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人间烟火里 最愈人心是市集

发布:2020-01-16 20:00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生活多了这些烟火气也就是多了欢声笑语,再多的山珍海味也取代不了这样的其乐融融。生活也在烟火气里升腾出来生命的光彩。
这滚滚的凡尘才是最钩得住你的,俗世里的烟火气才是最治愈人的。在日常生活里川行,在柴米油盐中打转,在嬉笑怒骂里沉浮,我们在这些琐碎里找到生活的温情。
春节,是新一年的起点,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爱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万象,意指宇宙间一切景象,万象更新的美好寓意,是世间一切都显示出新的气象。
过年,不仅是团圆,年味,更是人味。
对于普通人来说,时常要面对生活中那些林林总总的落寞、世态中那些熙熙攘攘的诱惑。很多人曾经有过迷惘和困惑,曾经有过欢笑和失落。在这个繁忙的世界,可能也只有春节能让这所有的一切如梦幻般实现,让漂泊的心开始靠岸,让忙碌的大脑开始放慢节奏。春联、灯笼、饺子林林总总拼凑出了中国特有的新春气象。奔波了一年的世人终于迎来了停歇、迎来了收获、迎来了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团圆、祝福、欢庆从来都是永恒的主题;温暖、明媚、希望……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词汇可能都无法形容春节带给国人的感觉。
对于诗人来说,春节是古代作诗的重要题材。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有头、首、始、大之意,如元首、元旦、元年、元帅、状元等;元日就是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也就是现在的春节,古代也称为元旦,现在则将公历的第一天称为元旦。这就是文化的变迁。
新的便是从未见过的,不凡的。像初生的婴儿降临这个世界,开启一个清明的未受蒙蔽的心灵。是一叶草的萌芽,是一朵花的蓓蕾,是一个新的希望。林清玄说,让我们从扰攘的世界转过身来吧!寻求一次爆开,一个顶点,一种终极的安顿吧。
新年,既是去年奔行的终点站,也是新一轮征程的发起端。我们站在通往未来新的起跑线,都要学会总结和反思昨天的一切,精心谋划今天和明天的蓝图,思索经营未来,播种希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收获成功与幸福。
一元复始,知岁月。一年,是自然界的一次循环。对人而言,一年是必然的流逝。岁月无情,年复一年我们知道了岁月的含义,明白了什么是变迁,什么是无常,也明白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坚守。岁月流逝,是经验、是积累,是成熟稳重,是波澜不起。
万象更新,长精神。“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生机的开始,温暖的开始,是希望的开始,是“新”的开始。过去的种种,暂时清零。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们面对过去说声“再见”,振奋精神,迎接未来。
年是时光的一个里程碑。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时间生长着记忆的年轮,岁月沧桑,风霜把你的人生沉淀成隽永挺拔勇士,为你人生增添了几分豪气。展望未来的征程,那些就要完成的事业、即将到来的机遇、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招手,以神秘的梦幻和无尽的快乐等待着我们。
时间勾勒的线条往往是稀疏的,惟有深入到时光的缝隙里,才能感知其中的韵味与悠长。阳光在温暖中,潜藏了四季的变换流转。江南的时光,春天的芬芳,一直仿佛都在身旁。岁在庚子,莫负时光,努力工作每一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这是最好的时代,万物生长,内里有光,万象更新,不辞既往。时序更迭,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春华秋实。坐看云起且听风,枕水信步把酒欢,回望过去,也许下来年心愿。
当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当初阳的曦晖照耀在地平线上,当清晨的第一声金鸡开始报晓,时间长河进入新篇章、历史迈进新征程。是日元旦,新年伊始,温风和煦,冬阳安暖,览万物之欣荣;开三阳之祥瑞。百福临门常有余,祥云瑞气聚鼠年,新年的钟声,正盘桓在星辰熠熠的夜空,让我们打开窗户,迎接新年钟声的敲响,在飘落着雪花的清芬里,互道一声:
“新年好!鼠年吉祥!”
