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劳务品牌展开幕 11个品牌解码“苏州功夫”
发布:2025-06-15 13:09 来源:长三角时讯

在苏州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上,劳务品牌如同璀璨星辰,既闪耀着产业升级的智慧光芒,也承载着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三年来,苏州市人社部门深耕劳务品牌培育,构建起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技能支撑、就业导向”的全链条培育机制,累计培育征集43个劳务品牌,其中23个入选省级名录,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更以100%的类别覆盖率(中高端技能类、文化旅游类、高品质服务类、民生保障类)成为全省唯一“全满贯”城市。如今,一场汇聚11个特色品牌的 “劳务品牌展”即将拉开帷幕,全景式展现苏州劳务经济的蓬勃活力。
四梁八柱构建品牌矩阵:从制造匠心到文旅风情
苏州劳务品牌的多元性,正是城市产业格局的镜像投射:中高端技能类以“苏州生物医药制造工匠”“汾湖电梯工匠”为代表,紧扣“1030”产业体系,将“苏州制造”推向“苏州智造”,成为产业转型的“硬核”支撑;文化旅游类如“昆山昆曲艺匠”“藏书羊肉制作技艺师”,将非遗技艺与旅游资源融合,让“江南文化”成为可触摸、可体验的消费场景;高品质服务类中,“苏州数智零工巧匠”“家政相约金管家”以数字化、标准化重塑服务行业,年带动就业超7万人次,成为民生品质提升的“柔性力量”;民生保障类以“太仓循环产业+新农人”“常熟服装纺织工”为典型,依托县域特色产业,推动超10万劳动者实现家门口就业,绘就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展会亮点:11个品牌解码“苏州功夫”
本次展会特邀10家本地省级劳务品牌及1家对口合作城市品牌参展,既有“国字号”匠心传承,也有“新赛道”创新突破:锦丰沙钢冶金工匠依托世界500强沙钢集团,构建“产教融合—— 技能跃升——创新驱动”体系,三年培育6421名高技能人才,攻克超薄带铸轧等12项核心技术,推动行业能耗降25%、效率升18%,成为“大国重器”的基层注脚;昆山奥灶面师傅以一碗面激活产业链,400余家关联企业年营收超亿元,带动5万人就业,更通过《奥灶面制作技艺传承人培育管理办法》培养2733名面点人才,让“舌尖上的非遗”成为就业“金饭碗”;盛泽纺织工匠立足“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依托9.98万从业大军和 “线上+线下” 招聘矩阵,2024年促成6000余人就业,更与20余所院校共建人才蓄水池,让“东方丝绸之都”持续焕发新机;对口合作品牌“信阳茶艺”**首次亮相,以茶为媒搭建苏信劳务协作桥梁,展现跨区域品牌培育的创新实践。
典型案例:品牌背后的就业 “乘法效应”
家政“金管家”:从“一人就业”到“万家安心”
“相约金管家”以“互联网 + 家政”模式打通服务闭环,累计培训7.3万人次,培育1万余名“金牌月嫂”“家政经理人”,带动超7.3万人次就业,其中3 万余名脱贫劳动力实现“技能增收”。品牌创新推出健康监测、远程护理等智慧服务,更将家政服务与居家养老、母婴护理等业态融合,年新增岗位超 2000个,成为“苏服苏育”的民生标杆。
冶金工匠“炼成记”:技能成才的“沙钢样本”
沙钢集团构建“新八级工”培育体系,三年投入1.2亿元开展技能培训,涌现出江苏省首批特级技师等领军人才。品牌不仅实现“培训——就业——创新”闭环——年均培训农民工1600人次、带动2.1万人就业,更以技术突破推动企业建成国内最大超薄带铸轧生产基地,相关技术入选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年节能降耗达12亿元,诠释了“工匠精神”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耦合。
未来展望:从 “单个品牌” 到 “生态体系”
苏州劳务品牌的培育,始终紧扣“技能强市”战略: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建立758个劳务协作基地,年均组织超3000 家企业赴外对接;另一方面依托“苏州人社校企合作数字交流平台”实现“线上选才、云端送岗”,让品牌培育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正如参展的“香山工匠” 传承人所言:“劳务品牌不仅是一张名片,更是劳动者走向广阔天地的‘技能护照’。”
此次展会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新起点——苏州将以劳务品牌为支点,撬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产业升级” 的良性循环,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强富美高”新苏州的建设中,以一技之长点亮人生价值,以品牌力量铸就城市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