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普领航员交出年度中期研修活动优秀答卷

发布:2025-07-15 06:01    来源:长三角时讯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2025年,“江苏省科普领航员”培养工程再度加大建设力度,小学组的年度中期研修活动在近日完成阶段性小结。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召集省内13名领航员齐聚泰州,深入交流半年来在教育一线的耕耘与求索。来自苏州善耕实验小学的钱晨老师,作为苏州区域代言,将人工智能教育的“苏州经验”系统铺陈讲述,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拓荒,分享人工智能教育落地实施的新图谱。
这场汇聚小学科教精英的盛会,是江苏发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落子。自启动以来,培养工程紧盯科教前沿发展,选拔深耕科教一线、勇于突破常规的优秀教师,以“领航”为名构筑江苏科普矩阵的重要节点。此次中期研讨,以“经验复盘+困境突围”为轴,聚焦如何平衡普及广度与高阶深度的核心命题,剖析阶段性成果与挑战。
钱晨的发言,犹如苏州科教创新生态的一面多棱镜。其理论之翼振翅有力,提出“科学认知阶梯”模型:立足具象感官与运算思维启蒙(1-3年级),再向上推进建模设计与系统思想的深度培育(4-6年级),为小学AI教育铺设进阶轨道。生态构建则释放强大的协同力量——善耕实小率先引入大学院校、本地AI企业与教学主体共建“三螺旋”推进体,在校园AI实验室中,科技前沿不再是概念空中楼阁,它真实地转变为学生指尖可感、智慧可思的技术载体。钱晨展示了其在构建AI教育的成果——《构建AI技术引领的数智赋能教育新生态》获姑苏区中小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项目一等奖。
最生动的变革发生在课程的焕新上。钱晨展示了以项目化学习融通学科的AI魔法学院课程体系:“AI+传统文化”项目里,学生训练模型创作唐诗,并为其配上生动的AI插画,赋予古老文学数据新韵;“智慧农场”探索课上,孩子们用传感器网络感知植物生长环境,让科技成为自然科学的延伸感官……在善耕实验小学的课堂,数据与算法成为学生认知世界的崭新语言和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导师在点评中强调:“小学科技教师需要担当‘播种者’,我们播下的不是冰冷的知识模块,而是一粒粒带着探究热忱的未来种子。钱晨代表的苏州经验展现了一种可能:将抽象技术变为青少年理解世界的钥匙,这正是‘领航’工程的价值所在。” 从理论到课程、从课堂到生态系统的精心雕琢,使得AI不再悬浮于云端,而是化作孩子们可感、可用、可思的思维伙伴。
本次研修不仅为小学科技教育的关键位置布设了领航坐标,也为全省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了基础链条。当科普领航员学习提升归来,当他们带领着科技少年们探秘未来科技,眼中闪烁的点点星火,正是今日研修活动写下的时代注脚:一个拥抱科技的崭新未来,正自实践中生根蔓延,静待星斗满天。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