到葑门,就懂了苏州
 
历经沉浮千万事,方知小巷烟火真。
品得人间好滋味,最愈人心在葑门。
苏州葑门位于苏州城东,初名封门,以封禺山得名。又以周围多水塘,盛产葑(茭白),遂改为葑门。葑门横街是苏州最市井的一条街道,是苏州最温暖治愈的一条街,是弥漫着“人间值得”烟火气息的存在。
不懂苏州人的生活,就来横街。来了,就懂了。
古旧的老街很窄,青石板泛着岁月的光泽,人群拥挤而又充满着生活气息。走一走,停一停,看一看,这种朴素和简单,其实就是幸福,这690米的街道整天熙熙攘攘,绑定了多少人成长的记忆。
街面上摆满了摊位,来往的人穿梭在其中。热腾腾的早点摊是解放这座城市昨夜疲惫最好的地方。凌晨3点就起来开始忙活。“武汉老面馍”的生意真的火得不得了,店铺的老板娘难得间隙时候喘息一下。大家似乎都习惯了每天在这为数不多的几家早餐摊位买早点,价廉又美味,吃不厌的表面是对这条老街深深地眷念。
与此同时,街边两道的小摊也陆陆续续也摆出来了,手艺人、乡农、小贩们边边角角的开始聊起来,在顾客到来之前把商品摆放的整齐有序。这里的生活也即将被打开。
这里提供的瓜果蔬菜都是最新鲜的,空气里飘荡的都是各种食材的香味,这是生活的味道,带着清晨露水的朝气,不比名贵香料却也沁人心脾。
年过耄耋的奶奶半佝偻着腰身,一只手紧紧攥着前面拉着红帆布小推车的老爷爷,一只手拄着拐杖,爷爷步子走得快些,却总与身后人只有半个手臂的距离。可能年轻的时候走得还要再快些,身后的老伴还要小跑几步,但是转了这么几十年的菜市场,默契慢慢变成了习惯。他们走到鱼摊跟前,要条大鱼过年煮来吃,往常这一小车的食物估计够他们吃上小半月,但过年了,人多嘴多,多买点才够儿孙们回来热闹热闹。
明清时候的街景风貌仍然在葑门横街上延续,沿街挂上的大红灯笼让老街生出了不少年味。但就像人们说的,现在的葑门街上,即使不到过年,也天天都有年味。
坐在矮凳上沿街叫卖的小贩,天南地北的杂货菜食,来来往往的忙碌人们,日常的琐碎在这里交织。老字号门前排起长队的人们等着吃一口热气腾腾的油氽团子,咯咯咯的草鸡跳出围笼要往街道上跑,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葑门菜场毫不避讳的将它们纳入进来。
旧时,横街一头城一头镇。周边甪直、唯亭、斜塘的农家人划着小船将货物运过来,各种时令果蔬、一年一度的鸡头米,都在这条街上完成交易。
过去过年人们最忙的是磨水磨粉,自己做汤圆,现在这些过年必不可少自己做来又着实费劲的吃食都可以在菜场买齐全。那时候过年才能吃上的些小东西现在却大多天天能买到了,糖年糕、蛋饺、圆子……这条街好像因为这些食物而天天充满了年味。就是一家豆腐店,也能卖出十来个品种,地方逼兀的早餐店里只有两张桌子,可是丝毫不影响里外三层等饼出锅的人们,南北干货店,米面食品店,卖老棉鞋的,开成衣店的,一家挨着一家,叫人看不过来,也好像因为这些热闹的店铺让老街总有年味。
有人说,解决出门七件事,到葑门就够了,现在看来确是如此。
往来交织的人们在一个个小摊位前逗留,又离开,带来生活的匆忙,带走日子的温情。在这条老街上没有穿旗袍汉服打卡的年轻人,没有网红景点的大名气,可它的热闹却一点不逊色。比起十年前的老街,横街已经宽敞了不少,但是却依然拥挤,挤出了它特有的市井气。
我们现在所见的横街,已经是刚刚整治完成的“新”横街了。横街还是那条横街,“新”是新在,这条街干净有序得多了。原先凌乱挂扯的电线没有了,破了窟窿的遮阳蓬没有了,七翘八裂的道板平整了;占道的退回了门里,脚下也没有乱扔的菜皮,小街中部甚至宽敞到放了几张临时休憩的长椅;现在应急的小消防车可以开得进去了。
被重点改造了的,是葑门菜场——哦不,现在叫横街市集。
想到“市集”二字,你想到了什么?是莎拉布莱曼的《斯卡布罗市集》吗?是那种烟火缭绕的况味、那种百转千回的滋味?
