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食鸭

发布:2024-01-14 12:48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叶正亭
 
甪,甪直,这个“甪”字,我敢说,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人不认得,读不出。
甪,其实是一种神兽,大名“甪端”,头上长角,只有一只角,人称“独角兽”。甪最大特点是行走快,日行一万八千里。在北京故宫,皇帝的宝座前一般都蹲着一只神兽,据说它随时准备为主人跑腿送信。它是走在时间前面的独角神兽。
甪直,是江南水乡古镇,费孝通题词:神州水乡第一镇。现隶属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之美,我概括为有“三多”。第一是古桥多。甪直古镇究竟有多少古桥?准确地告诉大家,小小一个镇,最多时有七十二座半桥!这“72.5”座古桥,成为甪直最响亮的广告语,桥梁密度可以称“中国之最”,也远远超过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否也可以称是“世界之最”?那么,桥怎么会有半座?原来这72.5座古桥中,有一座古桥名为“界桥”,一桥连着两个镇,即是吴中区的甪直镇和昆山市的南港镇,这座桥的一半是在昆山界内,所以就甪直而言,只能算拥有界桥的半座。这就是甪直拥有72.5座桥的来历。其二是文化古迹多,保圣寺、陆龟蒙祠、叶圣陶纪念馆、沈宅、箫宅、万盛米行、王韬纪念馆、梅花墅......,最出名的当然是保圣寺。“中国罗汉两堂半”,一堂在苏州东山紫金庵,半堂就在甪直保圣寺。保圣罗汉现存罗汉九尊,据说是杨惠之作品。杨惠之,中国的塑圣。传说他是吴道子的学生,是草圣张旭的师兄弟。那些罗汉神光闪耀、形貌如生。要感恩蔡元培等人的力保,半堂罗汉得以保留。其三是名人多,陆龟蒙、王韬、叶圣陶......,最出名的当数陆龟蒙。陆龟蒙,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是一位真隐士,彻底放弃仕途官场,告别荣华富贵,享受“林泉高雅式”的隐居生活。他是甪直的文心、诗眼。
陆龟蒙在甪直,参加农田劳作,撰写农书《耒耜经》,写诗作词,著有《吴兴实录》四十卷、《松陵集》十卷、《笠泽丛书》八十余篇。汇总本《松陵》《笠泽》两书,共计652篇,总成一部《甫里先生文集》。除此之外,陆龟蒙有个特殊爱好,就是养鸭、玩鸭、食鸭。他自养鸭子数百只,分别有用途:勇者为斗鸭(甪直至今留有斗鸭池)、美者为逗鸭,用于观赏,而一般长相平平,且无勇妩媚者便烹饪食用。陆龟蒙喜欢用家宴款待文友,并亲自下厨,研发鸭膳,还真创作了几道名菜,均以“甫里”命名,流传至今。
“甫里”为甪直地名,陆龟蒙深爱甪直,便以“甫里”先生自称。
甫里鸭羹。这道精美的名客菜,其实是陆龟蒙夫妇共同创制的 。头功应该给陆夫人蒋氏。陆经常和皮日休、曹松等文友小聚,以酒佐诗,何以佐酒?自是鸭膳。这几位大文人吃鸭是行家,但真要让他们杀鸭时,一个个躲得远远的,所谓“君子远庖厨”。那怎么办?只能家庭主妇上了,苏州人称“家主婆”。陆夫人蒋氏,性格爽朗,也善饮善吟。她不仅仅能养鸭,会杀鸭,还和先生一起研究、研发鸭膳。她告诉先生,一只鸭,唯鸭之胸脯肉最肥美。她又道,鸭之内脏,如鸭肠、鸭胗肝等都是好东西,弃之可惜。于是,陆龟蒙夫妇俩共同研发,隆重推出甫里鸭羹。具体做法:将鸭胸脯肉和部分鸭内脏,都切成丁。增加鲜度加火腿丁,增加色度加白果。同煮,用老鸭汤。起锅前适量勾芡、极薄。乡下人家自然用大汤碗上桌。文人家宴,则须各客,改用青花瓷小盅,便显文气。苏州菜、文化菜,就得讲究,器皿是重要环节。
甫里鸭。甫里鸭羹是细巧的美肴,宜用小盅,宜各客上桌。而甫里鸭则为整鸭汤菜,宜为大砂锅,颇有气势。选三斤左右老鸭,宰后褪毛不开膛,但要去除内脏。洗净内腔,在鸭肚子里塞进一只鸽子,在鸽子肚里塞进一只鹌鹑(从前用麻雀),雀肚里还要塞进一个蛋,塞不进鸡蛋,就塞鸽蛋。用大火宽汤煮,大火转文火,苏州人称“笃”,文火出细活,起码四小时。汤里要放火腿块,还可放入水乡特有的水面筋塞肉。还可放入肉圆和鸽蛋。鸽蛋娇嫩,宜另煮、剥壳。砂锅停滚后滑入。闷十分钟即可。吃这道菜,先一人一碗汤,一个肉圆、一个鸽蛋。这道汤菜,其实应该叫“三套鸭”,因为是陆龟蒙首创的,我们便尊称为“甫里鸭”。苏州不少菜典都与文化名人有关。因为文化,得以传承。
甪直出酱油,最好的头道酱油称“母油”,用母油烧的一款红烧汤鸭,便是母油鸭。选用整只光鸭,过油(整鸭在大油锅里过三分钟)用砂锅、大汤煮。满锅通红、浓油赤酱。煮透后,浇入葱油。选用京葱、切断、油锅里炸得金黄。葱油加入,给母油鸭增香。待母鸭吃得七七八八后,砂锅撤下,下点面条,倒入砂锅,服务员可以吆喝:母油鸭汤面来哉!须知,这碗母油鸭汤面已列为:苏州十碗面之一。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