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泣唱杜鹃诗

发布:2025-05-14 19:17    来源:长三角时讯
采录者:周玉福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你信不信?这人要是倒霉啊,喝凉水都塞牙缝,而走起运来,放屁也能点着火。比如唐朝那个李白,因为会写诗,号称斗酒诗百篇,大家都喊他诗仙,喊着喊着,皇帝老儿知道了,就提拔他当了翰林学士,吃香喝辣,好不快活。可是,没过多久,又因为他写诗,写了一首《永王东巡歌》,卷进了皇帝老儿的家务事中,被发配充军夜郎,走到半道,突然遇到皇帝心情好,脑瓜子一热,要大赦天下,他又被释放了,你说好玩不好玩?
更好玩的是,虽然当年李白因写诗红遍了大唐,有钱有势有要面子的人,争着抢着请他去做客、喝酒,借他的名气,使自个更有面子。有一个叫汪伦的员外,为了请李白喝酒,硬是扯谎泾县有百里桃花、万家酒楼把大诗人哄了过去。但是,自从李白吃了皇帝的瘪,不再受皇帝老儿的待见后,那些往日里巴结他有多费劲的人,现在躲他就多用力,躲瘟神一样躲他,屌都不朝他撒尿。“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对面不相识”,说的就是这。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落魄的李白不管怎样也是大诗人,也是曾经吃官饭的人,多少有几个靠得住的朋友,这时候,他想到了玉真公主,这个曾经跟他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便翻山越岭、跨江蹚河来到了公主修道的宣城。
还别说,公主毕竟是公主,即使出家做了道姑,处事风格也和常人大大的不同,见着灰头土脸的李白,她非但没有嫌弃,反倒像捡着宝似的开心,认为这是李白对她的抬举。要我说啊,天下就没有嫌草嫩的牛,何况这李白不仅仅比玉真公主小了近十岁,更何况他还是个文能作诗、武能舞剑的小白脸呢?嘻嘻!
这天,玉真公主带李白逛到水月观(现宣州区水东镇)散心。水月观的道长净虚道人是玉真公主的师叔,虽然玉真公主是晚辈,但人家毕竟是公主,再说,净虚道人多少也听说了一些玉真公主和李白间那些似有若无的事,自然不敢马虎,为使李白玩得舒心,老道姑把方圆百里的好去处翻了个遍,最后大腿一拍,自个跟自个笑起来:“真是骑马找马,此刻正是仲春,去妙泉(现郎溪县姚村镇)赏杜鹃啊!”
说走就走,净虚道人带着玉真公主和李白,穿过现在水东镇的胡村,再翻过大鸦山岭,差不多就是后来的那条徽杭古道的东线段吧,只六七里路程,虽然是山路,也不过个把时辰的事。
妙泉是山谷中一个小村子,村中有一眼水潭,叫响龙潭,从来没有干过,潭水溢出,顺山谷流成小溪,滋养着两岸的杜鹃格外鲜、格外茂、格外红。传说,响龙潭是张果老跟吕洞宾酒后打赌,张果老拿指头戳出来的,戳的时候,张果老忘了下面有龙,把龙戳得叽哇大叫,且用力过猛,张果老自个的指头也戳破了,淌了不少血,把这里的杜鹃染得鲜红。
到了妙泉,乖乖隆的咚,韭菜炒大葱,漫山遍谷的红杜鹃,在远处绿油油的茶园映衬下,开得着了火般的生猛、放浪……可李白却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愣在响龙潭边一动不动,连眼睛都不晓得眨一眨。也是,李白这个人吧,大家喊他诗仙,这是捡好听的来,若不好听,喊他诗鬼、诗魔也没什么不对,他真的是写诗写出了魔怔,写出了神经,写得半疯半癫加半痴,是个看到风能想到牛、看到山石能想到回锅肉、看到豆棋能想到出殡的主。此刻,看见眼前无拘无束地欢实开放的红杜鹃,他想到了自家入职翰林学士,本想努力回报皇帝的栽培,不知怎的,莫名其妙卷进了皇帝的家务事中,落了个好心当作驴肝肺,被发配充军的境地,这就好比他正饿得直泛酸水呢,你却在他跟前吃包子,而且还是刚出笼的包子,而且还是冒着油汪汪汤水的肉包子,而且还吧唧嘴,你说亏心[1]不亏心?哧溜一下,他又蓦然想到老家四川,那个望帝禅位的典故,望帝把王位让给鳖灵,鳖灵却不识好歹,抢了望帝老婆,望帝又气又恨,化为杜鹃鸟悲愤地啼叫,最后嘴中竟啼出鲜血。
您猜后来怎么了?净虚道人正一头雾水地瞅着站响龙潭边发呆发愣的李白呢,突然,李白一个蹦高,又一个蹦高,中了邪似的,把净虚道吓得直念“无量天尊”,拂尘像撵苍蝇样前后左右直甩。而玉真公主却朝李白会心地笑起来,她是觉得,有好事要来了!果不其然,只见李白打开身上的酒葫芦,咕咚、咕咚……把自个灌得晕晕乎乎后,扯开嗓子冲天唱将起来:“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唱着唱着,眼泪一颗一颗地从他眼中涌出……
要说诗仙到底是诗仙,只又唱又哭地来了四句二十八字,就弄出首千古绝唱,这要是唱个一百字,再哭个一百字,怎么得了?这诗很快以《宣城见杜鹃花》的名字传了出去,打那以后,大家就把李泣唱杜鹃的地方叫作“杜鹃诗谷”了,不信,你去如今的郎溪县姚村镇打听打听。
[注1]亏心(kuīxīn): ①违背良心;②可怜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