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中的璞玉 ——姚村
发布:2025-03-14 19:37 来源:长三角时讯

文/邓超
从县城沿着建平大道向南出发约35公里,就进入姚村镇辖区,直达石佛山脚下,姚村镇位于郎溪县最南部,共有7个村123村民组,呈南北走势与宣城接壤,姚村镇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皖南地区旅游热门打卡地之一。姚村人民有着山里人勤劳善良的特质,同时又热情好客,民风十分淳朴,他们在这片热土上勤勤恳恳地劳作,过着安逸而舒适的生活。
姚村的山水宛如风景画,动中有静,静中又蕴含着蓬勃生机。苏轼将西湖比作西子,而姚村在我眼中却像是一块大山中的璞玉,山峦的叠嶂没能掩盖它的美,反而给它增加了一丝丝诱惑的美,等待人们去探索。
四季对姚村来说,犹如装扮大师,春来莺飞草长,漫山的映山红红紫相映,以妙泉村为代表,那满山的簇簇花枝随着春风阵阵摇摆,仿佛一支支对如今美好生活的称赞之歌。夏至溪水潺潺,蝉鸣相伴,山中小溪汇聚成河。顺河寻觅有野生黄花菜从岸边绵延。如今河里的螃蟹已不多见,多成童年记忆,倒是被当地人称作“鬼丁丁”五彩斑斓的豆娘偶尔还能在河间水草茂盛处看见。秋不见萧瑟,山中秋景让人流连忘返,鸦山古道此时尽显魅力,作为古徽商道,古道两旁树木品种繁多,多以阔叶木为主,没有那“曲径通幽”的含蓄之意,反而处处彰显人与自然的融洽。临冬,当地则银装素裹,片片竹山在白雪映衬下反而显得更加清脆,雪落翠竹经久不化,让人赏心悦目,忘了这冬的寒,平添一份冬的暖。
提到山里不得不说说山里的特产,长江有四鲜,天下皆知。而地处皖东南边陲的山里,姚村有四产:榧子(又称玉山果)、蕨菜、闷酱、竹笋。姚村作为山区,这里出产颇为丰富,一年四季出产不断,像四月的桑葚、灯笼果、拐枣、覆盆子;五月的“羊不奶”;六月的树莓;八月的板栗、八月炸;九月的野核桃、杨桃、野葡萄;十月的板栗等等大山的馈赠。山里人勤劳且聪明,将黄豆利用山区湿润的天气,曝晒后加入辣椒,用小缸闷,和川地的泡菜如出一辙,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不出两月变成了闷酱,可调味可做下饭菜,远近闻名。一锅竹笋炖肉,一碗干蕨菜,一碗大缸里捞起的腌菜,一碗闷酱蒸虾子,山里的饮食就地取材简单又美味,一年四季都透着鲜。
山里的方言被戏称“一口河南腔”,没有浓浓儿化音京味,也不同于县城里糅合湖北、河南方言的淮语,山里人说话总是感觉慢吞吞,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让人听了就联想大山一样的厚实。特有的非遗“云舞”便是山里人的艺术升华,最初的对生活的祈福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展示形式,让人为之着迷。
姚村,以村为镇名,却无法掩盖它作为郎川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的光芒,它不仅养育着山里的子民,更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拥有无数美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时代号召下,姚村这块隐藏在山里的璞玉终将散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