清雅大气的《去姑苏》宋诗楹联、苏式花窗和双进拱门,文化长廊里的“水八仙”、市井人物画,还有新增广播系统中播放的评弹、江南民乐等,从视觉到听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那些五花八门的店、排队买东西的人,那些南来北往的货、讨价还价的声,都还在。苏州人心底最真实最久远最温暖的那抹市井气,还在。
时间不紧不慢,生活不咸不淡。有些如我们所愿,有些离我们的目标甚远。只有葑门横街还是老样子,自在、平凡,满满都是货真价实的苏式布衣生活。
 
囿于双塔市集与厨房
 
《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对菜市场情有独钟,他说过,“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地方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
没想到苏州一个升级改造后的菜场,竟摇身变成网红,成了堪比同德里的热(chi)血(huo)青年朝圣打卡之地。这座菜场,就是现在的双塔市集——我又想起了《斯卡布罗市集》。
四季三餐,买菜做饭,一半至味清欢,一半人间烟火。记忆里的苏州,是被蒙上的胶片滤镜。市声擦过微白的天际,摩擦出叫卖声、搭建声和吐痰声,街头巷弄的家家常常逐渐复苏,熟悉的声音、气味与光线被召回,开始慢慢涌向“家的方向”。
苏州似乎天生就是一座惹人眷恋的城市,烟雨蒙蒙,温温润润,余味清甜,像是飘在风里的柔软羽毛,丝丝缕缕拂过心尖,一如古代文人偏爱把情思寄托在江南岸,每当抒怀时候,都忍不住要感叹一句“风景旧曾谙”。
为了让更多人体味到这种纯粹的往日烟火,今年,姑苏区政府从苏式传统文化出发,对双塔市集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计划,期望以菜场为基础衍生出更多的理想生活场景,找回食物最初的味道,和邻里间的真实纯粹。
整场改造计划由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栏目组负责项目的拍摄和记录。瀚清堂作为此次升级的平面设计团队,也从创新发展中延续文脉,让双塔市集在传统苏式文化的余韵中,存续历史底蕴,再现人文生机。
古代的苏州,曾诞生过一种民间的“商业数字”——苏州码子。它脱胎于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筹,应用在各类私钞与账目上。旧时北洋军阀的人员编码,左领章上刻的也是苏州码子。
双塔LOGO的一大特色,就在于重现了这一逐渐消亡的古老文明。以古代早期的苏州花码作灵感来源,演变成“双塔”的艺术造型,蔓延苏州的风骨与韵味。整体设计凝练古典书法字体的脉络,笔锋苍劲,一气呵成,“市集”二字以红章形式篆刻其间,以恒久的东方魅力,赋予双塔市集独特悠远的江南情思。通过双塔的升级,这一代表着“神秘东方”意义的代码系统又重新为人所知,在平面设计的旅程中,开启了传统与当代衔接的巧妙融合与激烈对撞。在菜场内,“苏州码子”的元素也随处可见,在许多的细节之处体现着苏州的历史与风韵。
