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与工信部携手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
发布:2025-09-29 14:39 来源:长三角时讯

秋意初现的苏州,迎来一场关乎未来发展的科技盛会。2025年9月16日,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大会暨云智算技术生态大会在苏州市南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智汇苏城 云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激发创新活力,展开深入探讨。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周海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陈怀达出席大会并致辞。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近年来,苏州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落地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重大平台,获批建设制造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汇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2400家,今年1月至7月人工智能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9.7%。为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苏州出台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城市行动方案(2025——2026年),力争到2026年底,构建300个行业数据集,争创5个省级以上AI重点实验室,集聚240名AI领军人才,培育350个垂类大模型、200个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全市智算规模达17000PFLOPS。
会上,《苏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城市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苏州在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同时,苏州市政府、苏州国资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央地合作纵深度,为苏州打造高质量“人工智能+”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战略引领:系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行动方案》是本次大会最受关注的焦点。该方案聚焦数据要素、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应用场景、关键要素、产业生态、安全治理等七大方面,提出22项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的“双区”优势,构建高水平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为城市智能化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清晰路径。“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苏州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刘小涛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界长期给予苏州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一直以来,苏州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铸就了享誉全球的“苏州制造”,现在正用数字的刻刀,努力雕琢“苏州智造”美好未来。“我们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完善覆盖产业、技术、人才、场景的专项政策体系,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支持大模型和新一代智能终端研发应用,集中突破芯片、算法等核心技术,让新技术、新方案、新产品率先在苏州落地推广,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
行动方案不仅为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指引,更标志着苏州正在从“政策引导”向“系统布局”转变,从“单一前进”向“生态构建”迈进。其核心目标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层级和核心竞争力。
苏州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业高地,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行动方案的发布,是苏州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部署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苏州在人工智能时代抢占制高点、塑造新优势的决心。
技术突破:移动云超级智能助手引领行业变革
在大会主会场,由中国移动重磅发布的“移动云超级智能助手”成为技术展示环节的一大亮点。这是中国移动深化“由云向智”战略、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见效的最新突破性成果。
移动云超级智能助手以云电脑为核心载体,以全域知识融合为基座,以“云端大模型+垂类模型+端侧小模型”为大脑,为用户构建统一的AI服务入口。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被设计成为用户值得信赖的“智能搭子”,依托强大的AI编排与调度能力,提供覆盖全场景的智慧服务。
陈怀达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队”,中国移动正全力推进“AI+”行动计划,致力于成为“AI+”时代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依托运营商特有的资源禀赋、央企品牌公信力、安全可控能力及属地化服务优势,中国移动正在加速推动移动云实现从“云”到“智”的战略升级,引领云智算新时代的到来。
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中国移动依托覆盖全国的“4+N+31+X”算力网络基础设施,成功构建双万卡智算中心,总算力规模达到61.3EFLOPS。通过创新“算电协同”模式,公司全新升级算网大脑和“九州”一体化算力智联网,为用户提供集中化、大规模、高性价比的优质算力服务。在技术创新突破方面,中国移动全面升级云智算技术架构,突破训推引擎、COCA异构协同等多项原创技术,积极布局存算一体、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成为首家通过数据库安可测评的运营商。公司发布的“五岳量智”量子人工智能平台,打造了一站式模型服务平台,汇聚百款模型、千款智能体,形成覆盖全场景的智能体应用生态。在产业生态培育方面,中国移动对外开放5000多个API能力,与国资委焕新社区开展“平台共建、赛事共办”合作,向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和科技爱好者开放AI能力。平台累计tokens调用量已超百亿,成功支持数百家AI企业入驻移动云,有效打通了上下游产业合作通道。
陈怀达特别指出,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悉心指导下,依托苏州优质的产业政策、创新生态和人才补贴体系,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已发展成为集团云和AI创新引领的核心单位。该中心不仅是国内少数掌握全栈云智算核心能力的企业,也是国家“科改”和首批“专精特新”双示范企业,成为央地合作共赢的典范。
生态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助推产业协同发展
除了政策发布与技术展示,本次大会还举行了一系列生态共建活动,包括苏州市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第一期)上线及平台AI商城生态企业入驻仪式、移动云益企共创行动首批企业入驻仪式等。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央地多方协同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集众智汇众力、共同推动产业创新的坚定决心。
苏州市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标志着苏州AI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该平台将为本地企业提供从算法开发、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到应用推广的全链条服务,降低人工智能技术使用门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全面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切实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平台建设重点包括深度融合模型、应用、数据、算力四大核心服务模块,打造贯通人工智能技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化算力服务模型,助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构建规模化应用场景库,促进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低空经济等领域的解决方案集成推广;通过提供数据采集、清洗、标注等服务,为模型训练提供各类优质数据集及语料库,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构建线下一体机、线上弹性算力资源池,为各类AI训练与推理需求提供可靠保障。
