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全球招商大会签约3400亿 奏响开放合作强音
发布:2025-05-14 07:20 来源:长三角时讯
近日,一场高规格的全球招商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大会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这正是“中国机遇”的本质所在。这一机遇,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契机,更是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共享繁荣的诚意之举。
签约3400亿 锚定全球产业新坐标
苏州——这座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引擎之一,以“投资苏州,赢得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招商大会,向全球投资者和创业者伸出了热情的橄榄枝。大会现场,417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高达3415.7亿元,项目覆盖智能装备、生物科技、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全球产业发展的版图上。
德国奥赫尔商用车悬挂系统、佐敦高性能涂料等外资项目的落地,为苏州的高端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奥乐齐苏州总部、林德集团苏南总部等总部经济项目的签约,进一步提升了苏州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江苏苏州基石绿色高端装备产业基金等10个重点基金项目的引入,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此外,苏州市商务局还与10家国际商协会签约,拓宽了国际合作网络,为苏州的开放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在嘉宾分享环节,飞利浦、三菱电机、礼来制药等跨国企业高管通过视频致辞,对苏州的发展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三菱电机执行役社长漆间启表示,苏州已成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地,集团新设立的研发公司将聚焦智能制造,为苏州的产业升级贡献力量。生物梅里埃全球首席执行官伯乐则对“苏州效率”赞不绝口,其血培养瓶工厂提前8个月投产,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苏州速度”。礼来制药执行副总裁伊利亚·尤法透露,企业新增15亿元投资,将创造130个高新技术岗位,为苏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荷兰皇家飞利浦首席执行官贾博瑞盛赞苏州是“由创新精神、产业实力和开放包容铸就的机遇之城”,为全球企业提供了规模化发展与持续创新的广阔空间。
作为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1.9万家外资企业,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1670亿美元。此次全球招商大会在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7国设立分会场,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合作。此外,苏州还将持续引入高端教育、医疗资源,提升外籍人士居住、出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便利化水平,让“投资苏州”成为全球企业的共赢选择。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策源地”,实力跨越彰显发展潜力
苏州的底气,源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产业基础。2024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万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7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二。更令人瞩目的是,苏州已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并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次全球招商大会不仅延续了去年首届大会的成功经验——2024年大会签约367个项目,总投资3735.4亿元,开工率超70%,更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吸引了与去年出席数量持平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国际金融机构和顶尖咨询机构的代表齐聚金鸡湖畔。苏州的这场招商盛会,具有超越城市层面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它展现了中国地方政府在吸引高质量外资、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另一方面,它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市场依然是全球资本布局的重要选择,而苏州作为中国乃至全球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正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缩影。
从德国博世、日本松下等跨国企业持续加码苏州,不仅看中了这里的产业配套和人才储备,更看重其作为“世界工厂”向“全球智造中心”转型的无限潜力。此次大会期间,一批高质量的外资、内资及基金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超过3400亿元,涵盖了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其中,德国奥赫尔商用车悬挂系统项目、美国仕驰汽车核心部件项目等多个重磅项目上台签约,进一步彰显了苏州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大会还举行了重大平台载体授牌仪式,发布了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计划,为苏州与全球伙伴在产业创新、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具体数据看,苏州的招商成效令人瞩目。2024年,苏州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2000个,总投资超85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达51.75亿美元,位居江苏省第一。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具有标杆意义的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以首届全球招商大会签约的德国医药巨头费森尤斯透析器生产线项目为例,该项目总投资7000万美元,预计2026年投产后年产能达1000万只,2029年将实现满产1500万只,年新增产值4亿元,将为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六个一”举措,打造全球投资“最优生态圈”
在全球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政策红利和制度创新成为城市吸引外资的核心竞争力。苏州深谙此道,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突破性举措,构建起“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投资“强磁场”。2024年,苏州在江苏省率先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苏十条”,通过扩大“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范围、深化“免证苏州”改革、推行制造业企业“数据得地”等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发展生态。
此次招商大会上,苏州重点介绍了服务企业的“六个一”举措,进一步彰显了其打造全球投资“最优生态圈”的决心和行动。“一中心”即苏州每个县级市(区)、每个镇(街道)都设立了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企业只需进一扇门,就能办理所有事务,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办理。“一热线”即12345服务热线,24小时不打烊,随时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帮助。“一张卡”即“政策明白卡”,企业一卡在手,就能全面了解各项政策信息,享受政策红利。“高效办成一件事”已涵盖企业和群众高频事项74个,通过多部门联动,实现了多件事一次办,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综合查一次”全面规范了涉企检查行为,建立了免查、少查企业白名单,平时更多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非现场检查,必要的上门检查也采用多部门联合查一次的方式,尽量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换位跑一次”则要求全市干部以服务对象身份办一次业务、走一遍流程,查找堵点难点,今年以来已经解决了超6000个问题,切实提升了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苏州智造”的未来方程式:守正创新,引领产业变革
作为中国“工业第二城”,苏州正全力推动从传统制造基地向“全球智造之城”的跨越。这一转型在2025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上得到了明确体现。会议提出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旨在构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2026年打造四大万亿级产业,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工业总产值冲击5万亿元大关。
苏州的全球招商大会不仅是一场资本与项目的对接会,更是这座城市产业升级战略的集中宣示。这一系列目标的背后,是苏州对全球产业变革趋势的深刻把握和对自身发展路径的清晰规划。苏州经验的核心,在于其精准把握了全球化新阶段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苏州没有放弃在制造业领域的传统优势,而是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产业链效率和附加值,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苏州敏锐捕捉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提前布局,培育了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集群。
在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领域,苏州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成功推出7个大模型和100个工业垂类大模型,以1万P的智算算力赋能全域先进模型落地应用。这种“守正创新”的发展策略,使苏州避免了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中常见的产业断层问题,实现了新旧动能的平稳接续。
从太湖之滨到全球舞台,苏州以全球招商大会为窗口,向世界展现了一幅“开放为帆、创新为舵”的现代化图景。正如大会现场传递的坚定信念: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苏州证明开放合作仍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金钥匙”。站在“全球智造中心”的新起点,苏州的战略定力源于对历史潮流的深刻洞察——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唯有以开放拥抱变革,以创新引领未来,才能在百年变局中开辟发展新境界。当金鸡湖畔的签约笔锋落定,当7个海外分会场的视频连线接通,苏州已向世界发出邀约,以开放创新为帆,共同驶向更具韧性的全球经济新未来。这,就是苏州的信心,也是中国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