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木版年画:何时飞入百姓家

发布:2021-11-16 22:01    来源:新民晚报社区版·长三角

桃花坞真是一个好名字,有诗情有画意,在心理上还有着昂然的春意。唐人杜荀鹤曾作《桃花河》诗,宋范成大《阊门泛槎》诗亦有“桃坞论今昔”之句。明代大才子唐寅置桃花坞别墅,四周种桃树数亩,取名为“桃花庵”,寅亦自号“桃花庵主”,作《桃花庵歌》。

桃花坞还是工艺美术领域的一个好IP,中国五大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以及苏州桃花坞,杨柳青和桃花坞从名字上就充满了文艺的气息。

目前所知“年画”一词最早出现在清道光时期李光庭著《乡言解颐》“新年十事”词条中。在清代早期以前,年画有了,但并没有“年画”的叫法。宋时,民间多称年画作“画儿”或“纸画儿”。

冯骥才先生对中国民间年画有着极高的赞誉,他说,“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不仅由于它题材广博,手法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他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若论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

清代,苏州的年画作坊多集中于阊门至桃花坞一带,故得名桃花坞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清雍正、乾隆时期,桃花坞年画进入全盛期,史称“姑苏版”,曾对日本浮世绘版画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多为日本、英国收藏。2006年,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时苏州有五十多家画铺,著名的字号有张星聚、张文聚、魏鸿泰、墨香斋、王荣兴、鸿云阁、吴锦增等。桃花坞年画多为彩色套版兼手工着色,色彩方面以红、黄、蓝、绿、紫等五色为主基调,富有精细秀雅的江南风格。同时,它师承宋代院体画,以写实工笔为主调,辅以没骨法多色套印表现晕化效果,这些艺术成就奠定姑苏版桃花坞木刻年画在中国年画中的重要地位。

制作一幅桃花坞年画并不容易,流程极为繁琐,要经过画稿、刻板、套印三大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里还要细分多个小步骤。首先要设计绘画出具有桃花坞年画特点的画稿,常常会以民俗生活、吉祥喜庆的主题来展现。之后便要清楚地勾出线版稿,再分出填色版稿。然后,选择合适的梨木板刨光沙平,用浆糊薄薄地涂满整个版面,再将稿纸迅速贴上,并且确保稿纸的平整服帖,最重要的是位置不能有误差。

接下来的刻版更是复杂,首先需要用四种刀法,在不同的位置下刀刻线,还要在敲底前在线条着根处复刻一刀。下刀的力度完全不能用语言来教授,只有“发刀准,挑刀狠,铲底轻”“九字诀”,其余全凭自己的经验把握。要用不同刀法剔木版空间、凿平、敲底,然后扦平版底。

然后将分版稿选板、上样、刻制成色版,对比线版和色版是否一致,查漏补缺。而如果需要修改补版,也需要精湛的手艺才能使版面修改后看不出改过的痕迹。再经过看稿、上料、印线版、夹水、摸版、印套版、夹水、验货等步骤才算整个一遍流程。

新时代的中华大地,传统文化复苏,姑苏版年画在国内外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是个明证。但是,包括姑苏版年画在内的非遗文化要真正活起来甚至“火”起来,一是需要跟随乃至推动传统习俗的复兴过程,二是需要迎合当代的社情民俗,在当下人们的生活场景中占有一个位置,三是亟须解决传承和内容创新的问题。

2001年,为抢救保护濒危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苏州工业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引企入校,建立“大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已故)等老师傅,开设年画研修班,遴选有志于从事非遗传承的学生加以培养,如今已形成了四代人的传承格局。此外,学校还把非遗元素融入广告设计、陶艺、服装设计、装饰艺术等多个专业中,在教学中迸发的创意和灵感,回到年画社进行文创产品开发。

提到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年画社前任社长华黎静先生。任社长之前,华先生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任系主任。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是“从不了解到爱上桃花坞”。

刚接手的时候,历史遗留问题很多,人才、资金、体制……能够想象到的困难几乎都遇到了,有的问题似乎还是“死结”。2018年桃花坞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先生身故,年画社的“灵魂人物”没有了,几位年轻的传承人遂担当起了大任。

华先生带领年画社出版了《桃花坞新年画六十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志》两部重要著作,又在2018年举办了“中国苏州首届国际木版年画展”暨“传承创新交流——中国木版年画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引起年画界的极大关注,既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也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最庆幸的是,房志达先生的年画技法也被抢救性地完整整理了出来,汇集成册。《桃花坞新年画六十年》一书填补了一项重要的文献空白,同时入选了2016“中国最美的书”。

在那个研讨会上,华先生和我的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及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见面畅聊中国年画文化之来路与去向,我亦有幸在座。冯先生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院有一个国家级的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为中国木版年画的文化发掘和传承研究做了很大的贡献。冯先生对苏州桃花坞年画有着很高的评价。

“姑苏年画曾是世界认识苏州的迷人窗口,未来将是苏州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在这个意义非凡的背景下总结、挖掘、探讨与弘扬,不仅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将推动年画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与相互认知,为‘一带一路’上各国之间共同的文化繁荣作出新贡献。”冯先生说。

“东门贴鸡、西门贴猫、大门贴武将、二门贴文官、房门贴妇女儿童图、后门贴钟馗,中堂则贴寿星图、福字图、三星高照图,东西厢房贴花卉、书法、山水画……”

源自民间的年画洋溢着质朴的喜气,散发着真挚的情感,是中国百姓精神天地的可视化呈现,勾勒着民间生活的“理想国”。它根植于泥土、活化于生活,最贴近生活的本质和创作者的本真。我国不同地域的年画呈现出不同风格特征和艺术气质,杨柳青的清秀、桃花坞的典雅、朱仙镇的粗犷、凤翔的浪漫……年画丰富着民间创作的智慧宝库,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美、民俗美的多样性,成为不容忽视的民间文化遗产。

著名版画研究专家王树村说,中国年画的显著特征是与民间的社情风俗密切结合,是反映各历史时期世俗民风的一面镜子。进入20世纪,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年画从喜闻乐见的民俗生活,变成不再鲜活的艺术纸本。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痛惜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当某一事物失去了其存在的场景,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根基。剩余的所谓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或许只能在人为的保护之下,才能勉强传承下去,不至于为历史所淘汰,一如某些濒危的保护动物,只有在划定的野生动物园甚至经过人工哺育才能生存下去。

当前,依然有一批如华先生一般的仁人志士,在积极为创造年画的当下性艺术场景而努力,我们希望,这朵古老的民艺之花,能够盛开在千门万户,这只“旧时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