改造后的菜场,每个区域都有明显的标识,蔬菜、鲜肉、水产、海鲜、生面、豆制品、卤味等分门别类、各占其位,让人能一眼望到、迅速找到自己想买的东西。每个摊位前都配有一句简短却饱含情感的话语,“所谓乡愁还不是怀念妈妈亲手做的饭菜香味”,“一起逛菜场,从青葱岁月到白发苍苍”……这些暖心的文字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让人逛着逛着,不知不觉就想起了温暖的家。
环境虽然焕然一新,但菜场里的摊主,还是那些熟悉的老面孔,来买菜的,也大多是往来了十几年的老顾客。暂别五个多月,在双塔市集重新开业的第一天,大伙儿都如老友重逢般,亲切地聊着家长里短,细数着菜场内外的变化。
曾经的双塔菜场,最让人惦念的,无疑是那些能让人吃一个月不重样的苏式早餐了。让人欣喜的是,这些早餐老味道,全都回归了。早晨的姑苏原生民坊小食区人头躜动,交织着油花的滋啦声和人们的交谈声。一圈逛下来,填饱了肚子,也慰藉了心灵,平凡日子的活色生香,在这里一览无遗。
从前,人们逛菜场就是很纯粹地买菜和吃早饭。而如今,众多新鲜事物的入驻,让这座双塔市集,展现出了更多面的精彩。
在菜场里喝一杯咖啡,点一杯拿铁,坐在露天的座位,晒一晒冬日暖阳,看一看人来人往,是怎样一种感觉?一家从日本远道而来的MORIHICO咖啡馆,居然开到了“市集”,咖啡与菜场,混搭出既另类又和谐的画面。或许,就在这静坐的片刻,你会发现从前在这里没有发觉的美好景色。
在菜场外,还新开了一家1/9书店,这是姑苏区第一个创新型的24小时书店,也是中国首个建立在社区里的可移动智能零售书店。书店虽小,但纯白的设计和落地的玻璃,使整个空间显得非常通透明亮。买完菜,不急着回家的话,不妨来这里看一会儿书,在步履匆匆间嗅一嗅久违的书香。
当然,双塔市集带给我们的惊喜还远不止这些。未来,这里还将有生活市集、音乐表演等活动,在美食与文化中,尽显苏式生活的美学。曾经,年轻人很少愿意踏入菜场。而如今的双塔市集,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用新事物新元素,吸引了新一代人的到来,自然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最让我喜欢的,是双塔市集入口处一侧挂立的一块木刻字牌如半幅对联,“晚来天欲雪”。真美,在这年之将至的寒冬腊月,大家都盼着雪来的时候。是否也在盼着友人来?为何只有这一句?邀约呢?邀约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呢!至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则藏在了这个市集的每一个角落里。绝妙!
