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 传承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记实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
传承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记实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始建于1905年,由著名乡绅、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等创建的,初时称“甫里小学”,坐落在苏州东郊历史文化名镇、梦里水乡——甪直。我国教育界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早年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的形成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1917年春天,在一个古老的水乡小镇——甪直的一所小学中,轰轰烈烈地上演着一幕教育改革的活剧,至今依然为教育界人士津津乐道,并被载入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史册。时任甪直小学校长的吴宾若、教师王伯祥,邀请同窗好友叶圣陶先生来甪直小学(即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执教。于是,叶圣陶先生欣然来到甪直,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六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和文学创作生涯,并成为我国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人和著名的教育家。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都在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开展教改探索活动。而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以叶圣陶先生名字命名的小学,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把数十年来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和实践的精髓与当今新课程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形成了学校之精神:校训——“善教善导,主动发展”;校风——“养成良好的习惯”;教风——“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风——“自主、自探、自辨、自律”。崭新、现代化的校园同时透析着古老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实践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近来全方位实践,取得了许多骄人的实绩。在校园阅读方面,学校阅读展板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文化传承方面,学校全面开展的连厢文化进校园活动独具特色;在厉行节约方面,学校持续开展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倡议活动人人争先;在公益环保方面,学校全面启动的“废纸置换厕纸”项目全面启动应者云集。
书香润心阅有趣 悦读悦美阅成长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关乎我们的心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一本好书,如一轮明月,抬眼望去,亲切而温润;也仿佛一座航标,引领我们前行,再前行;也如盛夏手边的一杯清茶,可口唇齿间,沉醉心脾里。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字在作者神思授意下,成诗、成文。为进一步推动校园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知识,陶冶情操,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近日开展阅读展板主题宣传活动,孩子们借阅读度过漫漫时光,借阅读与先哲灵魂对话。生也有涯,知也无涯,阅读之路以此为始。
孩子们利用假期的时间自己动手,精心制作了好书推荐卡等一系列阅读相关作品,它们或是讲述一段经典故事,或是摘录一篇静心美文,在秋天这个铺满金色收获的季节里,经过老师们的认真评选,将这些洋溢着书香气的“硕果”呈现给大家。孩子们与经典结友,和阅读为伴,从书本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
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充实,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同学们阅读到了好书,迫不及待地制作好书推荐卡向大家展示。一行行清秀的字迹,一张张精美的绘画,一幅幅图文结合、色彩艳丽、风格各异的作品目不暇接,同学们精心制作的好书推荐卡无不彰显着他们在阅读活动中的丰盛收获。几位老师正加班加点地布置展板,不时还发出感叹,那是对孩子们辛勤付出的肯定,精巧的构思展现了孩子们通过阅读获得的智慧和才气。
展板布置好之后,同学们在课余之间纷纷跑来参观,认真地倾听小小“解说员”的发言,心里都暗自记下了自己想读的书。喜欢阅读,乐于分享,好书推荐的意义正在于此。几个小朋友在展板前绘声绘色地聊起了天,原来他们在讨论最喜欢《西游记》里哪个角色,有人夸孙悟空勇敢,有人说唐僧坚定,还有人喜欢猪八戒的可爱,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言语交换之间把精神粮食化为知识储备,就拥有了自己的阅读视界,怪不得孩子们的脸上满溢着骄傲和喜悦。
评委老师们对同学们制作的好书推荐卡进行了细致的评选。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精美的好书推荐卡,老师们的口中不由发出连连赞叹,赞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叹同学们精巧的匠心、阅读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也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本次制作好书推荐卡的活动,让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更浓厚了。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提升了自己的创造力,更在心间种下了爱好阅读的种子。
秋天,走过勃发,属于她的瑰丽色彩爬满我们的世界,一片片、一串串、一粒粒,金黄与葱绿,红艳艳,亮灿灿,期盼与辛勤,汗水与收获……而这个秋天也将是叶实小孩子们收获阅读快乐的起点。秋风送爽,不如坐下读书;从今天开始一起认真阅读,做真正的读书人,一起感受阅读的乐趣,悦读悦美!
