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匠意美”主题展开展
发布:2023-11-29 09:53 来源:长三角时讯

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进一步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2023年10月30日至12月1日,苏州市教育局展示全市师生艺术才华的开放式展厅——“金色大厅”,展出了苏州市劳动路实验小学校的“艺匠意美”主题展览。此次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是劳动路实小的朱雀娃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是学校艺术、科创成果碰撞出的创意火花,是学校实践探究姑苏美育的新样态。
为一睹展厅风采,朱雀娃们在展览伊始就迫不及待地参观起了同学们的精美作品。飞机高悬,朱雀娃们抬头仰望,螺旋桨式飞机、喷气式飞机如展翅高飞的雄鹰,承载着他们探索浩瀚宇宙的航天梦,破风飞翔。从南昌号驱逐舰、嘉兴南湖的红船、新青年号护卫舰到苏州舰,孩子们惊奇地赞叹着这些“中国军舰”,民族自豪感在孩子们心中油然而生。风姿秀逸,层层堆叠的北寺塔,檐角飞翘、翠竹葱郁的梧竹幽居亭,蕉影当窗、光影错落的玲珑馆……这些“苏作”手工艺品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参观过程中,朱雀娃们注意到墙上一幅幅生动多彩的绘画,不就是我们色彩斑斓的校园吗!他们兴奋地说着画中学校里的各处园景,讲述着自己精彩的校园生活。下一站朱雀娃们来到了“巧手拼搭”,他们近距离看到一个个零件在手掌中成型,一种种工具在手指下跃动,体会到了思维的无限创意和艺术的无限美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还体验到了数字多媒体设备的神奇之处,感受到了具有亲近感、互动性和仪式感的无边界体验空间。
2023年8月,学校《美的邀请:小学生“语言表达艺术”课程建设》立项江苏省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学校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发展儿童才能,成就儿童梦想”为愿景,践行“仁智弘毅”的学校精神,依托高校课程、师资、基地等成熟资源探索小学生美学启蒙教育,设计并实践“语言表达艺术”特色课程,向儿童发出“美的邀请”,启发儿童获得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儿童提供艺术展示的舞台,让每一位儿童在臻美中留下永恒的童年印记,鲜亮人生底色,也让校园具有儿童般永恒的生命活力。
学校围绕语言表达艺术教育,完成“三纵三横,六园六方”立体式教育场景,建成了沉浸学习的新环境。其中“一方”是约 300 平方米的“至美表播艺创中心”,发挥场馆课程基地作用,打造工坊式实践空间,致力于表演、播音、科技三融合的专业艺术课程教育场室。建成“绘本表演长廊”“科学自然长廊”“交警角色体验长廊”,用开放的空间,打造贴近学生表演实践的空间。学校还建有能容纳约500名观众的“雀星大剧场”,为语言表达艺术课程实施提供展示舞台。
还通过艺术课程实施,培养儿童对美的直觉意识,用美来涵养儿童的视野、举止与心灵。基于“美的邀请”的理念,创设多元特色课程,针对儿童发展的需求,设计了“精彩童画”“亲子服装设计与制作”“手作”“三话表演”“绘本演绎”“小小主持”“稚乐合唱”等艺术启蒙课程,促进美学素养的养成。学科课程凸显“语言表达艺术”,在艺术的美学启蒙教育行动中,将语言表达艺术的活动、实践与交往的理念贯穿,强调用肢体表达,用感官说话,用行为表现,鼓励“人人露露脸”“晒出我的美”,另一方面,也在课程实施中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初步确立,“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校积极探索课程育人模式,在校园艺术生活、艺术展示活动中营造生活化、虚拟化的学习场景,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心灵,陶冶情操,切身体悟,在“语言表达艺术”课程的实施中,让美学启蒙变成儿童的自主构建、自觉认同与自我感化,实现美感与价值观的内化。每年组织艺术节、科技节、儿童才能教育发展评估,给学生提高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将抽象的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变得可学、可乐、可爱,让儿童在“语言表达艺术”艺术的学习中,开展审美活动,认识到美的意义。
此外,学校以课程建设为契机,以“上戏至美教师艺术素养培训中心”为支点,利用上戏师资优势,开展系列研训活动。学校与上戏每年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提升教师“语言表达艺术”课程的实践能力。上戏精心设计教师课程,突出对语言表达艺术课程的重点指导,上戏表播专业的泰斗级人物吴洪林教授、表演系教授王学明等都曾来校指导。在上戏学术支持下,学校还成立了“沉浸式美育·戏剧教育”专业人才研修班。杨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