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课间改革重构教育新生态
发布:2025-02-15 09:23 来源:长三角时讯
蛇岁新程,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校园内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随着省教育厅《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的发布,这所百年老校积极响应,将课间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并在校园内绘制跳房子、萝卜蹲等传统游戏图案,更创新开发“红色教育游戏矩阵”,让课间活动成为滋养学生身心成长的“黄金一刻”。
破冰:从"圈养"到"赋能"的范式重构
课间不仅是休息时间,更是教育的重要延伸。传统10分钟课间常被学生用于补作业、刷题,甚至因“安全顾虑”被限制活动。为此,虎丘实小成立专项小组,邀请体育、德育、心理教师联合设计“15分钟小微游戏课程”,将课间划分为“自由活动+主题游戏”双模块:前5分钟自由调整,后10分钟由教师组织集体游戏,既保障学生自主权,又避免无序奔跑的安全隐患。
教学楼前的广场上,色彩斑斓的“跳房子”图案格外醒目,“萝卜蹲”的卡通标识充满童趣,“长征路线图”与“鸡毛信接力区”巧妙融合红色元素与运动场景。这些精心设计的“游戏地图”,正是学校响应省教育厅课间改革号召的创新之举。
深改:思政融合的微创新实践
作为苏州市党史教育基地,虎丘实小将红色教育深度融入课间活动。校园北侧的“红色游戏长廊”里,“鸡毛信接力赛”还原抗战时期情报传递场景;“重走长征路”通过跳跃、手脚爬行等方式模拟红军行军路线;“红途记忆”在猜拳跳格子的趣味互动中铭记革命征程,致敬革命先烈……游戏过程中,教师穿插讲述革命征程,让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扎根。
“游戏不是简单的玩乐,而是价值观的载体。”德育主任江萍表示,学校以“红色游戏”为切口,构建“玩中学、学中悟”的德育新模式。例如,“鸡毛信接力赛”要求学生团队协作,在传递“情报”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口令;“重走长征路”则通过设置“爬雪山”“过草地”等障碍点,引导学生感悟革命艰辛。
协同:家校社共筑活力生态圈
课间改革的背后,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深度实践。开学前,学校制定《课间游戏安全指南》,明确活动区域划分与教师值守制度;邀请家长代表参与游戏设计研讨,增设亲子互动游戏,引入苏州传统文化元素;联合社区志愿者开发“非遗游戏体验课”,将跳皮筋、滚铁环等传统项目纳入课间活动清单。
在虎丘实小,课间的意义早已超越“休息”本身。当童真的欢笑与红色的血脉在此交融,当传统游戏与教育智慧碰撞出新火花,这所百年老校正以创新的姿态,书写着“双减”时代的育人新答卷。
(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