古镇特色舞动情 连厢文化我传承
连厢,又称莲湘、莲花落、霸王鞭、花棍、金钱棍、打花枪,是我国许多民族都喜爱的传统舞蹈。甪直连厢,融合了江南水乡柔美细腻的风格和特质,流传更广泛,特色更鲜明。
地处水乡甪直的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甪直地方文化瑰宝,在学校大力开展连厢传承活动。
成立连厢小社团,打造水乡精品舞
生在甪直,长在甪直的水乡娃从小耳濡目染,对连厢文化情有独钟。为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更大的展示舞台,也为了更好地传承连厢文化,打造精品连厢舞,叶圣陶实验小学近日在二年级挑选苗子,组成了二三十人的连厢舞蹈社团,每周定时开展社团活动。
在连厢社团的师资方面,叶圣陶实验小学配备了比较熟悉连厢、擅长舞蹈教学的专职音乐老师担任辅导老师,还聘请了甪直连厢非遗传承人龚阿二为校外辅导员,进行传统连厢舞的专业指导。除了学跳连厢舞,该校还给连厢社团的孩子讲述连厢的起源与发展,专门请了连厢制作人为孩子们演示连厢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走进连厢文化。
连厢舞蹈社团的孩子们,在辅导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多年来,一个个展现连厢特色、表现甪直水乡风土人情的连厢舞蹈节目不断出现在大小舞台上。莲厢舞《动感水乡》参加了“吴中区首届全民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表演,舞蹈《甪直水乡行》和《快乐的生生农场》“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甪直专场”、“区少先队建队节活动”、吴中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课题组现场会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并获好评。舞蹈《水乡秀》在区艺术节汇演中喜获一等奖。三话节目《甪直的桥》中获吴中区一等奖,其中的一段连厢正是节目的亮点所在。我校的连厢节目成了我校艺术教学的一大亮点,渐渐名声在外了。
连厢小团带大团,规模普及连厢操
为了让更多的叶小孩子能认识连厢,加入连厢传承人的队伍,叶圣陶实小充分发掘本地艺体物质资源和师资资源,把“甪直连厢”作为体艺“2+1”主要项目,以“人人都会打连厢,个个都是传承人”为宗旨,自编简易连厢操,进行连厢的普及与推广。该校四年级全体学生利用大课间时间,在音乐老师及学校连厢队小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学校自编自创的一套连厢操。
几年来,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人人都学习连厢操,全校掌握连厢操的学生超过数千人。在“吴中区艺术教育特色与创新”宣传片中,150人组成的小方阵展示了该校的连厢操。2017年开学典礼的“千人连厢”吸引了各界媒体争相报道,把传承连厢这一优秀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
一粥一饭思不易 半丝半缕念物艰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今天,你光盘了吗?”这句话已成为现阶段叶圣陶实验小学同学见面时的常用问候语。大家都纷纷行动起来,参与活动,掀起了新一轮“光盘行动”的新高潮。同学们不仅以实际行动参与光盘行动,而且还拿起手中的画笔投入光盘宣传创作大赛中。
源头把控,减少浪费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从源头做起,抓紧抓实食材采购、仓库保管、切配用料、烹饪加工,并及时调整饭菜分量,确保师生吃得下、吃得饱、吃得好,最大限度减少餐饮浪费,为建设节约型校园做出努力。
宣传引导,投入活动
为了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在开学典礼上,大队长张子昕就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倡议,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爱粮节粮的倡导者、践行者、创新者和宣传者。一、要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深刻认识到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是我们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米、每一份菜。二、争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无论在哪就餐,要让适量点餐、不剩饭菜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树立文明、健康、科学、节俭的新风尚。三、善做爱粮节粮的创新者。垃圾分类,物有所归,在节约粮食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让食物残渣也能变废为宝,“肥水不流外人田”,继续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发光发热。四、乐做爱粮节粮的宣传者。积极主动宣传节约粮食的相关知识和典范行为,增强勤俭节约、浪费可耻的意识,影响带动周围的人群加入到爱粮节粮的行动中来。
