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减法”逻辑(四)

发布:2023-09-30 09:59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朱永新
 
4.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新德育课程
新教育实验不仅强调大科学,还强调大人文教育理念,强调两者相结合。我们对大科学概念和大人文概念相结合进行过框架性的思考,认为未来的教育不仅要强调前文所说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更要重视以数学和哲学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这里我们着重谈一下大人文概念之下的人文情怀,我们的新德育课程就意在培养人文情怀,目的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谈到这个主题,我先请大家关注一下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问题。有些朋友可能会认为,碳达峰与碳中和与教育根本搭不上边,甚至与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没有多少关系,何必关注?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这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做出的统一安排。截至2016年6月29日,共有178个缔约方签署了《巴黎协定》。《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2016年4月22日,中国签署《巴黎协定》。同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协定》,成为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之一。
2021年11月13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经过两周的谈判,各缔约方最终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我国明确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什么碳达峰、碳中和如此重要?因为它与气候变化有关。极端天气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影响,为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粮食生产面临威胁,海平面上升使灾难性洪灾的风险不断增加,临海城市和国家面临巨大生存危机,全球生态平衡时刻遭到破坏。仅仅在2021年7月,全世界五大洲同时发生了许多灾难性极端天气。如我国河南郑州突发千年来最强降雨、西伯利亚森林野火、欧洲致命的洪水、北美的高温等。[ 2021年7月,河南郑州突发罕见特大暴雨,7月17—20日,郑州下了以往一年的雨水量,300余人遇难。德国西部和比利时连日暴雨引发洪灾,造成200人死亡,数百人失踪。新西兰西海岸遭遇严重洪灾,暴雨导致河堤溃决,当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印度孟买遭受暴雨袭击,引发山体滑坡,多处建筑物倒塌。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西伯利亚遭遇热浪,引发森林大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气温达到54.4摄氏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因高温造成近500人死亡。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经历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人们只能靠吃红色的仙人掌果实、野树叶甚至蝗虫勉强度日。
2022年夏天,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影响着世界许多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许多国家经历了有史以来持续的高温和最炎热的夏季。
2019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排放差距报告》警告称,如果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20—2030年不能以每年7.6%的水平下降,世界将失去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的机会。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在2005年超越了美国,达到全球第一。2018年,全球新增排放总量有超过1/4来自中国。
改变生活方式是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缩小排放差距的先决条件。基于消费的核算,全球约2/3的排放与私人家庭活动有关。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排放,需要改变更广泛的系统条件和个人行为。
既然排放量的增加是由当代生活方式造成的,大幅减排需要对这些消费和行为模式做出重大改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低碳消费是全民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最直接路径。低碳教育也成为全面提升公众低碳意识的必要路径。要倡导低碳消费,培育低碳消费习惯,强化公众低碳的意识,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朝着低排放、低消耗、自然化、健康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努力。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陈德亮先生介绍说,为了减少碳排放,他所在的瑞典哥德堡大学,很多教授都没有买车。他自己也是每天步行半小时到单位,无论是开会还是上课都是步行,在校园里几乎每天走一到两个小时。学校有一个汽车共享的App(应用程序),谁要用车都可以在App上申请,10多辆车完全解决了教师们的用车问题。他感慨地说:“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需要世界各国科研共同努力,也需要每个老百姓承担起责任,更需要创新治理推动文明进步,实现科学的终极价值。”
2021年5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柏林召开了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在大会上,80个国家的政府承诺到2025年将在其学校课程中大大提高环境教育的比重。的确,如果没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个人的发展又有何意义?我想,我们的新德育需要考虑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小我”转向“大我”。否则,怎么把德育落到实处?我们一直在思考,没有活动,不通过实践,没有参与,是很难真正培养一个人的德性的。新教育实验通过模拟法庭、模拟政协、模拟联合国,通过教育领导力的培养,让一个人有比较好的法治意识,有比较好的协商沟通能力,有比较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
新教育实验的立德树人——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
5.为了个性的张扬——个性教育课程
在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特色课程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大家留意,会发现前面三个“为了”和后面即将讨论的另外一个“为了”,分别对应着生命课程、智识课程、德育课程和艺术课程。这些年,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架构表述为: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求真的智识课程、求善的德育课程、求美的艺术课程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为枝叶。
为什么要有特色课程这样的“枝叶”?
目的是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这个枝叶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为,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好的教育应该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的个性化需要。
为了个性的张扬,未来的课程至少要给学生留下30%~50%的空间去满足个人的需要。但是,如何落实呢?我们教育界的同人很多都知道,北京十一学校在张扬个性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很有口碑。这所学校是1952年创办的,原本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聂荣臻元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华诞为之赐名,所以取名十一学校。学校根据“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的理念,开创个性化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将长板延长,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将其作为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所学校的前校长李希贵先生曾表示,中国人被“短板理论”害了很多年,人该用长处工作和生活。对比高考制度下大家纷纷补齐短板的教育现状,很多家长和老师会对此很感慨。
遗憾的是,中国95%以上的学校不可能像北京十一学校这样开设这么多的特色课程,因为它们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教育资源,根本做不到。因此,新教育实验考虑推进特色课程。一般特色课程通常是教育的点缀,新教育实验推出的特色课程则是希望以人和事的特色为入口,贯穿在生命、智识、德育、艺术的各个课程之中,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潜力,从而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人,让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个家庭也能成为更好的学校、教室和家庭,最终让教育可以“为了个性的张扬”。
150多年前,英国学者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单纯的古典主义教育,对世界各国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减法”思维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路径。
新教育实验的卓越课程——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