万能青年旅社十分矫情地唱道,“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既是提及了厨房,我便把它改一改,献给惊艳了我的双塔市集罢: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
却囿于双塔、厨房与爱。
 
阊门,私藏了老苏州的烟火气
 
“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这是陆机在《吴趋行》里提到苏州的第一句话。伍子胥象天法地始筑吴都,阊门便是这座城池“气通阊阖”的首门,它见证了苏州城两千五百余年的沧桑变迁。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阊门城楼在这里建而毁,毁而建,几经更迭,眼前的这片残垣断壁都是岁月的痕迹。
顺着这斑驳的痕迹,一起去寻找那仅属于老苏州的记忆。
阊门,在《红楼梦》里不但拥有姓名,曹雪芹还亲自为它创作了slogan: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
“五龙会首,气通阊阖”,千百年来,这里既是人员往来的水陆要冲,也是丝麻茶盐交易的物流重地。阊门一带曾经是全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这里有民国风情的北码头、人文始祖泰伯庙、风景秀丽的五峰园、大隐隐于世的艺圃。
现如今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人们不断地迁移,园区自贸区的建立,苏州的经济中心也在慢慢转移,从一些本地人口中听到的形容,阊门地带是“破烂”之地,而外地人对阊门的印象更是仅限于24小时不打烊的阊门姚记豆浆。
这两千五百余年里,阊门确实有着很大的变化。新阊门,老阊门是有特定的指向的。新阊门,基本上就是石路商业区的代名词,而老阊门,就在这里,原来的公交4路车终点站。
早上六点,阊门就开始喧闹了起来。
从山塘街往正东向西中市走近两百米,即可到达阊门。踩着六点朦朦胧胧的朝阳,朝阊门走去。改建后的阊门共有三门,中为车行道,两侧为人行道。人来车往,它像是一个坚定的守护者,守护着每位远出的人们。
穿过阊门,人声鼎沸,引人注目的是人人皆知的阊门姚记豆浆。听说阊门姚记豆浆闻名于咸豆浆,以前的苏州人都爱极了铺上油渣的咸豆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饮食的变化,咸豆浆慢慢地在消失,但在这——阊门姚记豆浆,就能吃到苏州正宗的咸豆浆。于是,这里成了每个老苏州每早要来吃的早餐店。
一根的油条,一碗咸豆浆,简单的食物,能快速填满你空了一晚的胃。
除了阊门姚记豆浆,这条街上还有几家极为受人欢迎的店。有小笼包、汤面饺、千张包,一应俱全的鼎盛鲜;以酱汁肉名扬苏州的老陆稿鉴;有实惠又好吃苏式面的陆振兴。
重新开业的鼎盛鲜的店铺环境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大家唠着家常,等待着白气腾腾笼屉揭开;卤菜店的伙计操刀快斩,刀起刀落间就斩好了油滋发亮的熟食;面馆内老食客熟络地点上一碗苏式面,品面汤,尝浇头……
或许你会讶异此番川流不息的景象,那绕过西中市主街道,寻一条的小巷穿进去,周遭的车水马龙嘈杂之声便会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里藏着老苏州人的生活百态。
进入小巷,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脚步会自然而然地放慢。细细吸一口气可以嗅到满街金秋十月的桂花香,竖起耳朵能听到火炉里柴火的噼里啪啦声。旧时光里的人和物如同标本一样在这里封存,定格成了独有的生活写照。
在窗户口就能看到正在准备早餐的俩夫妻。早起的爷爷奶奶们,为了得到阳光的宠爱,早早的就把家里的衣服洗好找好地方晾好了。动物们也早早苏醒,有呆呆坐着缓神的小橘猫、站起来有我半身高的阿拉斯加、认真值守任务一动不动的看家犬,这般静谧祥和怕是已经很少看得见了吧。稍过一会,上学的小朋友们和上班的大朋友们也“出没”了,读书的时候觉得最棒的事情就是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结伴上学了,现在上班要是骑自行车花上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到公司,想必也很棒吧!
阳光逐渐明亮,巷子里活动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老人们也搬着凳子坐出来晒起了太阳。从菜市场买完菜回来不忘和街坊邻居聊聊自己买到了什么新鲜的食材,回到家就要开始慢慢准备午餐了。
下一个街角,你永远都不知道会遇到谁。亦或是卖大闸蟹和橘子的小商贩,也有可能是要出门的电动车男生女生,还有可能是聊的热火朝天的奶奶们。巷子里的热闹每天都在上演,但各有不同。每一条巷子都有自己的终点,在通向喧嚣的马路那一刻,戛然而止,只留下记忆的尾声。此时希望时间的年轮停留在此刻,贪婪地想把这般美好都收藏在自己的脑海里。
找个时间,来阊门走一走,你能感受老苏州扑面而来的市井和烟火气息,你会发现苏州这座城市其实远比你想象的还要温柔。生活,庸乱繁杂的事情很多,如果我们拥有发现美好的眼睛,就会发现真正的美好,就藏在这些生活小事中。
因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