“国旗下讲话”王静珠老师作了《文明餐饮 你我先行》的宣讲,她希望同学们要爱惜粮食,养成健康文明的用餐习惯,为校园添上绚丽多彩的一笔;在食堂明显位置宣传标语、节俭用餐提示随处可见;新叶电视台的专题栏目宣讲节约,表彰光盘小达人;同学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不仅以实际行动参与光盘行动,而且还拿起手中的画笔投入光盘宣传创作大赛中。
积极行动,引领新风尚。
文明就餐,天天光盘
为了更好地落实厉行节约、制止浪费的倡议,老师们结合学科特点,有创造性地将厉行节约纳入课堂教学。各班通过开展主题班队活动,鼓励同学们养成节俭好习惯。班主任还将活动照片发布在钉钉群,也希望家长投入到亲子节约活动中,发挥家校协同积极作用。
在校园内,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起好榜样示范作用,中年级的同学也是紧随其后,低年级的孩子们也毫不示弱。食堂、教室,处处可见“光盘小达人”的身影。“光盘小达人”不仅做到节约粮食、天天光盘,而且还能文明用餐,餐后把餐具整理整齐。
“今天,你光盘了吗?”这句话正在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厉行节约 杜绝浪费”的高潮。
绿色校园 “纸”等你来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它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厕所革命教育先行。为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慈善总会、昱庭公益基金会联合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废纸置换厕纸”活动。作为试点学校,本学期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的活动也全面启动了。
9月18日上午,国旗下讲话中,大队长张子昕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废纸宝宝旅行记》的倡议。晨会课上,全校师生认真学习了此次活动的倡议,大家一起学习关于废纸回收的小知识,了解“废纸置换厕纸”的实施目的和意义。中午,第一次“废纸宝宝”的奇妙之旅正式开始,同学们带着自己收集的废纸来到了废纸回收点。一个中午,“废纸宝宝”旅行箱已经装满啦。
废纸置换厕纸项目是基于对目标小学学校的前期沟通,在明确小学校园在有意愿改善校园内公厕如厕环境增加环保厕纸和厕纸盒的前提下,在充分的需求调研和与学校师生代表展开充分项目说明的的基础之上开展的公益活动。学校负责将学生在校产生的各类废旧纸张,包括书籍、作业本、考卷等定期回收安置在学校固定的一处,公益活动组织方通过与废纸回收商的合作,邀请回收商定期回收废旧纸张,变卖所得的款项将存入第三方账户,用于该小学新学年的校园厕纸费用。
“废纸置换厕纸”项目,作为创新型教育项目,它响应了党和政府对构建生态环保社会的号召和战略布局,同时又紧跟政府进行厕所革命的步伐。在校园展开废纸回收,传播了环保、公益的种子,同时回收所得的款项,将用于改善校园的如厕环境,让每一位孩子上厕所都有厕纸。
在学校配厕纸,也是个德育课程,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公共卫生习惯。通过这样的养成教育和公益情怀的培养,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不丢弃废纸的习惯,他们会用废纸置换一些学习用品,而从今天开始,他们将用废纸置换一样新的东西,用废纸置换文明。
本次活动不仅解决了学生如厕的问题,而且建立了学生对纸品等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让孩子们从小种下“环保理念”的种子,保护地球、爱护森林资源。从一张小小的废纸开始,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逐渐影响周围的人,共同投身于这个“绿色公益”活动中去。
“废纸置换厕纸”项目全国首个关注厕所的公益项目;是全国首个在校开展废品回收置换的公益项目;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投入产出比较高的公益项目;是一个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公益项目。据第三方机构测算,一所1500人的学校,每回收5吨废纸,可以生产4.2吨再生纸,节省木材15立方米,节水500立方米,减少砍伐大树85棵,每年能减少碳排放1130.5公斤。项目以在校师生为主,鼓励家庭、全社会参与其中,项目实施简单,全民可参与,易推广,可复制性强。它不仅解决了学生如厕的问题,而且建立了学生对纸品等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叶圣陶实小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让孩子们从小种下“环保理念”的种子,保护地球、爱护森林资源。从一张小小的废纸开始,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逐渐影响周围的人,共同投身于这个“绿色公益”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