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己身,与时共舞,同战当下,共辟未来

发布:2023-06-14 09:44    来源:长三角时讯
从望月到奔月,从归墟到潜底,从问天到飞天。东方的太阳日日高升,一代代人奋斗攀援至今。技术不断新异,时代的巨轮疾驰着。而人们照旧奔行,却时常脚步紊乱,日夜颠倒。成为时间的奴隶,无一刹那不问着极具焦虑的“今夕何夕”。像是悬浮一般不知所去。在飘荡中我问自己,谁人不是时间所奴役的。
牛顿说时间是绝对的,爱因斯坦说他是相对的,培根称他作最伟大的革新家。如君所记,时间自古以来便是个人探索的世物(也许不能称之为“物”)。我无法超越光速而奔行,而本身自然免不了“脱俗”。对他亦有朦胧的幻想。姑望听之。如是我知。
自很早很早的时候,时间便是流淌的沙粒,大多数都属于个人,此时的他是桎梏与枷锁,无论何地,都有人如此叹息时间的不足,哀叹时运的多艰。它像影子般如幽灵一样缠绕众人每分每秒,提醒你的每一刻的到来与逝去.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我猜是冥冥之中得知自己确乎是躲避不了时间的追逐了。这其中的大多数人也许还要在得知自己解除时间牢笼时也到达死亡之地再哀恸一次。
不必说那些大事纪,见过学生因完成不了作业而苦恼,考生临考而无时间弥补的焦虑。其实一张张精确到秒的计划单便能说明一切问题(有多少是自己的深思熟虑),世人亦常叹息“向天再借500年”。也许是流沙的缘故,它并不像流水那样能令人看诸周围的人与事与物,有的只是一粒粒沙粒碰撞,裹挟着彼此向前,任凭飞溅的沙粒成为牺牲品。有智者说,这是一个悬浮的时代,我深以为然,又抱着希望愿意异想天开。
其实何必拘于单向的时间,当时空这对孪生子降生时,空间便是天赋的钥匙。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张若虚的千古一问。“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所见的现实便是如此。当我们谈论起时间是一味良药时,其实便是对于同一事件在不同时间的改观,便是空间之于时间不同介质的折射。于是我们拥有了过去,而不是眼前便是所有的盲目。所谓梦想,就是不断回望过去,然后从容而有目的的在将来将之实现。或许当沙粒想通时便会在河底中了解自己要到哪去。不在不知前路的奔流中被挟持,而是找导自己的径流。
再或者,当我写下第一句引用时,甚至我写下第一个汉字时,时间更高的维度便于无声中无形的向我显现。很喜欢熊培云教授所云,自由在高处,卢棱所言极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所幸我们可以放逐自己的思想去瓦尔登湖,去希玛拉雅,去某根菩提树下,去各各他,或去麦加的山洞里,乃至长河、黄河的入海口或是源头。更令人欣喜的是,古老的北欧神话已然告诉我们思想的速度超越一切,不妨让思想跃上时间的高台,俯瞰沙河,找寻自己的位置,看看自己从哪来。
迷惘时且由着思想与先哲交流,你可以与谪仙人李太白喝酒,赏月,一论大志,也可以和纳尔逊曼德拉谈上几天追寻自由自我的心路历程,当然寻上有些智慧的长辈,亦是优选,那么现在,我要说的是你拥有了更阔大的过去,更坚实的后盾。同时我想,此时此刻的你也拥有了自己的未来--“To be yourself”
当人们总算众里寻‘己’千百度,并得偿所愿时。时间的话,应当只是一个人征途的背景板,为努力添上光辉异色;只是一个人属于自己人生的磨刀石,为磨砺一柄出鞘的寒芒;甚至是他人的手中之杖,脚前之灯。我在心中认为这样的人便是时间的主人。
他会是公正的,每个个体都被赋予了每日的24小时。他也会是忠诚的,当后来之辈让流放的思想不经意间与你留下的时之足迹相遇时,他会原封不动的将一切无声述说。请容许我恭喜我自己抑或更多人,也许我,我们找到了戴着时间这具枷锁翩翩起舞的现在!亦将与千亿不在迷茫的同志同战当下,共辟未来。缪恩典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