-65203527。
 
博士后相关补贴申请
1、博士后工作站建站资助
政策措施
经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给予60万元建站资助,获批的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予20万元建站资助,鼓励创新实践基地升格为博士后工作站,升格后追加40万元建站资助。
适用对象
成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企业。
申报条件
成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企业,首次引进博士后进站并完成开题。
申报流程
设站单位向所在地人社部门提交申报材料,由所在地人社部门初审后向市级人社部门提出申请。
咨询电话
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博士后工作处):0512-69820576。
2、进站博士后生活补贴
政策措施
对进站的博士后,给予5000元/月的生活补贴,两年内最高可予12万元/人。列入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博士后人员来苏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次性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
适用对象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进站博士后。
申报条件
进站博士后成功开题的可申请第一年度的生活补贴,中期考核合格的可申请第二年度的生活补贴。
申报流程
设站单位向所在地人社部门提交申报材料,由所在地人社部门初审后向市级人社部门提出申请。
咨询电话
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博士后工作处):0512-69820576。
3、出站博士后购房补贴
政策措施
对出站留(来)苏进企业工作的博士后,给予30万元购房补贴。
适用对象
出站后留(来)苏进企业工作的博士后。
申报条件
出站后留(来)苏进企业工作的博士后,3年内购房的,可一次性申请购房补贴。
申报流程
设站单位向所在地人社部门提交申报材料,由所在地人社部门初审后向市级人社部门提出申请。
咨询电话
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博士后工作处):0512-69820576。
 
人工智能企业入库申请
入库流程
由市委人才办、市工信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人工智能企业入库标准,企业向所在地工信部门申请,经所在地工信部门初审、市工信局复审后按季度入库,作为享受相关人才政策的依据。
工作计划
2月底前,确定企业入库标准并启动申报;
3月中旬前,完成县区初审;
3月底前,完成市级复审并入库。
 
咨询电话
市工信局人工智能发展处:0512-68616279;
市委组织部人才一处:0512-68617773。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