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涛 灵羽衔春 蓝已青矣 苏州博物馆举办北京画院藏王雪涛作品展
1月25日,“灵羽衔春——北京画院藏王雪涛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现代艺术厅开幕,此次展览共计展出王雪涛作品29件/套,分为“转益多师 悟本溯源”、“色墨辉映 生趣盎然”、“百花齐放 意趣真情”三个主题单元逐次展开,呈现了王雪涛花鸟画艺术的发展脉络与风格特色。
苏州博物馆与北京画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馆院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两家单位从2017年起,陆续推出“妙造自然——于非闇绘画作品展”、“百年守素——陈半丁书画作品展”“花好年丰——北京画院藏齐白石艺术精品展”等专题展览,从不同角度向江南观众介绍了近现代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此次,苏州博物馆与北京画院再度联手合作,策划推出“灵羽衔春——北京画院藏王雪涛作品展”,将策划重点着力于王雪涛的花鸟画,使观众在欣赏王雪涛艺术的同时,对近现代北京画坛的花鸟画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王雪涛(1903——1982)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家,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河北成安人。1918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图画科,毕业后到小学执教。1922年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国画组,从师于陈师曾、王梦白、萧谦中等。自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1926年艺专毕业,先后任志成中学、四存中学等图画教员。1932年受聘为国立艺专国画组讲师。“七七事变”前辞去一切教职,课徒为生。1956年春,他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欧洲,既宣扬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又丰富了个人的艺术涵养。50年代始,积极参与画界公益活动及筹备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1957年任北京中国画院画师、院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任北京画院院长。70年代中罹患癌症,1982年去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理事、北京市政协常委等。
王雪涛潜心传统,上溯宋元、涉猎明清,被白石老人誉为“蓝已青矣”。新中国成立后,王雪涛先生积极探索“花鸟画如何服务大众”的时代课题,努力寻求属于新中国的花鸟画新面貌。他的绘画不仅笔墨技艺娴熟,同时又融入西方的色彩观念,艺术风格清新雅丽,富有灵动韵味。他的艺术源自于自然、生活,同时也渗入到大众的生活审美之中,既有对自然生命的真情讴歌,又有时代精神的艺术记录,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视觉基因。王雪涛先生的艺术实践与探索推动了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新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潮流与趋势。他的人生与艺术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发展,以及当下如何解决艺术创作中传承与发展的命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