AI商城模式的引入,是平台建设的一大创新。通过构建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生态,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创业团队和科研机构参与其中。AI商城不仅提供AI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平台,还建立了开发者社区,鼓励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这种模式有助于解决AI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找不到、用不起、不会用”等问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移动云益企共创行动是中国移动支持地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和服务,中国移动正在帮助苏州企业提升智能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首批入驻企业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将获得移动云提供的技术支撑、市场对接、人才培养等全方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还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甲子光年、工信部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科大讯飞等单位相关领导专家发表演讲,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应用经验。
场景赋能:多展区联动展示AI融合应用成果
为进一步展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大会期间设立了多个产品技术分会场和政府行业分会场,包括“云筑底座·智算强基”“智算启程·模型赋能”等技术主题论坛,以及“AI+智造苏城”政府行业对话活动。这些活动为参会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实践的机会。
技术分会场上,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云计算基础设施、智能算力发展、大模型技术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云筑底座·智算强基”分会场聚焦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探讨如何为AI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智算启程·模型赋能”分会场则关注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应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政府行业分会场以“AI+智造苏城”为主题,邀请政府部门代表和行业专家,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苏州作为制造业大市,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新路径。与会代表就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发展、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国家级大赛——第十届“创客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题赛暨“云智算杯”行业创客专项赛道决赛路演。这项赛事为优秀创业项目和团队提供展示舞台和资源对接机会,吸引了全国众多创新团队参与。通过竞赛形式,发掘和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展览方面,大会设立“政策云集市、智算能力区、AI创变场、产投合作区”等多个展区,集中展示苏州本地在AI+政务、文旅、医疗、农业等领域的数智化尖端科技成果。这些应用不仅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适用性,也展现了苏州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
政策云集市展区汇聚了从国家到省、市各级的人工智能产业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政策咨询与申报指导服务。智算能力区集中呈现了前沿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与技术解决方案,覆盖服务器、核心芯片及软件平台等关键领域。AI创变场通过丰富的行业应用案例,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创新实践,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科技带来的变革力量。产投合作区则致力于链接项目与资本,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落地构建高效对接通道。各类展示与活动交织成一幅AI技术与未来的全景画卷,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绝佳的学习交流契机,更生动擘画出苏州倾力构筑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宏伟蓝图与坚实步履。
未来展望:共建“人工智能+”城市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苏州产业创新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更打造了央地携手、共赢合作的典范。未来,苏州市将与中国移动等战略合作单位紧密协同,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城市”这一目标,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苏州将以其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创新环境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为中国移动等央企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而中国移动等战略合作单位则将凭借其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为苏州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持和技术服务,助力苏州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特别是在算力基础设施构建方面,中国移动将加大在苏州的投资力度,建设高水平智算中心,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人才培养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苏州将通过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如中国移动设立研究院和实验室)的合作,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引进高端人才与培育本地复合型人才。同时,苏州将积极融入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网络,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并推动本土技术与产品走向国际。在产业生态方面,苏州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企业落户,促进与传统产业融合应用。安全治理也将被高度重视,苏州将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加强法规标准与伦理规范建设,尤其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算法公平等方面实施有效措施,保障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苏州正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务实高效的举措,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智汇苏城,云创未来”,这不仅是一句大会主题,更是苏州面向未来的庄严宣言。通过央地携手、政企协同、生态共建,苏州正在人工智能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苏州新实践。
在不久的将来,一座以人工智能为引擎、以创新为动力、以智慧为底色的现代化城市,将屹立于长三角之畔,向世界展示“人工智能+”城市的无限可能。苏州的经验和成果,将为其他城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有益借鉴,共同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苏州这座千年古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下,苏州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苏州智慧、苏州方案。陆一闻