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举办“当年万里追花季 ——何水法作品展”

发布:2025-03-14 19:21    来源:长三角时讯
2025年3月13日,“当年万里追花季——何水法作品展”于苏州博物馆本馆现代艺术厅开幕,展期至2025年5月28日。
何水法,祖籍绍兴,1946年生于杭州,1978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师从陆抑非。现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浙江省特级专家。他曾对两宋花鸟画做过精深地研究。其工笔花鸟画结构严谨,写实入神;写意则笔墨华滋,浑然天成;没骨画无不尽态极妍,生面别开;用笔苍劲雄健而不失灵动润泽:设色秀丽而兼具典雅;构图则熔现代构成与传统章法于一炉。
此次展览,跨越画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几乎囊括了画家各时期重要的作品,共计展出作品55件。展品中既有半个世纪前刘海粟盛赞、恩师陆抑非先生题款的牡丹写生作品,也有近年第一次面世的大写意新作。雄浑与隽永交融的笔墨,书写着他“当年万里追花季”的喜悦与收获,亦是他艺术人生的回顾。
展序:
“生命力”是何水法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质。他笔下的花鸟不在乎“似与不似”,再现的是生命的情怀和精神力。正如初见他时,无人不被他的率直洒脱所感染,不禁感叹人如其画,画亦如其人,他将流转于传统与当下、艺术与自然之间返璞归真的生命气节落墨笔端,成就了自我的诗化哲学。
何水法早年临宋人花鸟,先画工笔,1978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后在陆抑非的指导下转向写意花鸟创作。由工入写,坚实的写实功底对何水法的大写意创作大有助益。正如齐白石曾说,“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复写生”。先从描摹对象开始,进而转向写意创作,最后再重新回归到对于物象与造化的认知。何水法的创作以写生为基础,喜用亮色,以色代墨,明艳而不失于浮俗,突破了清简淡远的传统文人画审美。随心而为、随性而作,淡化了对于精准写实的执念,追寻着生命与自然和谐统一,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水墨趣味与时代精神的互文之中。
本次展览囊括了何水法各时期的重要作品,跨越了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磅礴巨制与婉约细腻皆可得见。既有半个世纪前刘海粟盛赞、陆抑非题款的牡丹写生作品,也有首次面世的大写意新作。尤其在他近阶段的作品中,对形与意的强调,转移到了更为纯粹地创作与释放中去。他追逐着的节奏感,寻求接近自然本真的状态,完成了对“逸格”的一次次探寻,而画面中所具备的精神性与时代性等特征,又呈现出与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相通的一面。
在一种图式推动另一种图式,一个潮流追赶另一个潮流的当代艺术界,当我们置身于更为开放、广阔的文化场域之中,相比单一标准的艺术创作,应该有着更多的可能与阐释,而对画面雅俗的判断更不应只局限在用色用笔。何水法作品中的自由浪漫,不愿被羁绊、束缚的态度,建构着他所理解的秩序,在这一层意义上他似乎把我们带入到了一个更为纯粹的精神空间——暂且放下对图像和叙事的探讨,置身于单纯的绘画之中,体验精神的自由。“当年万里追花季”的欣喜与收获,穿越时间与空间的能量给他的作品以加持,也成为他艺术与人生的回顾。
苏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